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户掠影

希奥慈恩(2723495)

“2024一人游关西”之六<div><br></div><div> 9月30日,“2024一人游关西”的最后一个游览日。对于这一天的日程,头一天晚上还是举棋未定。一是可以在大阪再玩一天。毕竟这是日本第二大城市,可玩的地方还不少;一是去神户。最终还是选择了神户,一来神户离大阪很近,坐火车大约30分钟;二来神户也有不错的旅游景点;三是(重点)可以品尝正宗的神户和牛。</div><div> 当然,东京、京都、大阪都有烹饪神户和牛的餐馆,甚至美国、中国都有同样的餐馆,但就如同吃火锅必须去重庆、尝烤鸭首选全聚德一样,品尝神户和牛,那就肯定要去神户了。</div><div> 从火车站出来,就看到这一幢高楼。我感觉神户的中心城区不大、高楼也不多,而且很多景点就在市中心,大都在步行半小时的半径以内。 </div> 神户街景之一,建筑挺有特色。 路边公寓楼,小巧玲珑。 一队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过公路。我以前看到过,日本的小孩子,不论是幼儿园的还是小学的,不论是一队还是一个,他们过马路时都会举着手,看来是从小培养的习惯。 生田神社位于神户市中心,面积不大但历史悠久。<div> 神户生田神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距今已有约1800年的历史。据《日本书纪》记载,生田神社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其创建时间比著名的伊势神宫还要早。生田神社不仅是神户地区的精神象征,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在古代日本,神社周边往往会形成集市和村落,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神户的形成和发展也与生田神社有着密切的关系。</div><div> 神户这个城市的名称,也与生田神社密切相关。“神户”(Kobe)一词源自古代日语,意为“神明的门户”或“神明的领地”。在古代,神社周围的土地被视为神明的领地,负责管理和维护这些土地的人被称为“神户”。生田神社作为神户地区的守护神社,历史悠久,影响力深远。神社的存在使得周边地区被称为“神户”,逐渐演变为城市的名称。(以上资料来自网络。)</div> 生田神社的大门楼,上面有“生田宫”三个大字。 生田神社大殿。游客不能进去,只能在大殿外参观或祭拜。 大殿一旁有信众捐建的千鸟居,制式和规模都不大。 第二站:北野异人馆。<div> 北野异人馆是神户的旅游名片,也是网红打卡地。从生田神社出发,步行大约20分钟。</div><div> 北野异人馆是神户的著名景点,这里保存着众多明治维新后建造的西洋风格建筑,是神户最具异国情调的地方之一。 </div><div> 1858年,日本与美国、英国、荷兰、法国等国签订安政五国条约,决定开放函馆、神奈川、长崎、新潟及兵库(神户)五个港口。1868年神户港正式开港,北野町及其周边成为外国人居留地。英国建筑师J·W·Hart负责设计了整个外国人居留地,精心规划了街道、人行道、绿化等,使其成为一条极具西洋气息的街道。 </div><div> 北野异人馆现存约30栋依然保持着当年风貌的西洋建筑,其中16栋对外开放。这些建筑融合了西方和日本元素,风格多样,包括维多利亚式、哥特式和殖民地风格。(以上资料来自网络。)</div> 街景之一。 这是当地的一间“星巴克”咖啡馆,可能是最有特色的“星巴克”之一,也是网红地。 北野异人馆是一个相当大的街区,几百栋历史建筑中开放参观的有大概十多处,且都要收取门票。也有套票,但是我没有时间一一参观,于是只有单次购票。这一天在神户,我花的门票钱是两次日本游最多的一次,而主要就花在北野异人馆。 这是原英国领事馆。 这所“鱼鳞之家”因外墙使用约3000块天然板岩瓦片打造出宛如鱼鳞般的外观而得名,馆内有古董家具和瓷器,俯瞰北野区的视野极佳。这也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公馆之一。 馆内陈列,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是英国馆。小小的院内停着一辆几十年前的劳斯莱斯,两个中国女孩在挑选出租的衣物,以拍出复古风格的照片。 庭院一角。 小憩。 馆内陈列。这一间有点中西结合啊! 典型的西洋风格。 