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3月7日下午,在大丰图书馆举行的“品读白驹”信息发布会上,活动举办方发布了活动安排的相关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活动宗旨:</span></p><p class="ql-block">严肃写作、深度阅读、建立白驹文友的精神共同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二、活动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1、2025年3月7日,“品读白驹”信息发布会暨第一次沙龙活动(区图书馆)</p><p class="ql-block">2、3月8日,“品读活动”走进中小学座谈会。(皎皎书苑)。</p><p class="ql-block">3、后续将举办2~3次读书沙龙活动,由白驹籍作者介绍自己作品的写作经过及心得。</p><p class="ql-block">4、首次推荐白驹籍作者白驹书42种。</p><p class="ql-block">5、同期开展推荐图书书评征文活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三、征文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1、征文活动在3~5月举行。截稿日期5月底。</p><p class="ql-block">2、征文要求1500~5000字。体裁不限。限推荐图书。可评论其中一本书、一套书或一位作者的所有图书。</p><p class="ql-block">3、所有征文由承办方收集整理编号,匿名交由评委分头评审,最后由承办方汇总公布结果。主办方承办方工作人员不参加评奖。</p><p class="ql-block">4、白驹所属中学校征文活动另行安排。</p><p class="ql-block">5、征文评委会组成:冯晓晴、朱国平、丁日旭、沈丹丹、陈金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四、皎皎书苑将进行图书推荐和陈展及不定期新书发布活动,持续推荐品读白驹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品读白驹”推荐图书概览】</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白驹书,就是写白驹、以白驹这块土地上的人、事、物为写作对象的,用文字为主形式所撰写和编印的图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这次“品读白驹”活动中,皎皎书苑推荐的42种图书,主要聚焦于下面四类(括号内为中图法分类)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1、白驹革命史类(中国史)</span></p><p class="ql-block">如白驹小学编写、用作本土教材《白驹,我的骄傲》《英雄沃土,丰碑永驻》,陈晖的《脚印》,李元祥的《白驹民间故事选》等等。这些作品为红色白驹背书,将包括白驹作为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纪念地的光荣和革命老区的浴血奋斗史进行了生动的描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2、白驹近现代社会史类(中国史)</span></p><p class="ql-block">皎皎书苑多种图书大都归于此类。其中包括《口述:白驹镇<沙家浜><红灯记>排演记》《从白驹走出的高考生们》《》,甚至包括陈宇岭的《残秋枯叶,金筋犹在》、李涵的《白驹过隙——一个苏州知青在苏北的插队生活》、乔省宇的《驹隙杂拾》和祁志祥的《少年日记》、陈慧谷的《踯躅的毅行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白驹中学掠影》、陈慧谷的《陈家院子》等,都是社会史的描述、社会史的意义远大于文学性。这些图书,通过特定人物、特定事件、特定场景的写作,构筑了一定意义上的小镇上的中国。这些碎片拼凑的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诸如,小镇青年下放和接受城市知青的历史,东窑厂的前世今生、白驹玩具业的兴衰等等,都将是不可或缺的一块碎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3、施耐庵与水浒研究类(中国史之专门史)</span></p><p class="ql-block">如施金根的《涵江望月》《望月楼札记》《水浒诗抄》等,体裁上属于文学性质,但题材上却偏于水浒研究的范畴。透过这些著作,施金根先生为白驹施耐庵纪念馆的建设和对推进水浒研究所作的贡献跃纸上。</p><p class="ql-block">史家关于施耐庵为兴化白驹人氏,以及施氏在白驹完成汇集《江湖豪客传》等之大成,撰写《水浒传》之大著已有定论,但其论证完成也不过是近40年的事情。白驹人文脉由此延伸千余年,当荣幸之至。在这场历时弥久、争执不绝于耳的大讨论中,白驹人自身的贡献,包括白驹近现代学者的努力也可以在《沐光而行,白驹籍近现代学者文迹》中得以管窥。</p><p class="ql-block">外称“水浒先生”的浦玉生在大家眼里,算是大半个白驹人了,在施耐庵和水浒传的研究,他的著作既是文学作品,也有研究所得,他的《草泽英雄梦——施耐庵传》和《张士诚》,写了两位白驹大人物,我们不妨当作水浒专题研究的图书来阅读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4、小说、诗歌、随笔、传记等(文学类)</span></p><p class="ql-block">虽然朱辉的《白驹》和陈贻林的《白驹镇》似也可以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阅读,但虚构的故事结构、人物和叙事方式,基本上还归于文学创作。这与王宏程正在连载的《小巷纪事》一样,乃是对熟悉场景下的故事和人物重构。白驹近现代学者的自印诗集和自传体叙事,乃是属于文学性和社会史兼具的写作,还是归于文学作品之列。</p><p class="ql-block">近几年,退休后的董绍华不辍笔耕,相继出版了《韶华心语》《白驹茶话》《古镇情缘》《水乡渔歌》《草甸星云》等,有随笔、小说和诗歌,他讴歌白驹古街和水乡,激情四溢,绵绵深情,匠心独具。吴小平、周继坤的图书也属于此类。</p><p class="ql-block">惬意地在文学和诗意般的生活中思绪飞扬的葛海燕、王宏程,分别有图书《风乎舞雩》和《守望红尘》在列。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脱俗,思想力透纸背。</p><p class="ql-block"> 近现代白驹学人喻蘅的《藿场喻门诗抄》《喻蘅诗词桑榆集》和杨钟淮的《苜园文存》《学诗过程》都属于文学类范围,这些诗词和文论,都是不可多得的诗词的范本。</p><p class="ql-block">(文/陈谷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