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代赏石界的希望在于自己 </p><p class="ql-block">襄阳王学超/文 </p><p class="ql-block"> 赏石界的希望,这个论题,远看轻松,近看沉重。当初进入,就是冲着一个希望,雅玩、交流,就像枯燥里吹进一股清新的风,趣味无穷,兴过今儿,盼明儿,玩的心跳,梦中笑醒。石人脑子简单呀,只晓得取乐,真诚,感受艺术。有人说,石界雅洁,让人敬重,也自重。 </p><p class="ql-block"> 回顾来路,其初衷是兴趣,石者之间本是轻松话。而当赚钱成为主旨后,石人谈论多是财话。当求财与文化联姻,就冒出了许多神话。神话泛滥成灾时,说者走火入魔,听者就只当它是废话了。 </p><p class="ql-block"> 如今,钱是大爷。一个石商说过,什么高不高雅,忽悠不到钱,文化抵个球用!在市场引导下,如今石圈儿仿佛扣进一口染缸。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p><p class="ql-block"> “鬼话”迷人,上当的就多,继而后悔的人多。口碑负面化,导致业界声誉受损,使潜在的赏石后备队因疑虑而裹足不前,购买资源外流。拥石人嘴巴大,口袋瘪,石头购不起,流不动,这是好现象么? </p><p class="ql-block"> 笔者不敢妄言石界“己病",但敢言“有病”。且看:</p><p class="ql-block"> 一一石友之“面子”。赏石组织遍地开花,拉点关系即可任职。职务不要编制,名片自印不限。退休官员领衔的,自称官方。省协的叫省领导,市协的叫市领导,石人这长那长互称,反正大吹大擂,不上税也不点破,背后却不以为然。 </p><p class="ql-block"> 一一石友之“见识”。古代石人虽也发烧,但缺少大众参与,发酵不充分。如今交流广,见识多,转发的尽是段子,收获的都是点赞,推出的必称绝品,动辄上万、十万,哎哟! 如石圣复醒,会自叹不如。 </p><p class="ql-block"> 一一石友之“财富”。抱着异样希望,淘了多少漏,屋里屋外,到处是石的炫耀。偶尔蒙出一个高价,便是放不下的旗杆,一浪高一浪的预期,推人及已,感觉自己是富翁,却守着一堆独一无二的石头,就着开水啃干馍,拥有的是虚财。 </p><p class="ql-block"> 一一石友之“人脉”。为混个脸儿熟,进庙就烧香。收名片一把,加微友一圈,凑合影一夹子。你指望我来,我指望你,到了跟前套路起 。<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阿睹物插足,</span>既使石友遍天下,到头知音有几人。 </p><p class="ql-block"> 以上诸态,得治。 </p><p class="ql-block"> 常逛市场你会发现,有发烧友露面,便有灌迷汤跟进,凭你奸似鬼,吃了老娘洗脚水。招客流程,先用水抹布将石擦擦,清清爽爽;又拿电筒朝石头照照,有光透过来;再把石头朝玻璃上一划,吱的一道印儿;最后用小石敲敲大石,脆嘣儿响。这一套下来,心就要动了。 </p><p class="ql-block"> 说辞1:这个精品,别人谁谁谁,给过我多少多少,我都没卖;说辞2,我这个石头,如果拿到哪哪,价位至少翻倍;说辞3,某人一块石卖给了外地,与我这块相比,他差的太远了。说辞4:能找出一模一样的吗?过了这村没那个店,别吃后悔药。 </p><p class="ql-block"> 新手只要冷静,应该有一定鉴别力。但初始的冲动和占有欲,使其不能自制。他们被引进封闭小圈,温水煮青蛙,烧得团团转,神神道道便成了交。待挨过宰,时间长了才醒悟。</p><p class="ql-block"> 到那时,部分人有苦难言,觉得本来是玩石头,却被石头玩了,从此对石头失去兴趣。另一部分,则由被忽悠变成忽悠者。因为上的当多了,要挽回损失,顺势把卖拐当成新门道。 </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艺术品不是刚需,受众面本来有限。而观赏石与书画,花卉,玉器相比,参与面更狭窄、属于冷门。</p><p class="ql-block"> 赏石界的希望,首先在于营造正常氛围。不管高端,还是低端奇石,价值都要符合人们长远期评,物有所值,这样才可持续,连绵不绝地拓宽爱好面。 受众面扩大了,才能从整体上扩充,前有人领,后有人跟,形成开放式良性循环。有大众源源不断进入,观赏石交流的大局面就活了。 </p><p class="ql-block"> 拓宽受众面,必须回归于赏石初心,突出精神价值,彰显赏石文化艺术属性。奇石的功能是赏玩而不是炒作,她是净化心灵的工具,石者应坚守操行不应浮燥。</p><p class="ql-block"> 做石头生意,有水快流、有利就交。按说,石头可以谋生、能够投资,这无可厚非。养家糊口,乃人间正理。但要讲规则,取乎道,减一丝暴富之心,制约无止境滥欲,少一点云天雾地,多一些实实在在。义者,利之和也,把握好方向,每人在其中都会长远受惠。 </p><p class="ql-block"> 任何事,都是人在做,天在看。赏石界真正的希望,寄托在赏石人自己身上。有人抱怨政府,抱怨什么?怎么支持?自己没成熟么?不需要太多炫目理论,也不必空泛罗列,赏石者初心回归,赏石界乱象澄清,是当代大多数石人的呼喚。</p><p class="ql-block"> 赏石,是一个充满魅力、充满希望的事业。我们讨论她,不是她没有希望了,而是试图以善意的"吹毛求疵",预防于未然,以抱团取暖,把当代赏石的希望之光,擦亮,再擦亮。 </p><p class="ql-block">(此文2020年刋登于专业杂志。石界时弊,如同皇帝之新衣,聪明人不点破。吾等老天真,口无遮拦。虽尖锐点,本意为治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