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印象之二:文人沃土

石唯磐

<p class="ql-block">修水印象之二:文人沃土</p><p class="ql-block">修水,古称分宁、义宁,别看它地处偏远,这里却培育出不少读书人。据他们统计,在科举年代,修水县共有进士203人,举人510人。这可是了不得的成就!因为据悉,中国自科举取仕以来,总共产生了十万位进士。而江西籍进士有一万人。而从小小的修水县走出的进士就占到江西籍进士的2%。这是很骄人的成绩啊。</p><p class="ql-block">修水除了进士多,还有修水八贤,即:黄庭坚、徐禧、余玠、莫将、宋朝寅、祝彬、冷应徵、章鉴这八位贤人志士。以及近现代的“义宁陈氏五杰”。陈氏五杰指的是陈宝箴祖孙四代中五位杰出人士,他们是陈宝箴、陈宝箴儿子陈三立、陈三立的儿子陈衡恪和陈寅恪、陈三立的孙子陈封怀。</p><p class="ql-block">这些都足以说明修水是一个文人的沃土。而这都与得益于修水双井村黄氏家族。双井黄氏家族出了一位具有赫赫声名的黄庭坚。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但他的文学和书法造诣却到了可以和苏轼比肩的地步。诗词造诣上,世人将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书法造诣上,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京并称宋代书法四大家,即“苏、黄、米、蔡”。</p><p class="ql-block">双井黄氏家族是由黄庭坚的七世祖从今金华市迁徙到修水的。他家原本是来做官的,后来他游历了周边后,发现“可以避世,无若分宁(修水)者。”于是便在此定居了。而黄庭坚的曾祖父则开启了修水办学堂的风气。自那以后,历朝历代修水办起了许多学堂。修水读书人多,皆由此故。黄庭坚自己也说:“凡分宁仕家,学问之原,盖皆出于黄家。”双井黄氏家族也是了得,他们家族就出了48位进士。试问天下人家,这样的成就,几家能够?</p><p class="ql-block">如今,黄庭坚的出生地已经成为了修水县招牌的旅游景点。黄庭坚的故居和墓地,双井村那口双眼井以及双井村旧街道都焕然一新,它们都在向游人们讲述那遥远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黄庭坚塑像</p> <p class="ql-block">黄庭坚故居</p> <p class="ql-block">双井进士园</p> <p class="ql-block">修水首家书院</p> <p class="ql-block">双眼井</p> <p class="ql-block">双井村村口</p> <p class="ql-block">黄庭坚墓地</p> <p class="ql-block">修水县黄庭坚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濂溪书院为周敦颐所开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