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诚【拙作雅评】第七集《风雅存珠》第八十四期制作 吴志诚

洧阳野父吴志诚

<p class="ql-block">请各位方家临赏【拙作雅评】第七集,并欢迎大家对拙作评析!</p> <p class="ql-block">西江月·过金沙江</p><p class="ql-block">虎旅金沙巧渡,丰碑矗立人间。英雄浴血解民悬。换得江山巨变。极目滔滔逝水,遥思创业艰难。感伤墨吏负英贤。吮尽苍生血汗。</p><p class="ql-block">王治平先生【赏评】</p><p class="ql-block">《西江月·过金沙江》</p><p class="ql-block"> 以金沙江为背景,深情回顾了历史上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英雄的缅怀和对现实的感慨。上片聚焦英雄功绩,以‌史诗笔法‌讴歌英雄壮举。主要描绘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壮举以及这一胜利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首句“‌虎旅金沙巧渡”以“虎旅”形容红军战士的英勇与威猛,他们如同猛虎一般,势不可挡。而“金沙巧渡”则是对红军巧渡金沙江这一壮举的简洁而生动的描绘。这句诗描绘了红军战士如同猛虎一般,勇敢地渡过金沙江的场景。整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地点,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形象。“虎旅”典出《尚书·牧誓》“如虎如貔”,此处借喻红军精锐之师;“巧渡”实指1935年5月红军以7只木船7昼夜秘密渡江的战术奇迹。‌“‌丰碑矗立人间”句强调了红军胜利的历史意义。丰碑象征着红军的英勇与牺牲,它永远矗立在人间,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激励的力量。这句诗是对红军战士英勇事迹的赞美和纪念。其中,“丰碑”既指云南禄劝县金沙江渡江纪念碑的物质实体,更隐喻革命记忆通过公共空间实现代际传承。‌象征着红军战士的英勇形象和伟大精神,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矗立人间”则强调了这种精神的永恒和不可磨灭。“‌英雄浴血解民悬”句以“英雄浴血”形容红军战士的英勇牺牲,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解民悬”则是对这一胜利结果的简洁而深刻的概括。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红军战士为了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不惜浴血奋战的场景。其中,“英雄”指的是红军战士,“浴血”形容了战斗的惨烈和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解民悬”化用《孟子·公孙丑》“民之悦之,犹解倒悬”,将传统民本思想置换为无产阶级革命话语。‌指红军战士通过战斗,解救了人民于危难之中。“‌换得江山巨变”句以“换得”强调牺牲与成果的因果关系,表示红军战士的英勇奋斗换来了巨大的变革。“‌江山巨变”指国家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军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呼应“新民主主义革命”对旧社会的颠覆性改造。‌进一步强调了红军胜利的历史意义。他们的英勇牺牲换来了中国的巨变,使中国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中国。下片则转入历史反思,以‌讽喻笔触‌针砭时弊,抒发对创业艰难的感慨以及对墨吏的批判。“极目滔滔逝水”句,“极目”,放眼远望,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感慨;“‌滔滔逝水”,用滔滔江水比喻流逝的岁月。江水不停地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诗人站在金沙江畔,望着滔滔的江水,不禁感慨万千。“‌遥思创业艰难”句,“遥思”,远远地回想,表达了对革命先辈们创业历程的深情回顾和缅怀;“‌创业艰难”强调了革命道路的艰辛和不易。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诗人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过去的革命岁月,以及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他深深地怀念那些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感伤墨吏负英贤”句,“感伤”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一些背叛革命、辜负英雄人物期望的人的强烈谴责和悲痛之情;“‌墨吏”,指那些贪污腐败、背叛革命的官员。他们如同贪婪的墨吏,玷污了革命的名誉和英雄的血汗。该句是诗人对贪官污吏的强烈批判。他痛恨那些辜负英雄贤士的贪官污吏,他们如同吸血鬼一样,吮尽了苍生的血汗。“‌吮尽苍生血汗”句,“吮尽”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墨吏贪婪无耻、榨取人民血汗的行为;“‌苍生血汗”指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付出。这些墨吏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该句进一步强调了墨吏的罪恶。他们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不仅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更败坏了社会的风气。他们的行为如同吸血鬼一样,吮尽了苍生的血汗。基于以上品读可知,《西江月·过金沙江》以革命历史为经、现实批判为纬,是一首充满历史韵味与人文情怀的佳作。它通过对金沙江畔革命历史的深情回顾与感慨抒发,展现了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怀念以及对历史不公的深刻批判与反思。同时,这首词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与启示,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与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吴志诚</p><p class="ql-block">西江月·春晴</p><p class="ql-block">久雨云收岭上,初晴日放花田。莺啼燕舞蝶翩翻。次第群芳竞绽。</p><p class="ql-block">露挂蘅芜碧草,香弥柳岸霞天。春魂撷取入诗篇。顿释乡愁一片。</p><p class="ql-block">赵建彬先生转发的赏析</p><p class="ql-block">Deepseek《西江月·春晴》赏析</p><p class="ql-block">这首词以细腻笔触捕捉雨后初霁的春日生机,通过动静相生的意象组合,构建出明丽婉转的审美空间。全篇以"云收岭上"与"日放花田"的天地开阖起笔,形成极具张力的视觉对仗。"莺啼燕舞蝶翩翻"三连动态意象的叠加,将听觉的婉转、视觉的翩跹与空间的跃动融为一体,辅以"次第"二字点染出群芳绽放的时序美。下阕"露挂蘅芜"的垂露意象与"香弥柳岸"的氤氲气息形成质感对比,草叶的凝碧与霞天的绯红构成冷暖色调的碰撞,使春景呈现出多层次的感官维度。结句"春魂撷取入诗篇"以诗性思维完成自然物象向精神意象的转化,"顿释"二字既呼应上阕的"久雨"压抑,又暗示艺术创作对乡愁的超越性消解,在审美观照中实现情感的升华。全词炼字精准,"收""放"二字暗含天地气象的流转,"撷取"则赋予春天以可触可感的物质性,展现出古典词章"以景运情"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