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出精彩世界,玩转平面图形‍ “从三维立体”到“二维平面”,感受“面在体上”。——一年级数学特色作业

筱筱

<p class="ql-block">  弗莱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去创造。”</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学生体验“面在体上”,在学生初步弄清“面”与“体”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搬”到白纸上,孩子们有的小心翼翼地描,有的用印泥或彩泥印,一个个平面图形像小精灵一样从孩子们的手中“跳”了出来,实现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体检到“面在体上”“面由体得”,厘清了“面”与“体”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单个儿的平面图形比较枯燥,但将多个不同的平面图形拼在一起就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自主设计,积极动手,创造出一幅幅创意独特、色彩艳丽的拼图。为孩子们奇趣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点赞!</p> <p class="ql-block"> 印泥、积木、生活小用品,瞬间就在孩子的巧手巧思下变成了纸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图形的叠加或排列,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发展了创新能力,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 通过仔细观察拓印的平面图形,同学们都有了很多发现:正方形的每个面都是一样的;长方体上下面是一样的,前后面是一样的,左右面是一样的;三棱柱的上下面是三角形,侧面是平行四边形等等。这为孩子们设计图案提供了知识的基础,让图案更加形象丰富精致!</p> <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的想象、感知是不同的。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在他们的眼中有了新的寓意,同样是三角形,就会变成山,变成屋顶,变成龙身上的鳞片,甚至于还可能是妈妈带着笑的嘴巴。丰富的想象能力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聪明。这样的想象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相当有效果的。</p> <p class="ql-block">  原来我们可以利用立体图形拓印出这么多创意图案啊,相信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都收获不少呢!你给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打几分呢?</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教学实践,进一步落实了“双减”要求,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思维,在挑战中享受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同时,帮助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真正实现了学习减负、增效,提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