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2025年3月18日参加江西全景六日游,最后一天(3月23日)仅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九~十一点),我俩脱团参观海昏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登三清山后,在返南昌的途中,预约了海昏侯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到酒店后赶紧上网查一下,怎样用好这两小时,看重点文物,最后决定只能看“金色海昏馆”和刘贺墓遗址(墩墩苑)。</p> <p class="ql-block">进游客中心先存行李,选大号柜付费10元,取行李后还退了款。👍😊</p> <p class="ql-block">自助打印票包括:观光车、博物馆刘贺墓遗址。</p> <p class="ql-block">遗址公园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刘贺</p><p class="ql-block">海昏侯人物他是汉武帝之孙,4岁封王,19岁登基,27天被废为庶民,10年幽禁,29岁封侯,终年33岁…史书载其“荒淫迷惑,乱汉制度”流传两千余年;</p><p class="ql-block">然而海昏侯墓的重见天日,向世人映射出一个博学多才、文雅精致的贵族青年;</p><p class="ql-block">许是上天垂怜,由于其墓地历史上经过地震和数次洪水,从而得以侥幸逃脱于一次次的盗墓,终于在两千多年后,让世人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刘贺。</p><p class="ql-block">起于王侯,坠于尘埃,声名蒙尘,何其唏嘘!汉废帝刘贺的一生短暂而传奇,两千多年后的我怀揣好奇走进海昏侯博物馆探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里说的海昏侯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刘贺是汉武帝和其宠妃李夫人的孙子。刘贺的父亲刘髆,天汉四年(前97年)被封在山东菏泽为昌邑王,成为西汉第一位昌邑王。昌邑王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袭爵,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后汉昭帝刘弗陵崩逝,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大将军霍光征召刘贺主持丧礼,拥立为帝。但刘贺上位后不知收敛,触怒权臣霍光,27天后就被霍光废黜,再后来汉宣帝把他从昌邑国迁到偏远的豫章郡,也就是今天的南昌附近,封他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海昏侯国形成。刘贺也完成了由王而帝、由帝而民、由民而侯的过程,是中华5000年历史上个人境遇跌宕起伏最为剧烈的独一份。</p> 金色海昏 <p class="ql-block">展示了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金器,如马蹄金、麟趾金、金饼、金板等,金光闪闪,十分震撼。看着这些堆积如山的金子,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海昏侯的富贵。</p><p class="ql-block">据说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黄金器物合计115公斤,是迄今我国汉墓考古发现黄金数量最多的一次!除了黄金,还有各种精美的青铜器。比如有着独特铭文的豆形灯,有"南昌"铭文的灯座,这可是迄今为止在江西发现最早的有关南昌的实物资料呢!还有"昌邑籍田"豆形灯等。</p> <p class="ql-block">昌邑籍田"铭文青铜豆形灯</p><p class="ql-block">豆形灯为汉代灯具常见样式,上有盘,中有柱,下有底座。部分灯盘有支钉用来插烛。此豆形灯刻有"昌邑籍田"铭文。</p> <p class="ql-block">"識"簋是记载籍田的实物,铭文有"籍田"。籍田礼,是由天子、诸侯率百官亲自耕田的典礼,体现"以农为本"。《毛诗序》载"春籍田而祈社稷"。其意为春耕之前,周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旨在重视农耕以祈求丰收。《礼记.祭义》载:"是故昔者天子为籍千亩……诸侯为籍百亩……"。</p> <p class="ql-block">海昏侯刘贺墓共出土金器478件,合计115公斤。其中金饼385枚、褭(niǎo)蹏(tí)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钣20块,是迄今我国汉墓考古发现金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p> <p class="ql-block">饼形金</p> <p class="ql-block">鎏金青铜博山炉</p><p class="ql-block">你看,这个香炉的顶部是不是像一座巍峨的山峰,”博山炉“因此而得名。脑补一下当熏香点起,袅袅仙气从镂空的纹饰中缓缓溢出,山巅在逐渐升腾的仙气中若隐若现,加之器身的纹饰,自然形成群山朦胧、众兽浮动的效果。歌舞礼乐、丝丝香韵、美酒佳肴……可真是”色香味“俱全人生意趣!</p> <p class="ql-block">青铜雁鱼灯</p> <p class="ql-block">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多金王朝。</p><p class="ql-block">西汉视黄金为上币,除继续使用前朝饼形金、楚金钣外,还仿铸饼形金、金钣,新铸裹跟金、麟趾金。皇帝颁赏功臣,动辄赐金上万。