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的夏天,炽热的不仅仅是天气,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决赛赛道上的风驰电掣,点燃了我心中那团渴望突破的火焰。一时热血上头,我踏上了慢跑训练的征程。起初,500 米的距离就能让我气喘吁吁、脚步踉跄,仿佛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在抗议这场 “自讨苦吃” 的挑战。但心底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推着我向前,日子一天天过去,从艰难跑完 5 公里,到能畅快地征服 10 公里,每一步都见证着我的成长。 <p class="ql-block"> 可命运总爱开玩笑,那年冬天,一场由披星戴月爬山劳累引起的感冒加上春节的忙碌,让我的跑步计划被迫按下暂停键,一停就是两个半月。不过,春天的暖阳总能驱散冬日的阴霾,2022 年春天,我重新出发,继续在奔跑中寻找自己的节奏。直至第一次感染新冠前,平均每月 80 公里的跑量,成了我生活中最坚实的底气。2023 年,“阳康” 半个月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恢复训练,体能渐渐回归。看着每月稳定 100 公里的跑量,一个念头在心底生根发芽:“我如此努力坚持,是不是该去马拉松赛场,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不管成绩如何,就当是去尽情体验一番。”</p> 说干就干!7、8 月,天气酷热难耐,每天最高气温都在 35 摄氏度以上,手中满仓持有的煤炭行情也不见起色,满心郁闷。可这些都没能拦住我,下班后,我隔天一咬牙,以 7、8 分的配速坚持跑完 10 公里,汗水肆意挥洒,仿佛要把K线图的不如意都甩在身后。终于,天气稍凉些,11 月 12 日,我报名参加了高明乡村半马,紧接着,11 月 26 日,意外中签了,珠海马拉松! 为了这场期待已久的马拉松,国庆假期我哪儿也没去,每天清晨,当家乡还在沉睡,我已奔跑在乡道,10 公里的路程,是我与朝阳的约定,当月跑量顺利突破 150 公里。进入比赛月,我把安全完赛当作首要目标,每周雷打不动地进行一次半程拉练。半马比赛那天,我状态出奇地好,一路感觉自己风驰电掣,最终以 1 小时 55 分的成绩刷新了自己的最佳记录,那一刻,自信在心底疯狂生长。 终于,11 月 26 日,珠海马拉松的日子到了。前一晚,我躺在酒店的床上,满心期待,天气稍稍还是有点热,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只能靠听着CCTV9的纪录片,断断续续地眯了几会儿。清晨六点,天还没亮,我就爬了起来,大街小巷的早餐店都还没开门,我只好在便利店买了些干面包充饥。随后叫上网约车,招呼着几个同一酒店陌生的跑友一同前往赛场,路上,一位跑友热情地掰了一半士力架给我,交流了一下跑马体验,那一刻,陌生跑友间的温暖驱散了些许首马的忐忑。 <p class="ql-block"> 顺利抵达起点珠海体育中心,存完包后,我特意跑去洗手间,试图缓解那通常在赛前似有若无的便意。7 点,开始检录,我站在 C 区,周围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跑者,大家眼神中都闪烁着兴奋与坚定。我和身边的陌生跑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紧张的情绪也在交谈中慢慢消散。我们一起高唱国歌之后,7 点半,阳光洒满赛场,发令枪响,如同一把开启梦想之门的钥匙,我们如潮水般涌出,向着未知的 42.195 公里进发。</p> 刚开始的 5 公里,人群熙熙攘攘,我不慌不忙,跟着人流慢慢跑。沿途,许多市民早早地站在路边,为我们加油助威。一位满头银发的婆婆格外引人注目,她高高举起右手,那充满力量的加油声,穿透嘈杂的人群,直直地钻进我的心里,让我瞬间热血沸腾,感觉自己才刚热完身,浑身充满了力量。第一个补给点,我补充了些功能饮料,继续前行。转过街头,跑到海滨路,10 公里的标志映入眼帘,这可是我平常训练最多的距离。这时,最快的运动员已经折返与我们相遇,我心中暗自感叹他们的速度,不过我也清楚,今天的目标就是顺利完赛,于是继续不紧不慢地向前 “磨”。没一会儿,一位外国跑者被我轻松地超越了,又上来一位美女,问我什么叫兔子,我一边往前跑一边用着为数不多的马拉松知识解释道:兔子就是配速员,我今天的目标是430的兔子,还在我身后,哈哈。<br> <p class="ql-block"> 17 公里时,身体储存的糖原开始告警,疲惫感渐渐袭来。