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景诱霞客留不住,郊外踏青赛神仙。</p><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如约乘坐快乐大巴,前往杭州建德进行为期三天的自由快乐行。</p>  <p class="ql-block">旅行首站是杭州建德严州古城。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跋涉,下榻伴梅居度假村。伴梅居位于山岚之上,山路蜿蜒盘旋,绿植茂盛,民居藏匿其中,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安静祥和。</p><p class="ql-block">行李安放好,去严州古城一一梅城镇去探访。</p>  <p class="ql-block">在浙江的新安江、富春江、兰江三江交汇处,藏着这样一座低调了千年的古城。它北枕五龙山、南临三江口,一水分两色,造就了别样的山水奇景。它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严州古城”,也是如今的“梅城古镇”。</p><p class="ql-block">严州古城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据说早在秦王政二十五年这里便设立了县治之所,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古韵今风交织处,山水墨卷漫行时。午后,阳光灿烂,我们踏入严州古城,踏入这承载千年历史的时光容器。城门巍峨,砖石斑驳,似在低声诉说往昔的繁华与沧桑。踏入城中,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引领我穿梭于古街古巷之间。街边的老房子错落有致,雕花的窗棂、古朴的木门,无不散发着岁月沉淀的韵味。茶馆里,茶香袅袅,老人们围坐一起,谈天说地,那浓浓的方言中,满是生活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在路旁,我们看到了两块木牌,一块写着“大胆尝试,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另一块写着“我们建德的好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话语激励着我们勇敢探索,去发现这座城市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店门口。门上挂着一块写有“国炉煮茶”的招牌,营造着一种茶香四溢,温馨浪漫的氛围,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严州古城,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环境清幽,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站在一起拍照留念,壁画上写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字样,往日的标语仍彰显着女性的力量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建德从公元二二五年的三国时期建县,至今巳有近1700多年的历史,孙权为吴王时,封孙韶为建德侯,故此,建德县名因封建德侯而来,取建功立德之义。</p>  <p class="ql-block">根据《梅城镇志》的记载,</p><p class="ql-block">宋代的宋太宗、宋高宗、宋度宗三位皇帝都曾经在严州古城担任过地方官员。</p>  <p class="ql-block">宋韵严州,钱塘诗路,人文梅城,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屋顶翘角飞檐,墙壁洁白无瑕,门窗精雕细琢,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从粉墙黛瓦,古韵悠悠的徽派古居里感受家族的兴衰荣辱。</p><p class="ql-block">从纵横交错,主题鲜明的街巷里弄中,窥见浓浓的市井之味。</p>  <p class="ql-block">从独特的梅花城垛探寻梅花的传说和梅城名字的由来,有种传说认为梅城是为了纪念汉代高士梅福而命名的。相传严子陵是梅福之婿,梅严两人都以节操高尚闻名于世,严州就是为了纪念严子陵在此隐居而得名的 。为了纪念梅严两人,所以严州城又名梅城。</p>  <p class="ql-block">手扶城墙,极目远眺,城外的山水风光尽收眼底。远处山峦连绵,云雾缭绕,仿佛一幅淡墨的山水画;近处江水悠悠,波光粼粼,船只往来,增添了几分灵动。风从耳边拂过,带着历史的回响,我似乎看到了古代戍边将士的身影,他们在这里坚守,守护着这座城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而最让我心驰神往的,是追寻《富春山居图》实景的旅程。沿着富春江畔前行,每一步都像是走进了那传世的墨卷之中。富春江的水,清澈见底,两岸的青山绿树倒映其中,如梦如幻。我找到了画卷中的十八段景致,一处处细细品味。那江畔的村落,宁静祥和,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与山水相融;那葱郁的树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似在演奏着自然的乐章;还有那形态各异的山峦,或挺拔,或婉约,在阳光的照耀下,层次分明。</p>  <p class="ql-block">在古色古香的老街上,一群穿着汉服的人正在进行杂技舞蹈表演,舞姿优美,技术娴熟,唯美动人,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严州古城古牌坊多,我们从雕功繁复做工精细的古牌坊,寻访散布于古城各处的历史人文故事。</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梅城极有人气,人来人往的街上牌坊林立,最多达到100多座。如今大部分牌坊已湮没在历史之中,但留存下来的12座依然巍峨,其雕工精致,气势夺人,仿佛是这座千年古城露声色的炫耀。严州古城古牌坊多,我们从雕功繁复做工精细的古牌坊,寻访散布于古城各处的历史人文故事。</p>  <p class="ql-block">1937年秋,战火漫延,浙江大学决定举校迁徒,异地办学。建德是学校本部西迁第一站,至1946年复原回杭,浙江大学大西迁行程2600余公里,足涉及浙,闵,赣,湘,桂,粤,黔等七省,建德为浙大迁徒办学第一站,校长是竺可桢。</p><p class="ql-block">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教授旧居。</p>  <p class="ql-block">游罢严州古城,已是日落时分,回酒店休息,缓解一天的舟车劳累。</p><p class="ql-block">次日,驱车到新叶古村游玩。</p>  <p class="ql-block">新叶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南部,东与兰溪市桐山后金,上唐等村,南以上吴方村为邻,西倚玉华山,北对道峰山,整个村落座南面北,新叶村落布局是九宫图布局。