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一日游》

三叶小屋

<p class="ql-block">顺昌埔上油菜花海。</p><p class="ql-block">千亩油菜花,每半个小时有火车通过,我们去晚了,油菜花已经结籽了。不过还是很美,一望无边的花海。</p> <p class="ql-block">浦上索桥</p> <p class="ql-block">合掌岩位于闽北顺昌县县城西郊,山形如双手合掌,意为“合掌表一心”,故得名。始建于元太始祖二十年(1225)的西安寺为顺昌境内著名古寺之一,钟鼓不停,香火不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题诗留咏。</p> <p class="ql-block">合掌岩石窟。这个石窟由当地西安寺募集善款于2003年开始挖通山体修建,全长173米,规划大、小佛像1万余尊,面积逾9000平方米,享有“江南第一窟”美誉,2005年始刻佛像,已雕成佛像有1000余尊。目前还在建没中</p> <p class="ql-block">到合掌岩刚好是中午吃饭时间,第一次和主持和僧人们一起吃饭,饭前饭后需诵经,斋堂不允许说话,手机必须关静音,斋饭品种很多,由工作人员轮流给你添饭添菜。</p> <p class="ql-block">顺昌元坑文昌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正德十年(1515年),由东郊陈氏创建‌。文昌桥最初是一座桥、坝结合的工程,主要用于商贸和交通。在明、清时期,元坑是闽西北的重要水运通道和商贸中心,文昌桥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商贸繁荣‌。文昌桥在历史上多次遭受破坏并重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文昌桥被洪水冲毁;光绪十一年(1885年),文昌桥又被火灾烧毁,但每次都得到了重建,并保留了廊桥的结构样式‌。2010年,文昌桥按原样重建,全长140米,为四廊式屋形结构,柱与柱之间共有52隔间,建筑规模大而雄伟,是顺昌县古桥建筑之首,也是南平地区最长的古廊桥‌。</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的由来和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31年,当时由元坑士绅创建,专门用于祭祀文昌帝君。‌文昌阁位于元坑新墟村东面,距文昌桥南约10米,外形呈六角形,为五层宝塔式结构,高约10米。阁内有木梯,游客可以登上顶层眺望附近的乡村景色‌。文昌阁的建造背景与文昌桥的火灾有关。1883年,文昌桥毁于火灾,百姓怀疑是因为桥上神龛失火所致。为了保护文昌桥,后人便在桥南沙洲上新建了文昌阁,并将桥上的文昌帝君请入此阁,桥上不设神龛,不点香烛‌。在文革期间,文昌阁曾被红卫兵拆除,但在2010年重建‌。文昌阁不仅是顺昌县唯一的木质楼阁,还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位置成为元坑古镇的一个重要地标。它不仅具有艺术欣赏价值,还是顺昌县元坑镇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之一‌。此外,文昌阁在一楼外围雕刻有“24孝福禄喜”、“琴棋书画”和“渔樵耕读”的图文,对游人和乡亲进行传统文化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