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赫尔格达看日岀,在开罗观日落,忙碌的一天(2025年3月13日)

春天的兔

<p class="ql-block">早晨依旧被窗外的祷告声唤醒,整理好行装,时间尚早,便登上5楼平台静候日出。天际与海面相接之处已被朝霞晕染成绯红,昭示着今日又将是阳光灿烂的一天。6点整,海平面缓缓浮现出一抹小弧形的红点,渐渐地,那红点愈发明亮、扩大,旭日如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从海平面升起。一轮红日跃出海面,红光洒满半边天际,美得令人屏息。</p> <p class="ql-block">早饭过后,7点半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酒店,告别赫尔格达,踏上返回开罗的旅程。车前排依旧坐着一位荷枪实弹的帅气警察。汽车在撒哈拉沙漠的茫茫黄沙中疾驰6个小时。沿途,我们继续欣赏着屹立在沙漠中的风力发电机缓缓转动,目击茫茫戈壁中的沙尘暴肆虐,感受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沙山带来的凄凉,仰望天空中云卷云舒的壮丽景象。</p> <p class="ql-block">车过第三个收费站后,眼前的景象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尘土飞扬,到处是正在大兴土木的建筑工地,一片繁忙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中午接近1点,我们终于抵达开罗。中午只安排了酒店的打包餐(面包和水果),而下午还有三个项目等待着我们。看着时间所剩无几,便在车上抓紧时间吃着打包餐填饱肚子,为下午的行程积蓄能量。</p> <p class="ql-block">在距离悬空教堂不远处下车,随着导游一同前往这座历史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不消几分钟,我们便来到了悬空教堂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开罗的悬空教堂,又名圣母玛利亚教堂,是埃及最著名的科普特基督教教堂之一,也是开罗老城(科普特区)的重要历史地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世纪,现存的建筑主体建于9至10世纪,并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成为埃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因其建于古罗马巴比伦堡垒的南门之上,底部由巨大的枣椰树木梁支撑,形成了独特的悬空结构。从街道仰望时,教堂仿佛悬浮于空中,因此得名“悬空教堂”。入口通过29级台阶与地面相连,进一步强化了“悬空”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墙壁和穹顶上保留了许多中世纪科普特风格的宗教壁画,色彩斑斓,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教堂采用了长方形巴西利卡式的布局,由中殿和两侧的侧廊组成,结构严谨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清晰地标注了圣母玛利亚教堂的分布,让人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屋顶为木制拱顶,内部支撑的13根石柱象征着耶稣与12门徒,石柱上装饰着圣徒的画像,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还珍藏着一座13世纪制作的象牙镶嵌圣像屏风,上面描绘了基督、圣母玛利亚和使徒的形象,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从悬空教堂出来,遇见放学的孩子们热情地向我们挥手致意。岗亭里的警察全副武装,而从赫尔格达到开罗一路跟随我们的帅气警察也始终守护在我们身旁。</p> <p class="ql-block">途中路过阿米尔清真寺,其建筑风格独特,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开罗无名烈士纪念碑是埃及首都开罗的一座重要战争纪念建筑,主要用于缅怀在埃及近代战争中牺牲的无名士兵,特别是1973年“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阵亡的将士。纪念碑的建立象征着埃及在十月战争中的部分胜利,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重振了阿拉伯国家的民族士气。主体为一座倾斜的混凝土金字塔,顶部被截断,象征战争的中断与牺牲。埃及前总统安瓦尔·萨达特遇刺身亡后,其陵墓被安置在纪念碑旁,以表彰他在十月战争中的卓越领导。每年10月6日,埃及政府在此举行官方仪式,总统及军政要员向纪念碑敬献花圈,并鸣放礼炮以示敬意。</p> <p class="ql-block">这里便是埃及前总统安瓦尔·萨达特遇刺身亡的地点,历史的沉重在此刻仿佛凝固。</p> <p class="ql-block">从无名烈士纪念碑出来后,我们坐车前往尼罗河栈道。</p> <p class="ql-block">去尼罗河边需要通过安检,相机不能带入,但手机可以携带。说实话,开罗尼罗河两岸并没有太多可观赏的风景,两岸的建筑风格单一,颜色单调,河边也没有植物遮荫,烈日炙烤下,大家都兴致索然,只走了几步便回到了车里。</p> <p class="ql-block">坐车返回开罗新城区,继续前往一家由南昌人经营的中餐馆享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入住了第一天抵达时所住的托利普花园酒店,结束了这忙碌而充实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