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记芜湖企业家摄影协会2025年第一次采风活动</p> <p class="ql-block">摄影:群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莫道君行早</p><p class="ql-block">3月14号上午10:46分,当协会秘书长柳源在群里发出通知:经会长办公会研究,协会拟举办“皖南春韵”主题采风活动,时间定在3月22号—23号。群里刹时热闹起来,这是协会改选以后.举办的第一次会员采风活动,报名踊跃。年轻的企业家们,平时忙于工作,难得的机会,对烦恼和压力说拜拜,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春的气息,来一次心灵的洗礼。</p><p class="ql-block">3月22号清晨,城市的夜还没醒来,灯光璀璨,街道很安静,只听得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声。提前三十分钟到达广播电视台大门口,见易海老师安然盘坐在路牙石上翻看手机。</p> <p class="ql-block">大巴六点准时出发,一个小时后,与湾址区的会员会合,汽车快速向前奔驰。</p> <p class="ql-block">总顾问雪鹰老师叮嘱大家注意安全,遵守时间,言简意赅,情长语短。</p> <p class="ql-block">西溪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一座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隐世古村,这里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著称,村内古民居、古桥、枫杨林等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现实版的绿野仙踪”,成为我们的打卡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打卡第二站:瞻淇村观鱼戏。</p> <p class="ql-block">瞻淇鱼灯,起源于宋朝,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正月间“嬉鱼灯”,是村里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习俗。每当农历新年到来,在当地村民的期盼中,瞻淇鱼灯在古村小巷穿梭游动,带去美好寓意和祝福。2025年春节,从全国各地涌来的游客,将古老的村落围得水泄不通,瞻淇鱼灯游向了更广阔的海洋。</p><p class="ql-block">这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村落,村名取自于《诗经》“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瞻淇村,不知道为什么门牌号上是这个字,问了一个老人,她说自己不识字,就这么一直叫了。</p> <p class="ql-block">瞻淇鱼灯,“一戏,鲤鱼摆尾!二戏,鱼腾千里!三戏,鱼跃龙门……”,童声传得很远,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课,传承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如今,瞻淇鱼灯已经被列入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打卡第三站:石潭</p> <p class="ql-block">石潭村静谧幽深的街巷格式,诗情画意的村边水口景观 ,淡雅明快的建筑色调,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景,精湛华丽的装饰风格,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安置好行装,去观景台拍合影。</p><p class="ql-block">党旗、会旗,在山巅、在风中猎猎飘扬,我们在旗帜下结集。</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们在等夕阳,村子里面比地道战还绕,不认识路了,拍一个地标,等人来领我。</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游新安江山水画廊</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是古徽州文明的摇篮。</p><p class="ql-block">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称之为新安江百里画廊。</p><p class="ql-block">一路上,许多好看好玩的,期待中……</p> <p class="ql-block">共产党员在党旗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深度港乘游轮啦!</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油菜花盛开的地方下船,远处传来鼓声,一支金龙队欢快的向我们舞来。</p> <p class="ql-block">热气球在锣鼓喧天里缓缓上升。</p> <p class="ql-block">“九姓捕鱼”不可不看。 途中游艇停靠绵潭村旅游景点鱼乐谷,观看九姓渔风表演。根据古代“九姓捕鱼”的历史故事,再现当年九姓族人用传统方式和渔具捕鱼的生动场面。</p><p class="ql-block">一个古老的传说,九姓渔民过着不能上岸与世隔绝的日子。如今,这样的捕鱼只是再现当年前辈们的生活,他们早已搬上岸,过着平等富足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来过几次,每次必看,我喜欢看先辈们用过的各种物件,想象她们如何用这些器具,和坐过的花轿、睡过的床。可惜当初展出的许多小物件都没有了。</p><p class="ql-block">后面的一棵古樟树,传说,张良离开刘邦,与一小妾隐居漳潭。村中大多姓张,有宗谱记载已传76代。2013年8月,漳潭村入选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p> <p class="ql-block">打卡最后一站:千年渔梁坝</p> <p class="ql-block">当年和一个嫁到渔梁坝,定居芜湖的文友,多次来过这里,看她们家的老屋,品这里的小吃,最主要的是看渔梁坝。</p><p class="ql-block">渔梁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她带着我们看江边老屋边上的水迹,那是每年大水过后留下的印记,大坝的石条都是人工凿出来的,每隔一段,必有一个元宝石钉卡住石条。朋友说,没有这样牢固的渔梁坝,每逢雨季,歙县人要多吃多少苦。</p><p class="ql-block">渔梁坝的建造,保一方平安。人工在石条上留下的的凿痕,一千多年了,还没被岁月和风浪磨平,伟大的工匠精神造就了举世闻名的一条坝。</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标牌,是荣誉,更是诚信。</p> <p class="ql-block">以下网友花絮,感谢摄影师们提供。</p> <p class="ql-block">采风归来,灵感满载,步履更坚。山野的清风已涤尽倦意,梦想似长河,奔流不息方能抵达彼岸。</p><p class="ql-block">祝师友们此行收获满满,多出大片,祝大家在工作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