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足迹163北石槽镇/兴寿镇探凤凰山潮源洞--北京市唯一一座洞中寺寻恭亲王墓

马导

<p class="ql-block">【活动日期】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活动范围】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和昌平区兴寿镇辖区【线路沿线看点、古迹】北京市顺义区蘑菇博物馆、凤凰山潮源洞、北石槽镇政府、中国国家版本博物馆、秦城监狱、恭亲王墓(区保)、兴寿镇政府预计全程公交车(84.2公里)| 步行13.64公里【备选景点】村史博物馆【活动特点】徒步,一天活动【活动强度】无【道路状况】柏油马路、山路【行进方式】公交+徒步【参观预约】*【美食】*【集合地点】麦当劳(东直门外大街店)地铁2号线出F口【集合时间】7:50【天气预报】星期一顺义区多云6℃~22℃东南风1级阵风5级【基本装备要求】1口罩、手套、帽子;2身份证、老年卡、残疾证;3水1.5~2升 【携带衣物】冲锋衣、运动鞋、相机、登山杖、医药包等。【午餐】*【预计费用】免票、餐费40元/人 、住宿费0元/人 、交通费0元/人【注意事项】保证户外活动的严肃、高效,尊重户外运动所具有的危险、不可预知性,如果你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表明你已认同你的一切行动要完全服从组织者的整体安排,重要事项可以商量,但最终决定权在组织者,一旦决定请务必服从.注意安全,有问题或身体不适及早告知组织者。【安全防备】活动期间,强烈建议参加活动者出行前自行购买旅游或意外保险和出发前请先知会家人【免责声明】组织者免责权:本次活动纯是自愿、自由参加性质的!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参加者必须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活动中如出现意外,将由参加者自己承担所有责任。组织者不负任何相关责任!以上规定凡报名者视同默认、遵守!报名启程后,本声明将自动生效并表明你巳接受本声明!</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顺义蘑菇博物馆已是人去楼空。</p> <p class="ql-block">森林防火值班室里,一个显示器上显示各个监控点上实时状态。</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游客朋友们:</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良善庄村凤凰山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中,2024年、2025年暂停对公众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另行公告,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并衷心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请您关注“金色北石槽”微信公众号,以便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如有需要您也可拨打电话15810450925咨询相关问题。</p><p class="ql-block">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良善庄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北石槽镇,北京市顺义区下辖的镇,位于东经116°28′34″~116°35′56″,北纬40°13′13″~40°16′37″之间。地处顺义区西北部,燕山脚下,东与怀柔区庙城镇相邻,南与赵全营镇接壤,西与昌平区兴寿镇相连,北与怀柔区桥梓镇为邻。镇域面积32.5平方千米。清朝时期(1644年-1911年),北石槽地区属顺义县正西路和西北路。民国时期属顺义县第六区。1949年4月,属顺义县第十一区。1950年,属顺义县第二区。1956年8月,属东石槽乡。1958年初,并入板桥乡;9月,为牛栏山人民公社下属管理区。1961年,属板桥公社。1975年8月,设北石槽人民公社。1983年8月,公社改乡。1994年5月,乡改镇。1998年3月,顺义县改区,北石槽镇隶属顺义区并延续至今。截至2018年末,北石槽镇有户籍人口有14867人。截至2019年10月,北石槽镇下辖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北石槽镇府前街5号。因镇政府驻地为北石槽村而得名。北石槽村,元代成村,因村口有一大石槽且村落主要集中在北侧。</p> <p class="ql-block">京密引水渠。</p> <p class="ql-block">昌平与顺义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版本馆(国家版本数据中心)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出版信息服务等职责,是保藏、展示国家版本资源的场馆,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总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文瀚路1号,西安分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秦岭圭峰山麓,杭州分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润路1号,广州分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凤凰山麓,均于2022年7月23日落成,2022年7月30日对外开放。