我作为跑步 “菜鸟”,牢记逢补给点必进的原则,及时补充能量。半程与全程的选手即将分道扬镳,我听见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说:“如果有全马选手不想跑全程了,跑去半程终点也不要拦他。” 我看着赛道旁的摄影师,继续保持着一丝微笑,心想:我可还没跑够呢,必须继续向前。海边的风呼呼地吹着,阳光也愈发炽热,好在一路都有热情的啦啦队和志愿者为我们加油鼓劲,我一个一个地与他们击掌,仿佛每一次击掌都能汲取到新的力量。</p> 磨到半程时,我的速度居然还没掉,430 的兔子也还没追上来。我赶紧吃了点盐丸和能量胶,继续朝着远方前进。太阳依旧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但一想到上周训练我已经跑到了 25 公里,心里便多了几分底气。跑到网红点日月贝大剧院时,已经跑了 27 公里,眼前还有个长长的小坡,每一步都变得艰难无比,好在我稳住了配速,依旧保持在 6 分多。我在心底不断给自己打气:“加油,离 30 公里又近了一点!” 此时,身边的跑友和观众渐渐稀疏,但每个转弯处都有摄影师在坚守,我哪怕累得气喘吁吁,也不忘保持微笑,想着一定要留下最坚毅的模样。<br> <p class="ql-block"> 都说真正的马拉松从 35 公里开始,作为新手的我,终于也磨蹭到了这个 “魔鬼路段”。天气又晒又热,当天气温最高来到28℃,看着 430 的兔子从我身边轻松超越,我心里明白,冲击 4 小时 30 分的目标怕是没戏了,实在没力气追了。脚步越来越沉重,我忍不住停下来走了 100 多米,可刚走没一会儿,又不甘心地跑了起来。这 36 公里的路程,跑跑走走,配速掉到了 7 分多钟,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疲惫感深入骨髓。幸好,补给点及时出现,我赶忙补充电解质、香蕉,又从腰包掏出盐丸和能量胶,一股脑儿塞进嘴里,调整呼吸后,再次小碎步跑了起来。这时,有一位跑友也许看到了我衣服后面印着的“佛山驴友登山队”,跟在了我身后,这小小的陪伴让我精神一振,又连续以 6 分多的配速跑过了 37、38、39 公里。这3公里之后没跑多远,身体再次抗议,我又慢了下来,慢慢走一会儿,吃完最后一根能量胶,重新积蓄力量跑起来。一位美女跑友来到我身边,夸赞道:“你好厉害哦,还有几公里就快到了!” 我苦笑着回应:“你更厉害呀,我已经跑崩了!” 话虽这么说,但脚下的步伐却没有停下,心想:就算走,我也要走到终点。可骨子里那股倔强又让我一次次咬牙坚持奔跑,只是停下来走的次数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 痛苦如影随形,每一步都像是在挑战身体的极限,我无数次冒出放弃的念头:“要不就走完算了。” 但路边热情的观众和啦啦队又开始越来越多,他们的加油声就像一针针强心剂,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我告诉自己:跑过他们再走!最后 2 公里、最后 1 公里、最后两百米,我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向着终点全力冲刺。终于,我冲过了终点线!那一刻,如释重负,时间定格在 4 小时 37分钟。神奇的是,身体居然还有力气让我在终点拍照留念,保持微笑。</p> 领完完赛包,我坐在草坪上拉伸休息,和身边的跑友分享着彼此的经历,笑着笑着,心中满是感慨。马拉松的梦想我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年初才有的,换作以前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完成一次马拉松赛事。 <p class="ql-block"> 马拉松,这 42.195 公里的漫长征途,曾经在我眼中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对于从小就是体育差等生的我来说,完成它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如今,我做到了!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可跑完这场马拉松后我才明白,人生远比马拉松艰难得多。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再遥远的目标也终能抵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