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步街寻亲续谱记:血脉里的月光永不沉落

瓯江渔人

<p class="ql-block">  在家族的漫漫历史长河里,族谱是一本承载着记忆与情感的特殊史书,续写族谱便是一场对家族传承的庄重接力。3月22日,我便与世龙、上敬、翠美夫妇、传跃等一道,为续谱之事前往莲都区碧湖镇义步街村,查找散居在这里的渔船林氏族人。</p><p class="ql-block"> 义步街村这几户林姓人家的线索,多亏了上成兄弟提供帮助,是他凭藉职守之便,穷搜远索,多方联络,才找到了他们的联系方式。20年前首次修谱时,他们的信息被记录其中,今续谱急需补充丰富,这正是我们此次寻亲续谱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林上法族亲家。我们走进他家,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情,他的老婆和小孩都极为友善。不巧的是,他老婆要赶着带大孙女去喝喜酒,先行离开了,好在上法大哥留了下来,热心地帮我们联系其他族亲,还算顺利。</p><p class="ql-block"> 上法的大哥上友,当时正碰巧他夫妇在外面办事。我们便联系其子建洪,说明<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意。他听后立马放</span>下手头的事情,赶过来配合我们完成全家谱需资料的补录登记,且一并为父母、姐妹缴纳了入谱费用。临走时还表示:“我们本是一家人,血浓于水,以后要多走动,才更亲近……”</p><p class="ql-block"> 临近中午,我们特邀请上法大哥一起去几公里外的碧湖镇,找到一家干净卫生、经济实惠的快餐店用餐。<span style="font-size:18px;">七</span>个人,菜品丰盛,一算账,总共才117元,人均不到20元。<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本如嫂子在家,也是打算在家里给我们做饭招待的。</span>上法大哥为人忠厚老实,一开始怎么都不愿意去,我半开玩笑地说:“你要是不去,耽误你半天,吃中饭的时候却不把你带上,嫂子回来该怪我们了”,这才把他劝动。更有趣的是,吃完饭回来才知道,原来他还有个小孙女被留在了楼上没带去,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渔船林家人的朴实与本分。</p><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村里,联系上午约好的另一家。这一家有些特殊,母亲是林姓,婚后育有一子五女,个个出色优秀。老谱记载是招婿,儿子原本随母姓林。后来又改回随父姓,我们非常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过,这位兄弟十分明事理,交谈中他的话语让我很是感动。他表示:“作为林家外甥,林家有什么事尽管通知我”。</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辞别义步街村时,上法哥特意将从自家竹园挖来新鲜雷笋,人手一小袋,让我们带回去尝尝鲜。那一袋袋带着泥土清香的雷笋,让这份族谊愈发清晰可感。</p> <p class="ql-block">  在这次寻亲续谱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族谱的重要性。我们现在的族谱是2005年谱成,在此之前没有族谱。1996年,我转业分配到丽水地区司法局,当时的局长林永康,竟是义步街林家人的女婿,排行应叫他姐夫。要是早有族谱,我就能知晓这层关系,或许当初相处时,便能多一份天然的亲近与信任,那种亲情的纽带也会让彼此的交流更加顺畅。</p><p class="ql-block"> 这次经历让我深深感悟到,族谱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家族成员信息的册子,更是连接家族情感的桥梁,是传承家族文化与精神的火种。它让散落各地的族人找到根脉所在,让亲情在岁月流转中得以延续和升温。每一次寻亲,每一次对族谱的续写,都是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对先辈的缅怀,更是对下一代的责任与交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