</p><p class="ql-block">"坐拥万金"的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黄金器物478件,有饼形金、裹跟金、麟趾金、金钣,合计115公斤;刘充国墓亦出土裹跟金2件。这是迄今中国汉墓考古发现黄金数量最多的一次,见证西汉"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五铢钱币十余吨,堆积如山,实证海昏侯刘贺财富之巨。</p> <p class="ql-block">墓中出土的黄金器物478件,且纯度高达99%,其中金饼385枚,大马蹄金17枚,小马蹄金31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版,总重量120公斤以上,还有五铢钱10余吨,堆积如山。</p> <p class="ql-block">裹蹏金</p> <p class="ql-block">西周凤鸟纹提梁卣(yǒu)</p><p class="ql-block">古代的酒具、食器种类繁多,名字的生僻字总能让自己有文盲的既视感,比如下面这个酒器名字让我又学了一个字:卣(yǒu),先秦时期的酒器。它开始吸引人的是通身复杂的纹饰,提梁为扁条形,与器身衔接处各有一兽首,通体以雷纹为地,盖面饰凤鸟纹,提梁纵向设置表面饰斜角顾首的夔龙纹,肩部饰夔龙纹和凤鸟纹,精美异常。</p><p class="ql-block">这个西周时期产自宝鸡的器物如何会出现在南昌西汉墓葬的陪葬中?是赏赐、馈赠?亦或是古人的文物收藏?无疑给刘贺的“人设”更添一丝谜团。</p> <p class="ql-block">孔子徒人图漆衣镜</p> <p class="ql-block">一位人生跌宕起伏的传奇王侯,一次举国瞩目的惊世发现,海昏侯墓园吉光片羽,不仅揭开了史书鲜有记载的海昏侯国的神秘面纱,也实证了大汉的盛世繁荣,更启迪着今日国人,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自传统中汲取精华,在传承中赋能未来。</p><p class="ql-block">器物有魂,可沟通历史、现在与未来,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凭借展览搭建"物"与"人"、"人"与"社会"之桥,完成超时空连接。</p><p class="ql-block">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更多人走近赣鄱大地2000多年前的海昏侯国,细品造物之心,赏鉴工艺之巧,静听历史之音,感悟思想之菁……</p><p class="ql-block"> 一望两千年,汉风今犹在。让我们透过那闪耀的良金美玉、庄重的青铜礼器、博大的儒学经典等,体会先祖的智慧与灵气,领略大汉侯国的气度与风范,感受中华文明的悠远与灿烂。</p> 墩墩苑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博物馆后,可乘坐观光车前往刘贺墓园。这里有完整的墓园遗迹,包括墓道、门阙、祠堂等建筑遗址,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汉代的墓葬制度和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主墓室在原址上修复重建了,图片中看起来像模型,但实际上是真实的展现。当然规模不能和北京定陵等帝王陵相比较。毕竟刘贺只是侯一级别,又地处偏远的汉属豫章郡,豫章郡即使到了唐朝,依然是王勃口中的台隍枕夷夏之交,所以刘贺可以拥有中原带来的大量金银财宝,但墓室规模受限于当地的社会生产力以及刘贺的身份,比我参观之前的想象规模还是要逊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车马陪葬坑</p> <p class="ql-block">岁月尘封了海昏,存留了海昏记忆。随着考古和文物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一位经历传奇的人物、一段曾经模糊的故事,逐渐在我们眼前清晰。</p><p class="ql-block">刘贺墓园作为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核心组成,它的发现为西汉列侯葬制研究提供了典型标本,其出土的许多具有极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文物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堪称一座展示大汉盛世文明的文化宝库。</p><p class="ql-block">在国家文物局指导帮助下,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南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扎实工作,切实做好遗址的发掘、研究、保护、展示、利用等工作。刘贺墓园保护展示工程是继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又一处让观众深入考古遗址现场、感受汉代历史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这次已是第三次到南昌了,参观海昏侯遗址博物馆非常值得。</p><p class="ql-block">23日返京,12点前必须到达南昌机场。</p><p class="ql-block">从早餐后就快马加鞭,酒店打车🚖一个小时到博物馆,博物馆到机场40分钟。</p><p class="ql-block">展厅的布展非常好,导引服务好,观光车顺畅,看展体验感非常好。</p><p class="ql-block">驻足于此,来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时空旅程,感受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