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22日下午,姐妹们抽繁拨冗在文化大厦一楼熹葳旗袍工作室聚首,开展熹葳旗袍读书会3月现场活动。</p> <p class="ql-block">本次读书会活动内容为:共读赵健先生的《如花在野,温柔热烈》。这本书讲述了23位近代伟大女性的故事。由付作香女士提供书目,赵金辉女士策划活动形式:每人选择读一篇,录制成音频,随后在读书会公众号进行展播;现场读书会活动每个人上台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由赵金辉女士进行点评指导,以期提升每个人的上台发言水平和朗诵水平。</p> <p class="ql-block">刘玉华女士分享的是清朝女科学家王贞仪。她出生在书香门第,在祖父祖母和父亲的指导影响下,通达天文、数学、医学。她用水晶灯当太阳,用圆桌当地球,用镜子当月亮,反复移动,参透了月食的奥秘,写出了世界上最早解读月食成因的著作《月食解》。她被世界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女科学家”。在她29岁的短暂生命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她像流星般灿烂夺目,虽然短暂,却尽情的燃烧自己,留下最璀璨的光芒在我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邢红女士分享的是中国传奇的女画家潘玉良。潘玉良的一生就像一副色彩斑斓,充满故事的画。不仅记录了她个人的奋斗历程,更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精神的觉醒与变迁。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无论出身如何,无论外界有多少压力,只要心中有梦想、有坚持,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潘玉良这位真正的画魂,她的灵魂将永远活在他的画作中,也活在我们这些被她故事打动的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付作香女士分享的巾帼才女吕碧城。她出身安徽一户书香世家,五岁能对诗,七岁工于丹青,十二岁便以 “夜雨谈兵,春风说剑” 的豪迈词句震动文坛,后虽历经磨难,却未消磨她的锋芒,反而淬炼出她的坚韧。十九岁时她以一封自荐信敲开《大公报》的大门,成为中国新闻史上首位女记者、女编辑。她协助创办北洋女子公学(后更名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女子师范学堂的校长,打破 “贤妻良母” 的传统框架,使无数女性得以走出深闺,拥抱更广阔的天地。她还做过总统府秘书、商界精英。作为女性运动的先锋者,她与秋瑾齐名,并称“女子双侠”。她远游欧美,撰写《欧洲漫游录》将西方文明引入国内。她终身未婚,晚年皈依佛教,临终遗嘱将骨灰撒入大海,以最诗意的方式与尘世告别。吕碧城的魅力,不仅在于她的才情与成就,更在于她对独立人格的坚守,她用一生诠释了 “女性无需依附他人亦能绽放光芒” 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卢竞芳女士分享的是被称为“原子弹之母”的吴健雄。她一生都在物理学这个由男人一统天下的领域艰难跋涉,但她从不报怨社会的不公,而是以女性特有的果敢、坚韧和智慧,在一个个科学高峰迈出代表女性的第一步。这样一位在事业上坚韧果敢的女性,在生活上却温文而雅如江南烟雨,一生坚持穿高领旗袍,甚至做实验也内穿旗袍外罩实验服。她就是这样一位令世人敬仰的集阳刚与柔美于一身,穿着旗袍研究原子弹的女性。</p> <p class="ql-block">王宏静女士分享的是中国闺秀典范张允和。她的一生是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最好诠释。她以坚韧的性格和豁达的心态,战胜了病魔,超越了命运的桎梏。她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传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民国时期女性的独立与坚强,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她所言:“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 张允和的精神与智慧,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生活的风雨中,守得云开见月明。</p> <p class="ql-block">赵金辉女士分享的是“才女之师”陈衡哲。她是中国第一批公费留美女学生,第一位国立大学女教授,开文坛新风的一代才女。她从小就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视角,她拒绝母亲为她缠足,反对父亲为她包办婚姻,顺利考取清华学校,成为第一批留美女学生,学习西藏历史和文化。她不仅在文学和学术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她还是妇女解放的倡导者。她的一生是对自由、平等和独立的追求,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的智慧和能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个人要勇敢的做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于海霞女士分享的是民国才女宋清如。宋清如1911年出生于江苏常熟,1932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她的作品以新诗闻名,作品发表于《现代》《诗刊》等民国刊物,被誉为江南才女。在丈夫朱生豪去世后,接续他完成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工作,并整理出版了朱生豪的译稿,撰写了回忆录《朱生豪与莎士比亚》,她的才华曾被丈夫的光芒所掩盖,近年文学界愈发关注她的诗歌成就与在莎翁剧作中的翻译贡献。</p> <p class="ql-block">吕红月女士分享的是“万婴之母”林巧稚。她是我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一生累计接生过5万余名婴儿,被誉为"万婴之母",也是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一名女院士,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是我们女性世界的一面旗帜。作为女性,我们以她为楷模,尽自己的能力和责任,在工作时坚强如钢,在家庭中温柔如玉,用自己的彩笔描绘出一片晴朗的蓝天。不论在任何困难时候,都要做最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牛宇女士分享的是被丈夫钱钟书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先生。杨绛一生扮演着学者、妻子、女儿和母亲多种角色,她一直努力平衡每一个角色的关系。生活中她的低调内敛、淡泊名利。她尝尽人生百味,却始终优雅从容,笑对人生。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希望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像杨绛一样,淡定从容地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过好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皮玉梅女士因工作没能到场,在读书群补发了自己的读后分享。她分享的是女画家潘素。潘素从没落大家闺秀到遇到深情爱人携手一生,夫妻彼此灵魂同频,精神共振,在绘画事业上携手同行相互成全,换来一生懂得与珍惜。最好的爱情从来都是双向奔赴,是生命的彼此滋养,漫长的人生岁月中,更是知己的惺惺相惜,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世间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此。</p> <p class="ql-block">人类历史上,女性的智慧是不输于男性的,甚至某些方面更胜于男性,但是在儒学统治根基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不论在什么年代,女性的光辉总是会被一些莫名的乌云遮掩,阻碍女性应同步于男性的事业发展。也正是因此,那些冲破乌云绽放异彩的女性光辉在历史行进的过程中愈发闪耀夺目。</p> <p class="ql-block">我们作为现代女性,当以前人为楷模,努力做到有独立的人格,有思辨的能力,有热爱的事业,有良好的爱好,有爱人的热忱,有教子的良策,为个人、为家庭的发展做正向导航,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献绵薄之力。让我们每一个女性都努力成为既娴淑优雅又果敢坚毅的新时代女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