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探寻惠山古镇的历史印记

史永坤

<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景区由锡惠公园(锡惠名胜区)和惠山历史文化街区合并而成,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1.09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九龙山名胜图</p> <p class="ql-block">“无锡”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五里香睦</p> <p class="ql-block">  惠山古镇的古牌坊群是古镇的重要景观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下是关于惠山古镇古牌坊群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主要牌坊</p><p class="ql-block">人杰地灵牌坊</p><p class="ql-block">位置:位于惠山古镇上直街与横街交叉口处。</p><p class="ql-block">历史: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特色:这座牌坊被称为“千人报德坊”,是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湖广提学副使的邹迪光建造的。邹迪光在掌管科考时选拔了大批人才,但因得罪权臣严嵩父子被罢官回乡。他的门生为报答他的提拔之恩,集资建造了这座牌坊。</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牌坊采用全大理石材质,四柱三间,三层翘角屋檐,雕刻精美,檐顶装饰有火焰图案,整体高大雄伟。</p><p class="ql-block">华孝子祠及四面牌坊</p><p class="ql-block">位置:位于华孝子祠门前。</p><p class="ql-block">历史:华孝子祠始建于唐朝,祀东晋无锡孝子华宝。四面牌坊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俗称“无顶亭”,是华氏宗族为纪念忠孝节义及科第而建。</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牌坊为木石结构,藻饰精美,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四面坊。</p><p class="ql-block">其他牌坊</p><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内还有其他一些古牌坊,如关刀河处的六座牌坊等,这些牌坊形制各异,雕刻精美,展示了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贞节牌坊群</p> <p class="ql-block">“松筠动杰”牌坊</p><p class="ql-block">位于惠山古镇的古华山入口处。</p><p class="ql-block">历史:这座牌坊是为纪念锡山秦氏二十一世孙秦兆甡的妻子周氏而建。秦兆甡字叔皋,生于咸丰戊二月廿三,卒于光绪丁丑二月廿五,年仅二十岁。他的妻子周氏在丈夫去世后年轻守寡,考事翁姑,诏旌节孝,于是便为青年守节的周氏建了这座牌坊。</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牌坊非常高大,三间三层檐,结构精美。虽然这座牌坊是新建的,但其设计依然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展示了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1。</p> <p class="ql-block">马氏女坊</p> <p class="ql-block">九峰翠嶂坊</p> <p class="ql-block">  锡惠公园(锡惠名胜区)是国家重点公园,又称锡惠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惠山历史文化街区是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其中惠山老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惠山祠堂群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 <p class="ql-block">  所谓唐宋元明清,自古说到今,有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和无锡人民精神家园之称。区内有国家省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个44处,景点名胜200多处。</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景点有良渚锡山先民遗址、战国时春申君饮马处、南北朝时期惠山寺庙园林、唐代天下第二泉、宋代金莲桥、明代古园寄畅园、愚公谷、明代二泉书院和碧山吟社,还有自唐以来至民国的108个祠堂及园林、阿炳墓园与世界名曲《二泉映月》。有最佳植物专类园--中国杜鹃园与盆景专类园一吟苑。</p> <p class="ql-block">两朝忠节</p> <p class="ql-block">  惠山古镇记忆馆是以惠山古镇启动修复工程十周年为契机而设立的。该馆征集并甄选了近百帧惠山古镇的历史旧影,并与部分市民捐赠的旧物器具一起展出。</p> <p class="ql-block">浴日泉</p> <p class="ql-block">顾可久与海瑞</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年间;被誉为“骨鲠之臣”的顾可久任广东按察副使并兼督学政,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多次主持乡试,选拔有识之士。海瑞便是其选拔人才中最著名的一位。顾可久勉励其“要不负所学,他日为国出力,当国家名臣”。</p><p class="ql-block"> 海瑞深受恩师顾可久为人刚直清正的影响,一生为官清廉刚正,秉公办事,政绩卓著,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海瑞被后人尊称为“海青天”。</p> <p class="ql-block">  展品主要展示了惠山古镇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这些旧影和器具,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惠山古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该馆设在惠山古镇内的顾洞阳先生祠,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和体验惠山古镇历史文化的场所。通过参观这些展品,游客不仅可以回顾古镇的历史风貌,还能感受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丈人峰</p><p class="ql-block"> 顾可久祠拜石山房前竹素园湖石,名“丈人峰”。石高近四米,石脉纵横,形状奇特,酷似人形,作昂首、振臂、袒腹,并腿直立之势。俨然一伟岸丈人,故称为“丈人峰”。</p> <p class="ql-block">虞薇山先生祠</p> <p class="ql-block">  范文正公祠,即范仲淹纪念馆,是为纪念北宋名相、文学家范仲淹而建。该祠堂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由三进院落构成,分别为敦叙堂、后乐堂、报本堂。每一进都充满了历史痕迹,展示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敦叙堂</p> <p class="ql-block">后乐堂</p> <p class="ql-block">  馆内展示了范仲淹的画像及其代表作品《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范仲淹积极入世、心怀天下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报本堂</p> <p class="ql-block">  祠始建于宋,由迁锡始祖陆宗建祠惠麓。主祀唐代贤相陆贽。明代祠毁,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奉檄复建,嘉庆年间再修。祠面阔四间三进,内有戏楼池沼精致小桥,保存完好,祠貌依旧。</p><p class="ql-block"> 陆贽(754~805),字敬舆。唐代政论家文学家,嘉兴人,大历八年(773)进士。德宗时参预机谋,甚得朝廷依重,号称“内相”,贞元八年(792),出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敢于指陈时弊,后遭馋,贬忠州别驾。十年后被顺宗召回、诏未至,人已卒,谥“宣”,其著名的“人君立国以民为本,整顿吏治,反贪倡廉”等治国方略,名垂青史。</p> <p class="ql-block">涌诗轩</p> <p class="ql-block">庆野堂</p> <p class="ql-block">古华山门</p> <p class="ql-block">  “江南第一山”指的是惠山古镇旁的惠山,惠山古称华山、历山、西神山,唐以后始称惠山,或作慧山,山有九峰,蜿蜒若龙,又称九龙山。南朝时被称为历山,晋代西域僧人慧照常来此山,故称慧山,后因慧同惠,称惠山。</p><p class="ql-block"> 惠山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自古便有各方人士前来攀登,相传舜帝、道教三茅真君、苏轼、陆羽等都曾到访山中。惠山东麓有春申涧、古惠山寺、唐李阳冰篆刻“听松”石床、唐和宋石经幢、宋金莲桥、明寄畅园和清代竹炉山房等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古戏楼</p> <p class="ql-block">大隐书局</p> <p class="ql-block">  张中丞庙。建筑具有典型江南传统风格,飞檐翘角,装饰精美。庙门两侧墙上有“善孝行先”“万恶淫源(原字可能为‘渊’ )”字样,庙门上方可见相关匾额和楹联,这里是纪念唐代张巡等忠义之士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张巡在安史之乱中坚守睢阳,战功卓著,后被追封中丞 。庙宇外观具有典型的中式传统风格,挂有红灯笼和装饰彩带,显得颇为喜庆。</p> <p class="ql-block">  惠山古镇景区自古以江南第一山,锡山晴云、胜地名泉而闻名于世。历代文人雅士来惠山品泉凭吊,寻古探幽;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七巡惠山,留下了无数瑰丽诗篇和轶事佳话。苏轼“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乾隆“惟惠山幽雅闲静”是景区最精彩的文化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