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学雷锋?

毓秀梅山

<p class="ql-block"><b>【商会支部生活】2025第014期</b></p> <p class="ql-block">  学雷锋,核心是学习一种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雷锋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道德楷模,他的精神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p><p class="ql-block"> 一、学习什么?</p><p class="ql-block"><b> 1.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b></p><p class="ql-block"> 雷锋始终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作为人生信条。</p><p class="ql-block"> 他的行为无关宏大叙事,而是体现在日常点滴:帮战友补衣服、为灾区捐款、护送迷路老人、义务劳动等。</p><p class="ql-block"> 这些小事传递了“平凡中的伟大”,强调每个人都能通过微小善举贡献社会。</p><p class="ql-block"><b> 2. 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b></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当农民、工人还是士兵,雷锋始终以“螺丝钉精神”对待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注细节、精益求精。</p><p class="ql-block"> 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提醒人们在任何岗位都需保持责任感与热情。</p><p class="ql-block"><b> 3. 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b></p><p class="ql-block"> 雷锋的袜子补丁摞补丁,却将积蓄捐给更需要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种节俭并非吝啬,而是对资源的珍惜和对他人困境的同理心,与当下环保、反消费主义的理念不谋而合。</p><p class="ql-block"><b> 4. 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b></p><p class="ql-block"> 面对生活困境(如孤儿出身、早年艰辛),他始终心怀感恩。</p><p class="ql-block">日记中充满对党和国家的深情。</p><p class="ql-block">这种积极心态在压力丛生的现代社会中具有治愈意义。</p> <p class="ql-block">  二、为何要学?</p><p class="ql-block"> 1. 社会凝聚力需求</p><p class="ql-block"> 在个体原子化的今天,雷锋精神倡导的互助互爱能缓解人际疏离,重建信任纽带。</p><p class="ql-block"> 例如疫情期间无数志愿者主动承担风险运送物资,正是雷锋精神的当代延续。</p><p class="ql-block"> 2. 对抗功利主义</p><p class="ql-block"> 当“精致利己主义”蔓延时,雷锋的利他精神提供了一种价值观平衡。</p><p class="ql-block">提醒人们关注公共福祉而非仅追逐个人利益。</p><p class="ql-block"> 3. 道德教育的具象化</p><p class="ql-block"> 相较于抽象说教,雷锋的具体事迹更易被大众理解和模仿,尤其是青少年。</p><p class="ql-block">如“雷锋班”持续数十年照顾社区孤寡老人,形成可操作的道德实践路径。</p> <p class="ql-block">  三、如何避免形式主义?</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曾出现“三月来四月走”的应付式学雷锋,真正传承需注意。</p><p class="ql-block"> 1. 拒绝表演性善举</p><p class="ql-block"> 如摆拍打扫卫生后留下垃圾,此类行为反而消解精神实质。</p><p class="ql-block">应鼓励常态化行动,如社区建立互助小组解决日常难题。</p><p class="ql-block"> 2. 与时代需求结合</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的“雷锋”可以是程序员开源代码、医生线上义诊、博主科普反诈知识。</p><p class="ql-block"> 核心是运用自身能力解决社会痛点。</p><p class="ql-block"> 3. 制度保障与精神倡导并重</p><p class="ql-block"> 杭州“爱心积分”兑换公共服务、深圳“好人法”保护施助者权益等政策。</p><p class="ql-block"> 让行善者无后顾之忧,推动精神落地。</p> <p class="ql-block">  四、争议与反思</p><p class="ql-block"> 部分人质疑雷锋精神是否压抑个性,实则相反。</p><p class="ql-block"> 雷锋在日记中多次表达对文学、摄影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他的奉献并非牺牲自我,而是通过服务他人实现精神升华。</p><p class="ql-block"> 当代践行者也需平衡助人与自我发展,避免道德绑架。</p><p class="ql-block"> 学雷锋并非复制60年前的行为模式,而是内化其内核——</p><p class="ql-block"> 在利他中实现人生价值,用持续微光照亮社会。让别人因我们存在而幸福。</p><p class="ql-block">这种精神穿越时代,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