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文:南易</p><p class="ql-block">图片:南易</p><p class="ql-block">音乐:网络:</p><p class="ql-block">制作:南易</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0日,我们一行五人从大同城区出发,驱车一小时20分,前往浑源县永安禅寺游览。虽然生活在大同几十年,距浑源县仅84公里且也经常去,但从未踏入永安禅寺,此次也算是圆梦之旅。</p> <p class="ql-block">山西浑源县永安禅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寺,位于恒山北麓的浑源古城内,始建于金代,后因火灾毁坏,于元代重建,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壁画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永安禅寺最早建于金代,后因火灾被毁,元代时由浑源州的高定父子主持重建。高定曾任元朝的云中招讨使都元帅,因他的官职为“永安军节度使”,故寺院得名“永安寺”。明清时期,寺院多次修缮,现存建筑主要为元代风格,部分为明清补建。</p> <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永安禅寺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传法正宗殿及东西配殿。其中,传法正宗殿是寺院的核心建筑,建于元代延祐二年(1315年),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建筑风格体现了金元时期的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壁画:传法正宗殿内四壁绘有巨幅水陆画,总面积达164平方米,描绘了儒、释、道三教人物共882尊。壁画分为天、地、人三层,内容涵盖佛教的明王、道教的神仙、儒家的贤士以及民间信仰中的鬼神等,技法精湛,色彩鲜艳,是元代壁画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永安禅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载体,还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元素,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其壁画和建筑为研究元代宗教、艺术和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旅游与保护</p><p class="ql-block">永安禅寺作为国家4A级景区的一部分,吸引了大量游客。最佳游览时间为春秋季节,气候宜人,适合观光和摄影。游客需注意保护文物,避免阳光直射壁画以保护其色彩。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永安禅寺的文化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和宣传。</p> <p class="ql-block">总之,永安禅寺是一座集历史、艺术、宗教于一体的文化瑰宝,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和绘画的高超技艺,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感悟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走进禅寺,看到的是一座古仆又神圣的寺庙,对面墙壁上雕刻的巨大的"庄严"二字,彰显寺庙曾经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门立柱两侧的盈联,每一处都考验着观赏者的文化底蕴,有的字体苍劲有力,有的婉约细腻,有的寓意深刻,有的直白易懂,既体现制联者的素养,又让观者频频驻足,苦思冥想!</p> <p class="ql-block">禅寺墙壁上有很多精美的砖雕作品,可以说是美伦美幻,看得出我们大同市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水准和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这些瓦当,虽然已经在寺庙修缮中退疫,但那精美的造型和斑驳的外型,有着明显的年代感,代表着寺庙的曾经和过往。</p> <p class="ql-block">在寺庙中偶尔抬头一看,这精致的穹顶造型,严谨的结构,华丽的色彩,无不叫人拍手称绝。</p> <p class="ql-block"> 《七律·永安禅寺》</p><p class="ql-block"> 永安禅寺永安名,</p><p class="ql-block"> 风雨沧桑七纪程。</p><p class="ql-block"> 传法高僧留胜迹,</p><p class="ql-block"> 护持大德有贤声。</p><p class="ql-block"> 晨钟暮鼓醒尘世,</p><p class="ql-block"> 梵呗经声度众生。</p><p class="ql-block"> 我佛慈悲无量愿,</p><p class="ql-block"> 人间净土永清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赏析:这首作品以永安禅寺为主题,通过描绘寺庙的历史沧桑、高僧传法、晨钟暮鼓等元素,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氛围。诗中,“晨钟暮鼓醒尘世,梵呗经声度众生”一句,巧妙地将寺庙的日常活动与佛教的普度众生理念相结合,表达了对人间净土的向往和对佛教慈悲精神的赞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