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为京城城垣遗址,明城墙遗址与消失的元大都城遗址仅存的土堆山坡相比,是十分幸运的,现留存的城墙,虽然没有当年的规模体量,但其风骨气质可见一般。</p> <p class="ql-block">明城墙始建于1436年,主要是防御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史料记载,城墙周长达24公里、依地势高12-14米不等、墙基宽24米,防御设施完备。主持修建城墙是一个叫阮安的明朝内待,他用砖包技术解决了夯土城墙易损问题,使墙兼具了抗毁实用与宏伟气势。</p> <p class="ql-block">600多年来因战乱、风蚀和撤建等因素,目前残存有2段,一段在崇文门东南角楼一线,只有1.5公里,还有一段在宣武门西大街东北角,是20世纪80年代修复的局部城墙只有200米,是原内城西垣的残存部分。</p> <p class="ql-block">2001年政府启动保护和修复工作,2002年主体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这些年来,市政府统筹资金超过1亿元,主要用于城墙维修、环境整治、文化推广及旅游开发等,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成为城内居民观古垣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特别值得一提的,一个是城东南处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通高29米,其中台座高12米、楼体高17米,很是壮观,是明清城防建筑的独特例证。花10元钱从北侧登上角城,从北京站出发的高铁动车不断向东方驶去,流动的生命与静态的古楼形成动静之美。还有一个是在城墙南侧有12.2公顷的绿地,主要栽种了50余个品种1000多株梅花,是京城内梅花规模最大品量最多的聚集地,每到3月中下旬,观梅赏花的游人市民人头攒动,成为闹市中一道独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资料显示,全国有10处,包括北京、南京、西安、大理、荆州等在内的较为著名的明城墙遗址及明城墙公园,他们见证了明朝的兴哀,也成为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