中国国家版本馆各场馆分布于北京燕山、西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广州凤凰山,各场馆均依山而建,采用“一总三分”馆藏体系,复制备份版本资源,实现永久保存的效果。中国国家版本馆各场馆均设置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截至2025年1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收藏典籍实物超3200万册。中央总馆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建筑面积达9.95万平方米,其中保藏区(含洞藏)面积达5.2万平方米,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为一体,其内有文华堂(国家书房),堂内摆放44个巨型书柜。总馆建有标志性建筑文翰阁,为藏书所用;文翰阁内文翰厅陈列有古籍及出版物。整体特色中国国家版本馆各馆均依山而建,采用“一总三分”设计,各馆设计突出文化性、传承性、标识性,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国家版本馆各场馆之所以依山而建,是为聚焦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力求山水交融、馆园结合。中央总馆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整体建筑秉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凸显大国风貌,建筑具有中华文化的独特风格与韵味。总馆建筑设计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亭、台、楼、阁等元素,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大型建筑依山而上,逐级提升,显示出山水交融、露隐相间、馆园结合的特色;总馆穹顶为星空穹顶,仿照宋代石刻天文图设计;总馆洞库拱顶上印有飞天壁画,均彰显了中华文化特色 。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设计中,敦煌元素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建筑借鉴了敦煌莫高窟九层楼的神韵,让建筑如殿堂般典雅庄重。总馆内的文瀚阁作为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空间,位于中轴北端,是整个建筑序列的制高点,坐落在台基之上,烘托建筑的恢弘之势。目前中国国家版本馆只对公,不对个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版本馆内部。</p> <p class="ql-block">顺60路由未来科学城北站开往中国国家版本馆,间隔30~60分钟。</p> <p class="ql-block">京密引水渠。</p> <p class="ql-block">秦城监狱大门。</p> <p class="ql-block">关于秦城监狱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秦城村,小汤山镇秦城村附近。</p><p class="ql-block">- 隶属关系:是中国唯一一座不隶属于司法部,而隶属于公安部的监狱,正式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看守所。</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前身是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功德林监狱),1955年开始勘测新地址,1960年秦城监狱建成,之后将功德林监狱犯人转移至此。1962年后改由公安部预审局管辖,2000年8月变更为看守所。</p><p class="ql-block">- 建筑与设施</p><p class="ql-block">- 布局:内建有十幢带审讯室的楼房,以“十天干”命名,每幢楼房单独成一个院落,楼前有供犯人放风用的空地。</p><p class="ql-block">- 囚室配置:囚室按“级别”不同分为单独囚禁和集体囚禁。室内有单独的洗手间,设有坐式马桶和脚踏式冲水,永久性设施的棱角都被打磨成圆形;墙壁经过特殊处理,防止囚犯行凶或自杀。低级囚室有1扇约1平方米的窗户,高级囚室有2扇磨砂玻璃窗。</p><p class="ql-block">- 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 日常规范: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以哨音为活动信号。犯人允许在监视下单独放风,可去附近农场劳动、读书看报、晚7-9点看电视。禁止平时躺在床上、晚上睡觉熄灯、手不准放在被子里等行为。</p><p class="ql-block">- 饮食安排:低级监区通过送菜窗口送“一菜一汤”,主食为米、面、杂粮搭配;高级监区开门配送“三菜一汤”,每周配送一次牛奶、水果。一日三餐,星期天与节假日只有两餐。</p><p class="ql-block">- 探访规定:囚犯家属可以探视,接见者和被接见者分处两室,中间墙上有小窗口供交谈。犯人家属送的物品需在审讯室交给管理人员,经审定不能交的东西会见结束后带回。</p><p class="ql-block">- 关押人群</p><p class="ql-block">- 早期: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关押满清要员、日本战俘和国民党战犯,军衔至少在少将以上。