<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到红梅盛开季节,南山公园栖云阁广场梅园便呈现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的的赏花人、拍照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疫情以来,已有好几年不凑这个热闹了。3月23日是个星期天,在家人的劝说下,一改往日随着人工湖散步遛弯的习惯,信步来到南山梅园,想拍几张梅花盛开时的片子。但令人失望的是,不知是天干的原因,还是拍摄激情的原因,总觉得今年的梅花不如往年开的好,但既然来了,也不能白来,便掏出手机撅腚弯腰地拍了几张,也算了确一份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刚学数码摄影课程时,老师曾反复强调一个</span><b style="font-size:20px;">“陌生感”</b><span style="font-size:20px;">,即对同一环境和题材要常拍常新,最好每次都拍出不同程度的陌生感。这种感觉除了要善用光影外,主要在构图上应体现陌生感。这种感觉应发自内心,要从自己的人生阅力和感悟中来,从自己的独特追求中来。因为创新是摄影中的一个永远不衰的话题,也是摆在每个摄影人面前的一道难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摄影在艺术史范畴是个崭新的东西,每个人都有白己的审美观。记得刚学梅花摄影时,有时特别愿意用长焦或微距拍一些特写,但时间长了,感觉这种拍法根本拍不出梅花怒放盛开的环境,只能说在大环境里玩了一点小技巧而已。因此,在梅花的拍摄上渐渐喜欢上了比较粗犷的构图形式。我喜欢梅花坚硬的树干老桩屈曲而上,老桩上褪色的老枝向四面拓展,继而又抽出一些新绿挺拔的新枝,上面缀着的一朵朵梅花,似乎比老枝上的梅花更充满朝气与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是一组环境杂乱无章,色块过多的老杏树花盛开的画面。我以前每到这个时期都用相机去拍一次,但很难拍到令自己感到满意的画面,但从大自然生存法则来讲,这种题材的照片,虽因生长条件及周围环境原因很难全景构图,但个人认为,这种老桩杏树构图同梅花拍摄一样,只要尽量让主体形态完整,让画面形成反差明显的韵律感,同样可以拍出自己想要的那种照片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之一,因为这个季节里,大自然重新恢复生机,万物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但也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花影流年的的魅力。经过萧瑟的冷秋、肃杀的寒冬,春天的百花盛开是一种美丽、优雅且稍纵即逝的暂短瞬间,但徐徐吹过的春风,却寄托着人生新的希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