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雪

安平

<p class="ql-block">昵称/安平</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107913202</p> <p class="ql-block">  不知怎地,这几年老盼着冬天下雪。可越是这样,老天就是不随人愿,吝啬的让人找不着感觉,每年的冬天只是象征性地下了少许,甚至于有下得雪都盖不住地皮。每每看天气预报,说是东北、西北降大雪甚至是暴雪,自己心中却有一点莫名的失落,所以说,雪过后,留下的不是白雪皑皑,而是扫兴和怅惘了。没办法,只有在记忆里回想童年时冬天下雪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那时的冬天远比现在冷得多,雪也下得多,下得大。有时一下就是几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别有一番风景。下雪前,感觉不到冷,天是那样的昏暗,灰蒙蒙的,这时,常听人说,这是在“温雪”呢。而农村更是如此,一进腊月,北风呼啸,下雪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p> <p class="ql-block">  冬日的农村,四下里很静,甚至能听到雪落的声音。这时,隔着窗子望着窗外的雪,很有情趣,或是喝上热茶,久久沉思……也算得上一种享受吧。当然,此时如果与三、四好友饮酒,气氛一定很融洽,“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不是很好的写照吗?更有趣的是夜里下雪,灯光下,雪花漫飞,不由让人触景生情。不一会儿,地上、房上、树上……全白了,仿佛一下子进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有时,夜里下雪自己不知道,等到天亮醒时顿发觉屋子里通亮,“下雪了”三个字便脱口而出,而耳边正传来父母早起扫雪的声音,赶紧穿衣服起来,小院子的雪已被父母清扫过去了,四下很静,偶尔有几只麻雀在扫过的空地上觅食,抬头四望,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记得小学时学过一首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风雪夜归人,单这五个字,就使人回味良久。此时,脑子飞快的闪现出许多与雪有关的文字:“独钓寒江雪”、“梅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当然,在今天看来,能有这么感觉真是太奢侈了。因为豫东平原有好多年没有真正下过大雪了。每到冬季,心中不由有一种期盼,何时能“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可能,在有些人看来,有点不以为然,似乎我的想法太幼稚了。也许他没有对雪的这一难以割的感情,或许有人说,下雪有什么好?其实也是这样,不过,大凡从农村出来的人,都有对雪的依恋。“瑞雪兆丰年”,这是一种朴素的挚爱吧。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里的我,很喜欢下雪,因为如果雪下得大,就不用上学了,还能和小伙伴一起跑着玩。说真的,小时候上学,离家也远,条件也很艰苦,所以,每逢天气不好,低年级的都要放假几天,现在想来,小孩子的想法就是天真,也很单纯。农村生活很简单,小孩子玩的却不少,那时天冷,地能冻裂,池塘的冰很厚,甚至冻实,小孩子都乐意在天然的滑冰场滑冰,当然,家人是不允许的,不放心。而一到下雪,我会更高兴了,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这时,我就会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照着故事情节,在雪地上扫出一快空地,用绳子系好短木棒,把筛子支起来,地面上散些杂食,静心地等候小鸟入筛……玩起来就忘记了寒冷,忘记了烦恼。响亮的笑声、喧闹声,很远就能听见,当然快乐要付出代价的,脸冻得通红,手脚冻得冰凉,棉鞋也湿了,回到家,少不了挨骂,但是心里却很兴奋。现在想起来,还是念念不忘童年的下雪天,那时候的雪很大,有时能把树枝都压断,房顶上的雪有一丈多厚,有时半个多月还化不完。走在雪地里,咯吱咯吱的响,心里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我想,这种感觉只有在厚厚的雪地走才有。而那深深的脚印,也是感觉的那样的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如果有兴致,踏雪寻梅,则更有诗样的浪漫。话又说回来了,下雪的另一种感觉就是冷,几场大雪过后,农村集市上便冷冷清清的,少了以往的热闹,做买卖的很少,买菜的不多,天冷路滑。偶尔卖豆腐的吆喝声远远的传来,打破了雪后的宁静。说到这,不由得想起了王维的:“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咏雪佳作,并不过誉。哦,只有独自在诗句里慢慢寻觅心中的雪,满足心中的不平。</p> <p class="ql-block">  唉,算了,还是在梦中静听雪落的声音吧!梦中的雪花,早已飘荡的昨日的心田,那样的轻,那样的远,模糊了树林,模糊了村庄,模糊了身影,模糊了双眼,呵,我多彩的童年,也被深埋在雪下边黑夜,黄昏的灯光下,雪落无声,一片寂然,仿佛要把这沉闷的思绪打乱,呵,这就是我纯真的梦幻,如今却远离了我的视线,再看不见,那熟悉的脸……梦中的雪花,早已飘荡在昨日的心田,远去的你,是否听到,我深情的呼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