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又称宣圣庙、孔庙,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城关镇西北隅村,约6500平方米,为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理事成员单位。</p><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是祭孔的场所,是蓟州儒学(学宫、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蓟县文庙由棂星门、登瀛桥、戟门、东西庑,大成殿及乡贤祠和名宦祠组成。蓟州文庙月台西侧有金正隆元年(1156年)《渔阳重修宣圣庙学记》碑和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修蓟州学宫碑记》碑2通。</p><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是天津最早的“学宫”,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历史更迭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庙经过修建、保护,具有城市不同发展时期的气息,记录着城市传统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始建于唐代,历经元、明、清修缮,现存多为清代建筑。民国二十五年修饰,2006年恢复原貌,是祭祀孔子和儒学研究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位于天津市蓟州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建筑,始建于唐代,历经元、明、清多个朝代的修复,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p><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蓟州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历史发展</p><p class="ql-block">时期 事件</p><p class="ql-block">唐代起源 蓟州文庙始建于唐代,是天津最早的“学宫”。</p><p class="ql-block">历代修缮 在金天会间、金正隆元年(1156年)、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成化十年(1474年)、明嘉靖元年(1522年)、清代等多个时期,文庙都进行了修缮。</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文庙的正殿两庑大门被修饰并勒石立碑。</p><p class="ql-block">现代保护 2006年,蓟县人民政府对文庙进行了修缮,恢复了其原貌。</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渔阳重修宣圣庙学记》载:“观其基址,乃知自唐,亦即有是”。蓟州文庙始建于唐,金天会间知州高遹、金正隆元年(1156年)渔阳知县史享吉,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成化十年(1474年)知州汪溥守备马瑄、明嘉靖元年(1522年)知州王璲、清代知州于际清、胡国佐、陈廷柏、董廷恩、张朝琮、梁肯堂、赵锡蒲等屡次修葺。</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正殿两庑大门加以修饰并勒石立碑。自此以后,蓟州文庙成为蓟县简师、县立第一完全小学、蓟县城关小学等教育办学的场所。</p><p class="ql-block">2006年,蓟县人民政府对文庙尚存建筑进行修缮。剔除棂星门的水泥包皮,恢复原貌。安装登瀛桥石栏杆、栏板,改造戟门,恢复戟门两侧的乡贤祠和名宦祠,名宦祠内西墙上镶明万历年间张茂才摹赵子昂书《醉翁亭记》碑。更换门窗和大成殿前月台栏杆。</p> <p class="ql-block">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又称宣圣庙、孔庙,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蓟州文庙是祭孔的场所,是蓟州儒学(学宫、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蓟县文庙由棂星门、登瀛桥、戟门、东西庑,大成殿及乡贤祠和名宦祠组成。</p> <p class="ql-block">历史发展</p><p class="ql-block">时期 事件</p><p class="ql-block">唐代起源 蓟州文庙始建于唐代,是天津最早的“学宫”。</p><p class="ql-block">历代修缮 在金天会间、金正隆元年(1156年)、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成化十年(1474年)、明嘉靖元年(1522年)、清代等多个时期,文庙都进行了修缮。</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文庙的正殿两庑大门被修饰并勒石立碑。</p><p class="ql-block">现代保护 2006年,蓟县人民政府对文庙进行了修缮,恢复了其原貌。</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研究古代建筑和教育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历代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都曾为文庙题写匾额,如“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等,彰显了文庙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的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建筑格局为四合院形式,主要建筑包括棂星门、登瀛桥、戟门、大成殿、乡贤祠和名宦祠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又称宣圣庙或孔庙,位于天津市蓟州区,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群。其建筑格局独特,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整体布局为四合院形式。</p><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建筑名称 描述</p><p class="ql-block">棂星门 作为文庙的入口,棂星门采用四柱三门的设计,石柱为方形通天柱,正门楣刻有“棂星门”字样。</p><p class="ql-block">登瀛桥 位于棂星门和戟门之间,泮池上建有三座单孔拱桥,名为“登瀛桥”。</p><p class="ql-block">戟门 面阔三间,分心三柱,用五檩,顶作硬山,屋面布筒瓦。</p><p class="ql-block">大成殿 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前出廊用七檩,顶作硬山,正脊饰兽。殿内供奉着孔子像及四大弟子颜回、曾参、孔伋和孟子的塑像。</p><p class="ql-block">乡贤祠和名宦祠 位于戟门东西两侧,面阔三间,前出廊用六檩,顶作硬山,屋面合瓦。</p><p class="ql-block">东西庑 与大成殿共同构成四合院,院内有五棵古松,虽院落不大,却给人以宏敞精致之感</p> <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棂星门</p><p class="ql-block">棂星门为文庙入口,四柱三门,石柱为方形通天柱,正门欄额刻“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登瀛桥</p><p class="ql-block">棂星门和戟门之间挖半月形泮池,池上修石桥三座,均为单孔拱桥,称“登瀛桥”。</p> <p class="ql-block">戟门</p><p class="ql-block">戟门,面阔三间,分心三柱,用五檩,顶作硬山,屋面布筒瓦。</p> <p class="ql-block">乡贤祠和名宦祠</p><p class="ql-block">乡贤祠和名宦祠,位于戟门东西两侧,面阔三间,前出廊用六檩,顶作硬山,屋面合瓦。</p> <p class="ql-block">东西庑</p><p class="ql-block">东西庑,面阔五间,前出廊用六檩,顶作硬山,屋面合瓦。</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p class="ql-block">大成殿,又称先师殿,为主体建筑,面阔五间,前出廊用七檩,顶作硬山,正脊饰兽。殿内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塑像和牌位,四大弟子颜回、曾子、子思和孟子塑像位列孔子塑像两侧。大成殿前为月台,是举行祭祀孔夫子仪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p><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月台西侧有金正隆元年(1156年)《渔阳重修宣圣庙学记》碑和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修蓟州学宫碑记》碑2通。</p> <p class="ql-block">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蓟州文庙,是天津最早的“学宫”,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历史更迭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庙经过修建、保护,具有城市不同发展时期的气息,记录着城市传统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