</p><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主要关押高级右派和所谓的“反革命头目”。</p><p class="ql-block">- 后期:20世纪70、80年代主要关押林彪和“四人帮”两个集团的成员;90年代之后主要关押被判刑的省部级(含副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还有危害国家安全罪犯、外籍犯、知密犯、国际间谍等。</p> <p class="ql-block">监狱的外墙。</p> <p class="ql-block">恭亲王墓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坐标:POINT(116.37564166 40.23812333),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麻峪村。恭亲王奕欣为清道光帝第六子,道光三十年(1850)封恭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死后葬此。民国初年坟被盗掘,已为平地。仅存汉白玉石牌坊1座,坐北南向,高13.3米、宽16.46米,为四柱三间三楼。柱顶石刻狮子面向中,狮座为须弥座与柱体相连,顶楼檐下斗拱为单翅单昂五踩楼、一间式做法,平身斗拱两攒,两柱之间有两枋相连,枋下有抱柱、雀替,两枋之间望柱雕刻上下排一斗三升斗拱。牌坊底座青石柱础、包砖加固,南北两侧有抱鼓石加固装饰,东西两柱的外侧加抱鼓石,以成鼎足。整个牌坊上檐中间高、两边低,楼檐有飞檐,脊为四出九脊,各有吻兽和垂兽,中间两柱相连的石枋刻有额匾 “履祥锡禧”,中间两柱体刻竖联,东柱为“石协常绕和顺气”,西柱为“芝楣永护吉祥云”,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p> <p class="ql-block">中间两柱相连的石枋刻有额匾 “履祥锡禧”,中间两柱体刻竖联,东柱为“石协常绕和顺气”,西柱为“芝楣永护吉祥云”,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p> <p class="ql-block">兴寿镇,北京市昌平区下辖镇,地处昌平区东北部,位于东经116°21′53″~116°30′00″,北纬40°10′52″~40°17′09″之间。东与怀柔区桥梓镇、顺义区赵全营镇交界,南与小汤山镇毗邻,西与崔村镇相连,北与延寿镇接壤。镇域面积75.03平方千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兴寿地区属昌顺县四区。1949年,属昌平县第四区。1953年7月,建区辖乡,兴寿乡辖兴寿、秦城、象房、东庄4村。桃林乡辖桃林、辛庄2村。香屯乡辖香屯、肖村、沙坨3村。1956年2月,撤区并乡,3乡合并为兴寿乡。1958年8月至11月,先后属东风人民公社与小汤山人民公社,称工作站。1961年5月,成立兴寿人民公社。1982年12月,公社改乡。1997年12月,上苑、兴寿、下庄3乡合并为兴寿镇,2011年9月,连山石、上庄、下壮、西湖、湖门、海字、花果山、百合、木厂等9个村划归延寿镇。截至2018年末,兴寿镇有户籍人口23428人。截至2020年6月,兴寿镇下辖2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昌平区兴寿镇兴寿村。 地形地貌:地兴寿镇势自北向南倾斜,北高南低。地形分为半山区、平原区。北部是山地、丘陵,约占全镇面积三分之一,属燕山山脉军都山。一般海拔在200~300米之间。山地以南是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主要山脉有燕山余脉军都山,境内最高峰位于半壁店村,海拔649米,最低点位于肖村,海拔35米。水文:兴寿镇主要河道有秦屯河、钻子岭沟、肖村河、桃峪口沟、牛蹄岭沟,属北运河水系的温榆河支流,均为季节性河流。京密引水渠境内长6.5千米。河流总长度25.4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兴寿镇桃峪口水库(中型)蓄水量1003万立方米,是昌平区境内第二大水库。地名由来:兴寿镇因驻地兴寿村而得名。兴寿村在辽代建有崇寿禅寺,又称称兴寿里。地方特产:昌平草莓,北京市昌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昌平草莓生长在燕山脚下的山前暖带,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纯净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使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味和口感。昌平区位于国际公认的草莓最佳生产带,生产条件优越,产品质量突出,在周边省区享有盛誉,并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昌平草莓果形端正、饱满,果面光泽亮丽,瘦果分布均匀,果肉质地细腻,口感纯正、香味浓郁,果实硬度较大,耐贮运。2010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昌平草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1年03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昌平草莓”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 <p class="ql-block">兴寿镇标志物草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