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展厅的刹那,件件展品在射灯下流转暗金光泽,恍若穿越时空甬道。法老金棺的彩绘纹样仍泛着青金石与孔雀石的幽光,棺内残留的亚麻布折痕仿佛封印着未散的魂灵。莎草纸上《亡灵书》的象形文字在玻璃展柜里蜿蜒,与头顶投影的尼罗星河遥相呼应。最震撼的是某具贵族木乃伊的CT透视图——被树脂浸透的血管网络如同琥珀中的银河,颅腔内残留的松脂结晶在断层扫描中闪烁,恍若人类对永生的执念凝成的星尘。当展厅背景音里的古埃及竖琴声渐弱时,突然惊觉那些被精心保存的遗骸,不过是时间长河里最苍凉的浪漫主义。</span></p>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巨幅石塑。 整个大展共分设三个馆,这是其中之一。 第26王朝(公园前664~前525年)出土的复活的奥赛里斯像,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1901年~1905年间于卡纳克出土的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图特莫斯三世塑像,收藏于索哈杰省博物馆。 代尔·哈巴里出土的哈特谢普苏特跪像,第18王朝(公元前1550~1295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舍本索普度特坐像第22王朝(公元前945年~715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内花絮片。 包金朱鹭像,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年~332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内花絮片。 镀金木乃伊面具,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332年~395年),收藏于赫尔格达博物馆。 男性木乃伊肖像,托勒蜜埃及时期(公元前332年~30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金字塔形牌,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年~1069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镀金面具,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332年~395年),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佩德阿蒙的彩绘人形棺,第21王朝(公元前1069年~945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双蛇狮鹫饰板,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332年~395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阿蒙祭司的墓葬纸草,后期埃及(公元公元前664年~332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1962年2月由埃及探险学会于拉迪姆发掘出土的牛犊卧像,托勒蜜埃及时期(公元前332年~前30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彩绘木制鹰头人形棺模型,后期埃及(公元前664~332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木盒中是猫木乃伊,后期埃及(公元前664~332年),出土于萨卡拉考古遗址。 博物馆内花絮片,猫在古埃及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具有极高的宗教和文化地位。 博物馆内花絮片。 博物馆内花絮片,小朋友精神关注地在观摩之中。 一具萨卡拉斯泰特祭祀区出土年轻女性木乃伊的X射线图像。 博物馆内花絮片。 文明大展的分馆之一。 阿蒙神头像,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年~1290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泰伊王后站像,第18王朝 (公元前1550年~1295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纳芙蒂蒂头像,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年~1295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卢克索出土的图坦卡蒙巨像,被埃耶和赫伦布挪用,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年~1295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科普托斯神庙出土的拉美西斯二世于二神像,第19王朝(公元前1295年~1069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二楼咖啡厅,有可吃的“金字塔”。 文明大展的分馆之一。 博物馆内花絮片。 <p class="ql-block"> 走出展厅的瞬间,仿佛听见古埃及竖琴的余韵裹着量子计算机的电流声,在黑暗里生成新的星座。原来真正不朽的,从来不是挣脱时间的遗骸,而是所有绝望保存姿态中,那份向虚空投射温柔的偏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