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此青绿,看春色满校园 | 七年级生物课上的“绿色发现之旅”

Miss Y.

<p class="ql-block"> 春风拂过校园,垂柳舒展着自己的枝条,蒲公英正打算撑着小伞随风旅行。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七年级的同学们走出教室,带上观察卡和一颗好奇心,开启了一次校园实践生物课——观察校园植物和劳动基地作物,感受校园春日之美,体会生命的律动。</p> <p class="ql-block">  校门口的垂柳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绿意盎然。此情此景,同学们自然地就读起了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原来古诗具象化要比生物老师讲的被子植物门、杨柳目、杨柳科的柳树更诗意!大家纷纷打趣到。</p> <p class="ql-block">  教学楼前的桃花树下,小叶轻轻拾起一片飘落的花朵,她惊喜地发现花的结构真的有雌蕊和雄蕊的区别,"看,这就是我们刚刚学过的花的结构,蜜蜂可以帮助它们传粉!”她兴奋地对同伴说。不远处,小明正蹲在花坛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一株蒲公英,他惊讶地发现,这株看似普通的植物,竟然藏着这么多奥秘。</p> <p class="ql-block">  “老师可是讲过,树上的果子不能随便食用哦!”。小刚及时制止了身边一个打算悄悄尝一尝八角味道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  “原来我们以为的梧桐树有这么好听的名字啊!”“你看!网状叶脉和平行叶脉真的不一样!”。同学们都兴奋地把自己看到的和身边的同伴分享着。</p> <p class="ql-block">  “看,这是苏铁!虽然和我们刚看到的山茶花都是维管植物,但这个和松树、银杏可都是裸子植物,而我们刚才看到的桂花、玫瑰等等大部分是被子植物!”小刚大声地说。眼中满是对知识理解后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来到劳动基地,同学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齐的菜畦里,翠绿的萝卜、金黄的油菜、刚种下的草莓、紫色的茄子,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看,这里有劳动基地的牌子,这些蔬菜都是同学们自己种下的!"小芳激动地说。她蹲下身,轻轻抚摸着一片菜叶,感受着生命的脉动。同学们纷纷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每一种作物的分类,不时发出感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快看,这里有只蜜蜂在采蜜!"随着一声惊呼,同学们围拢过来。只见一只小蜜蜂正在油菜花间忙碌地穿梭,身上沾满了金黄色的花粉。老师适时地讲解起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同学们听得入神,仿佛打开了一扇认识自然的新窗口。 </p> <p class="ql-block">  “老师老师,我看到夏天池塘里面会开出荷花还会长出莲藕,那莲藕上面的孔是不是与它在水里的呼吸有关呢!”小路一直拉着老师问。“你可真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莲藕的孔洞不仅是为了呼吸,还是为了保持浮力呢!是不是很神奇呀?”老师微笑地解释到。</p> <p class="ql-block">  活动反思:这次带七年级学生观察校园植物,孩子们蹲下来捡拾花朵树叶、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讨论、嚷嚷着草莓成熟想要来尝一口、迎着阳光吹散蒲公英种子的模样,让我看到教育最本真的样子——不是记住多少知识,而是唤醒对生命的好奇。七年级的孩子还太小,只是想让他们先学会去观察、去体验、去感受校园之美。未来若能融入诗词或者作文、绘画或者摄影、测量或者记录,定能让自然之美与跨学科实践碰撞出火花。正如泰戈尔所说:“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春日的绿意终会褪去,</p><p class="ql-block">但那些低头看草的温柔,</p><p class="ql-block">伸手接花的欣喜,</p><p class="ql-block">终将在少年心中长成一片森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