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掃墓》余静权

沉默是金(余静权)

<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正清明,千里驱车游子心。只为坟前尽一祭,以报亲恩雨露深。又是一年清明节,不少人都从外地赶回了家乡,扫墓插花祭祀祖先。</p><p class="ql-block">春天的雨如丝一般垂落。沾湿了山岗上的小路,沾湿了墓碑上青石板的苔痕,记得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此一刻触景生情,缅怀逝者的哀伤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我站在父母亲的墓前,感叹父母的养育之恩,回忆他们生前的谆谆教诲,祝愿他们在天之灵安息祥和。墓地两旁的松柏树,枝头开始吐出了新芽,那被雨水浸润的枝叶,一滴一滴往下掉着水珠,就像是缅怀逝者的眼泪。我突然想起孔子在《中庸》中所说的,“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这穿越了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就像一条隐形的扭带,将无数个家庭的记忆串联在一起,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根源。</p><p class="ql-block">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当我们祭祀祖先时,其实是在守护中华文明的火种,让感恩的美德代代相传。我躬身轻轻地扫去墓园的落叶,摆上父母亲生前最爱吃的东西,插上了鲜花,默默地在坟前拜上几拜。可是这一切,都只是一种象征的仪式感。纵教绿酒倾千杯,那得一滴到九泉。</p><p class="ql-block">春天孩儿脸,一日三次变,不一会云散天开,我环顾四周,南北山頭扫墓送花的人们纷至沓来。我多么想把此一刻心里所想的告诉大家,俗话说,“生前一碗汤,胜过死后万炷香。”为人子者,行孝当趁早。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一天。</p><p class="ql-block">清明节最珍贵的意义,让我们在缅怀中找到了生命的来处,在感恩中坚定前行的方向。清明扫墓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孝道的延续,是对生命的敬重。我们通过追思过去,吸取家庭的精神力量,让孝亲敬长的美德,在时代岁月里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