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这个筐

向楠的世界

<p class="ql-block">  拜读前《燕赵都市报》总编、河北省作协副主席刘江滨的文论集《且听穿林打叶声》,其中一篇《网络小说的江湖规矩》——兼评长篇小说《首席医官》,读来感触颇深。</p><p class="ql-block"> 文章作于8年前的2017年(原载《长城文论丛刊》2017年第2期)。</p><p class="ql-block"> 提到网络小说,不得不提两个标志性事件。</p><p class="ql-block"> 1998年3月,在台湾成功大学读博士的蔡智恒,在学校网站上连载了一部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写了个“痞子蔡”与“轻舞飞扬”的网恋故事,一夜间风靡华语世界,后被改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各类形式艺术作品,更火爆一时。尽管之前也有网络小说散见于网络,但后来该小说仍被学术界视为“中文网络文学的开山之作”。</p><p class="ql-block"> 1997年12月,一家定位于“生活·感受·随想”的中文网站“榕树下”横空出世,由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曾任职于洛杉矶警察局的美籍华人朱威廉投资创建,后来红遍天下的作家韩寒、安妮宝贝、宁财神等均出自该平台。尽管“榕树下”的影响力在1999年后才扩大,但1998年因其作品与平台的交汇被广泛认可为起点。</p><p class="ql-block"> 我还在“榕树下”注册过一个网名,是“流浪的老猫”还是“流浪的黑猫”我都不记得了,连密码一并遗忘,反正后来死活登录不上去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刘江滨2017年写书评时,网络小说兴起已久,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并未由盛转衰反而越发兴旺,各种类型的网络小说玄幻、穿越、悬疑、惊悚霸网,甚至成为影视剧选题的重要载体。读者和观众居然也不审美疲劳,反而乐在其中,欲罢不能。文章即以《首席医官》为例剖析了彼时网络文学的特点——放在现在也通用。</p><p class="ql-block"> 《首席医官》长达13卷,400多万字。主人公曾毅毕业于医科大学,信奉“中医医人,大医医国”的信条,从开诊所的个体户到体制内官员,不到30岁就一路过关斩将升到了副厅。</p><p class="ql-block"> 文章总结了网络文学的三个特点:</p><p class="ql-block"> 其一,人物形象全能超。即天赋异禀,能力超强,无所不能。</p><p class="ql-block"> 其二,主人公要年轻,曾毅出场时24岁,最后也不超过30岁,这位在常人眼中“年轻的不像话”的人物,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其三,篇幅要长。这除了“让读者沉溺在作者虚拟的世界里,五迷三道,最好一辈子不出来”,还有商业的需求,“按字数付酬,当然是越长越好”。</p><p class="ql-block"> 读完书评,我真佩服刘江滨有耐心看完这么长的小说,还居然是纸质书,作为知名媒体总编和前大学教授,读书必须是看家功夫呀,咱看个5卷本的《天龙八部》都只读到第3卷——也可能源于买的盗版,通篇错别字,我想看的是热血江湖,而不是给人当校对工。日本最长的小说《源氏物语》原版不到百万字,被丰子恺老先生翻译过来后也不过70万字,30多年前我真是咬着牙读了好几次才读完,从此望而却步,后来是卖给了二手书店还是束之高阁都不得而知了。</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网络小说仍势头不减,质量却参差不齐,反正网络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借由互联网而诞生的多种文艺形态从小说到网剧、短视频,不管形式如何变,内核其实一直没变。我常收到大数据推送的短视频,主人公不是霸道总裁就是富家千金,里面也有穷人,要么是霸道总裁失散的亲妈,要么就是富家千金的干爹,故事乍一看曲里曲折,但用脚丫子也能想出结局。情节相似,内容雷同,颇有点像我们讽刺韩剧的标配三宝“车祸、失忆、治不好”。我刚开始还看三五眼,后来基本直接叉掉。</p><p class="ql-block"> 我一位当警官的朋友就专写网络小说,故事背景不是墓地就是火葬场,听听这名字《火葬场女工日记》《守墓手札》,我便常开玩笑问他“咋就走不出坟堆了?”</p><p class="ql-block"> 玩笑之余也特佩服他和一众网络作家超大的脑容量和清奇的脑回路。灵感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咱绞尽脑汁写个百八十字,人家动辄百万千万字。</p><p class="ql-block">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网络最深处。</p><p class="ql-block">​ 刘江滨先生一向擅长写散文,他的散文集我妈也读过两本,《地上的云朵》《梨子挂满山崖》,评价总是“好看”。我正犹豫着这本《且听穿林打叶声》要不要也给老妈看呢?她从不上网,自然也不懂什么是网络小说,却在很多年前跟我走过一趟江湖,《我劝老妈见网友》一文可证。</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该书荣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p> <p class="ql-block">  刘江滨参加新书发布会。</p><p class="ql-block"> 图中右一为河北省作协主席刘建东,右二为金话筒获得者纪青云,左一为作家武小森,左二为刘江滨。</p><p class="ql-block"> 该书2023年10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