一百多年前的厨房。 书房。 卧室。床上的北极熊熊皮是真的。 收藏品之一。 收藏品之一。 这个房间再现了“福尔摩斯侦探案”中的一个场景。 作为柯迷(柯南道尔),当然要留下点纪念。 这是原“中国领事馆”内的陈列。 这是其它一些展览馆的陈列品,不一一说明了。 中午,回到神户市区。 神户街景之一。 神户步行街。 到神户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品尝正宗的神户和牛。在谷歌上查到一家,就在市中心,网评在前三,但是需要预约。我不懂日语,英语也烂,预约无门,只有到店铺去碰碰运气。<div> 还好,我运气不错。我向前台说明情况,看能不能未预约就餐。前台小妹翻看了一下预约单,又咨询了一下厨师长,然后给我说,可以就餐,但要一个半小时以后。</div><div> 这是在这家餐馆前的留影。</div> 餐馆的宣传牌上有神户和牛各个部位肉质的介绍。 餐馆很小,仅有一圈吧台。吧台也是操作台,厨师在里面烹饪,顾客在外面观赏、就餐。整个餐馆不到十个座位,所以怪不得需要预约。 终于轮到我坐到吧台前了。 这是这家餐馆的菜单。神户和牛不同的部位不同的价格,很合理,但确实很贵!我想,难得品尝一次,当然就要最好的,但不一定要最贵的,于是就点了那份最好的雪花牛肉,但只有90克,总价18480日元的套餐。(所有的都是套餐,菜单上的克数只是牛肉的重量。)将近1000元人民币啊!还是有点肉疼。 就是这位厨师为我烹饪。每个厨师只面对两个客人服务。 开胃汤。 这就是我点的90克神户和牛的雪花牛肉。 被分割成小块。 烹饪的方式是煎。厨师问我要几分熟,我回答:三分。和牛就要吃嫩,煎老了就没意思了。 套餐配的蔬菜。 蔬菜也是煎。这种烹饪方式除了盐和胡椒,就没有其它的调料了,主打的就是突出食材的原汁原味。 一小盘沙拉。这上面倒是浇了一点沙拉酱。 吃到一半,想起来拍个照。不得不说,虽然价格昂贵,但神户和牛,名不虚传;入口即化,鲜美无比。确实是一次味蕾惊艳的美食享受。<div> 我本以为,神户和牛也许算是肉类食材的皇冠明珠了,谁知半个月后,我在宁夏银川品尝到“冰煮”滩羊羊羔肉后,惊为至味!其鲜嫩细腻,与神户和牛相比不遑多让,而价格不到后者的十分之一!真让人惊叹而惋惜。</div> 餐后,餐馆还送给每位客人一份牛肉品质的证书,上面详细记载了这头神户和牛的父母谱系(说明是正宗和牛)、出生时间、饲养地点、饲养周期、宰杀时的身高体重,以及这份牛肉具体取自是哪个部位。这种营销方式,让人感叹。 下午,首先去了神户的唐人街。<div> 神户唐人街,也称南京町,是日本三大唐人街之一。南京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8年神户港开港。当时,中国(清朝)尚未与日本签订通商条约,中国人不能居住在外国人居留地,因此移居到居留地西侧地区的华侨开设杂货店和餐馆谋生,这就是南京町的起源。在神户唐人街形成初期,许多早期的中国移民来自南京地区。这些移民在神户定居后,带来了南京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因此当地逐渐形成了以南京命名的区域。</div> 唐人街街景。 位于南京町中心的南京町广场是绝佳的留影景点,屹立于中央双层亭子的红柱龙顶散发着华夏风情。亭子前方有“财财(童男)”、“来来(童女)”二位财神,据说触摸可以获得幸福。 南京町是一个美食天堂,这里汇聚了各种地道的中国美食,包括广东料理和福建料理。当然也有神户和牛。 南京町东侧入口处的“长安门”竣工于1985年。这座门楼使用的是中国允许向外国出口的第一块汉白玉(大理石),上面雕刻有无数的龙纹和云纹,庄严而又肃穆。 南京町西面的“西安门”。 神户也是一个著名的海港,那里有一个“美利坚公园”。名字有点怪,名气有点大。也不远,步行过去十来分钟。 海港看起来还是颇有现代化气息。 神户港塔是一座高108米的观光塔,游客可以登塔俯瞰神户市区和港口的全景。 说是一个“公园”,实际上没有多少我觉得是公园的景色,基本上就是港口附近一大片空地。<div> 后来我才知道,之所以叫“美利坚公园”,是因为很早以前附近曾建有美国领事馆,因此该地区的码头被称为“美利坚码头”,在这里修筑的防波堤被叫做“美利坚防波堤”。1987年,为了纪念神户开港120周年,人们将美利坚防波堤填平改建为临海公园,并沿用了“美利坚”这一名称。</div> 公园的主要景色。 傍晚,返回大阪。晚上,酒店附近的街头。 晚餐,一杯啤酒、一份超市买的日本料理,为我“2024一人游关西”之行划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