</p><p class="ql-block">新叶古村被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国最大的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中国东南部敢典型的农耕村落”、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挑战大赢家》的拍摄基地,被评沟中国文化名村。新叶古村聚族而居的血缘传统形式和“耕可致富,读可荣身”的耕读思想依然传承,获评市教育局颁布的研学基地。新叶昆曲更是“山香幽兰”,被列入浙江省非遗产品。</p>  <p class="ql-block">下车步入景区,放眼望去,一幅“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画面展现眼前,春暖花开,绿意盎然,粉红的桃花次第开放,金黄色的油菜花开满整个村外,五彩缤纷,漫步其中,如行走在山水画中,走入桃花源深处。</p>  <p class="ql-block">沿着田间小路,缓步前行,-幅“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画面映入眼帘,远处青山环抱,丹青如墨;近处树木苍翠,连片成排,黑白分明的宝塔巍然挺拔,为画面增添色彩。</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村落的活标本,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浙江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血缘聚落建筑群之一,为世界上最大的叶姓家族聚居地。该村落的建筑按阴阳九宫卦象之数设计布局,现存有明清古建筑200多幢,包括塔、阁、祠、庙、桥、堂、厅、民居等类型,被誉称为“露天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中国乡土建筑的典范”“中国东南部最典型的家耕村落”。该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进入新叶村远看村中最高的文风塔。建于明代的抟云塔,塔身上下无任何雕饰,造型秀丽,端庄,这是一座风水塔,新叶村人又称之为文风塔,以乞求文运。</p><p class="ql-block">文风塔建成之后300多年,清朝同治年间又在它脚边造了一座文昌阁。</p><p class="ql-block">抟云塔、文昌阁、土地祠三者组合,是村子的地标建筑。明代的抟云塔也叫文峰塔,以祈求文运。清同治年间文峰塔旁配建文昌阁,也为祈求文运。后在文昌阁北侧建土地祠,以祈求丰年!</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是文风塔的配套建筑,同样为了乞求文运,后贴着文昌阁建了一座土地祠,土地祠乞求丰年,文风塔和文昌阁乞求文运,三者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了农业时代叶氏家族耕读使家的理想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新叶村一直没有间断地保持着血缘的聚落,繁衍成一个巨大的宗族。叶氏后人不愿轻易地拆除掉祖上留下的房屋,因此,就使得这个村落的格局和古优代建筑“有规划,建筑质量好,村落发育程度相当高,建筑类型多,而且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新叶村也是中国国内较大的叶氏聚居村,几百年来,玉华叶氏家族在这里建起了大片的住宅,新叶村完好地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建筑类型丰富,被海内外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新叶村中纵横交错的街巷中,许多街巷的路中间是一块块大石板连接而成,这是为了让读书人足不涉泥,雨不湿靴而专门铺设的,而且每条石板路都通向学校。</p>  <p class="ql-block">走进村就像进了迷宫。街巷有上百条之多,宽的近3米,窄的仅80厘米,将其称为诸如莲藕、辣椒、玉米等农耕文化味的巷名。巷子窄而幽深,两侧房子高而封闭,白墙黛瓦,各自天井院落,村子连成有机有序的整体,构成一幅东方神秘文化的立体图画。</p>  <p class="ql-block">醉仙居是清代的酿酒作坊,原料精选,酒品醇香浓郁,爽口绵柔。</p>  <p class="ql-block">村中多池塘以南塘为最,水为财,村背靠山,是聚财宝地!池塘四周徽派建筑,落日余晖,水墨江南,与皖南宏村的月沼有得一比。</p>  <p class="ql-block">新叶家族以耕读传家著称,崇尚读书,又善于农工商贸,村里办有书院、私塾、义学和官学堂,新叶村纵横交错的街巷中,许多街巷的路中间是一块块大石板连接而成的,每一条石板路都通向学堂,足以见得玉华叶氏家族的用心良苦和读书人在家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耕”指务农,“读”为读书和入仕。耕为本务,读可容身,耕读文化中的耕和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基本内涵是将田园山水与耕读相结合,达到保证家庭、家族、宗族的生存与发展和光宗耀祖的实际目的,以及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亦耕亦读、通达义理的境界。</p><p class="ql-block">“晴耕雨读”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崇尚的半耕半读生活方式。忙里偷闲的“耕读”慢生活,丰富的农家体验,也是众多夏令营和亲子研学选择的重要原因。浓厚的耕读文化,恬静的田园生活,如诗如画的粉墙黛瓦,娇艳欲滴的荷花……让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木雕是新叶村大型建筑的特色之一,在许多的梁、杭、斗拱等,全部精雕细琢装饰普人物等,造型优美,人物面部表情逼真,连人物的眼角等处也刻得毫不含糊。</p>  <p class="ql-block">新叶村的祠堂数量多,等级层次分明,规格齐全,从而记录了大量历史的民俗信息。有序堂是玉华叶氏的总祠,位于村子的北端,它也是新叶村的结构中心,新叶村最早的住宅都建在它的两侧。</p><p class="ql-block">西山祠堂,原名万萃堂,位于双溪之外,是新叶村最早,地位最高的两座祠堂之一,始建于元代,由三世祖叶克诚即东谷公主持兴建,以后历代多次重建,扩建,终于成现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新叶村,仿佛进入时间隧道,我们又回到了明代, 回到了清朝。新叶村的古民居建筑,从明代的流畅简洁到清代的富藻繁丽,以至近代的返朴归真,为我们画出了一条思想史、审美史和社会史的完整轨迹。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雕饰图案,无不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在一条条幽巷、一级级青石板中,我们读到了岁月的变迁和叹息,但我们也读懂了新叶人的追求和快乐。这里不仅有一座座写满历史写满沧桑的古建筑,这里更是一方让人流连的净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