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幽兰与古城的灵魂对白</p><p class="ql-block">——赏读润泽先生美文《兰香绍兴》有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任 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年前那个烟雨蒙蒙的清晨,当友人时任长业建设集团董事长的润泽先生,执伞立于青石码头相迎时,我和夫人尚不知此次绍兴之行将成为刻在记忆里的沉香。乌篷船咿呀摇过八字桥洞,船娘用吴侬软语哼着《采兰谣》,橹声与雨声里,整座古城正从兰香中苏醒。今日喜读润泽先生微信发来《绍兴日报》之《绍兴宣传》中,所载先生之《兰香绍兴》美文,那些斑驳的白墙黛瓦、氤氲的茶烟墨韵,竟在字里行间鲜活起来,仿佛西小河的涟漪又漫过了心头。</p> <p class="ql-block">在润泽先生的文字里,我触摸到绍兴最温润的筋骨。这座被三千六百座石桥编织的水城,骨子里浸润着兰的魂魄。晨雾未散时,兰渚山下的花农已弓着背穿梭在兰圃,他们用祖传的竹篾筛子筛土,以鉴湖水调制的兰泥滋养根茎。这些侍弄了半辈子兰草的老者常说:“养兰如养心,急不得。”正如兰亭鹅池畔的碑林,历经千年风雨才将墨香沁入石髓。王羲之当年在流觞曲水间挥毫时,可曾想到那管鼠须笔勾勒的不仅是《兰亭序》,更是整座城池的气韵?</p> <p class="ql-block">沿着润泽先生的笔触漫步,处处可见兰香织就的江南美学。沈园粉墙上的《钗头凤》,字痕里沉淀着陆游与唐婉的清气,那些未说尽的情愫,恰似幽兰绽放时不声不响的执着。咸亨酒店的柜台前,孔乙己蘸着黄酒写茴香豆的“茴”字,酒香混着兰香在木格窗棂间流转。最妙是夜泊瓜渚,见渔火点点如兰蕊初绽,突然懂得鲁迅先生为何说“故乡的夜,是含着兰香的墨”——原来乌篷船头那盏风灯,正照着千年文脉的暗香浮动。</p> <p class="ql-block">绍兴人的生命哲学,确如陈年花雕在陶坛中的修行。八字桥头的茶客,端着包浆温润的紫砂壶,能在雨打芭蕉声里品出兰的九重滋味;安昌古镇的酱园师傅,守着三十六道古法酿制酱油,说“急火攻不出真味”的神情,与兰农侍弄素心兰时如出一辙。这种含蓄的智慧,在越剧名伶指尖流转的水袖里化作云手,在黄酒开坛时蒸腾的雾气中凝成琥珀,最终沉淀为青石板上月光般的苔痕。</p> <p class="ql-block">站在书圣故里的墨池前,静悟润泽先生笔下的“灵魂对白”。兰亭的流觞曲水仍在潺潺,而数字时代的浪潮已漫过古城墙根。但见深巷里的年轻人将兰草种进文创咖啡馆的玻璃樽,老台门中的绣娘把兰花纹样绣上丝绸鼠标垫。当无人机载着兰花瓣掠过鉴湖水面,千年兰香正以新的姿态渗入砖缝——原来真正的文化传承,恰似空谷幽兰,不必喧哗自成风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搁笔时分,窗外月光渐明。恍惚又见那年别离绍兴,润泽先生赠送的一盆宋梅在站台上摇曳,新抽的兰花剑叶上露珠晶莹,映出整座古城的倒影。我倏忽吟出一首诗:“瑶池异草五福缘,羡艳春梅冠百年。一片丹心在兰渚,馨香谁知宋锦璇?”我终于明白,所谓“兰香绍兴”,原是千年岁月将文人风骨、匠人精神、市井烟火反复萃取,终酿成这盏令游子沉醉的文化黄酒。当现代文明的喧嚣撞击古城墙时,兰依然在庭院深处静静抽芽。它用翠叶上的露珠折射着千年智慧:生命的真谛不在张扬,而在于让灵魂的香气穿透时光,在无声处叩击人心。这是属于江南的生存美学,更是古老东方献给世界的沉香。</p> <p class="ql-block">我倚在《墨易斋》窗前,仰望深圳夜空中的满天星斗,举杯遥敬绍兴古城,但见月光漫过兰亭飞檐,将满城幽香织成一张温柔的水网,网住了每个过客的心魂。不由得我从心底发出一个声音:</p><p class="ql-block">你好,《兰香绍兴》的润泽先生!</p><p class="ql-block">你好,兰花馨染过的古老而新兴的城市一一绍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5日夜,写于深圳墨易斋】</p> <p class="ql-block">【附:润泽先生所作《兰香绍兴》】</p><p class="ql-block">绍兴,这座古城,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它以其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人驻足。而在绍兴的诸多韵味中,兰花的香气,似乎总能不经意间飘入游人的心扉,成为这座城市最细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兰花,以其清雅脱俗著称,被誉为“花中君子”。在绍兴,兰花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生活的态度。绍兴人爱兰,不仅爱它的花姿,更爱它那淡而不浓、幽而不显的香气。这种香气不张扬、不炫耀,却能在不经意间沁人心脾,让人久久难忘。漫步在绍兴的古街小巷,兰花的香气时而清晰、时而隐约,就像是一首悠扬的古曲,在耳边轻轻回响。这种香气,与绍兴的古桥、流水、乌篷船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水乡画卷。在这里,每一缕兰香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每一阵风都似乎能吹来历史的尘埃。绍兴的兰,不仅开在园林中,更开在人们的心中。在绍兴,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百姓,大都对兰花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他们种植兰花、观赏兰花,更以兰花为媒,交流情感,传承文化。兰花的香气,因此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人与自然的一种纽带。</p><p class="ql-block">兰香绍兴,不仅是对一种花香的描述,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赞美。在这里,兰花的香气与绍兴的历史、文化、人情味等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气息。这种气息,清新而不失深沉,淡雅而不失韵味,正如绍兴这座城市,古朴而不失活力,静谧而不失繁华。</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绍兴的灯火渐渐亮起,兰花的香气似乎也变得更加浓郁。在这香气中,人们仿佛能听到古人的吟咏,看到历史的流转,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兰香绍兴,不仅是一种感官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里,每一次呼吸,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每一次驻足,都是一次与文化的邂逅。</p><p class="ql-block">【原载《绍兴日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