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zcx

<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24668896</p><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z c x</p> <p class="ql-block">  清华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由教育部与北京市重点共建,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p> <p class="ql-block"> 三月的清华园春光正好,桃李芬芳,春意盎然;一树树的花开弥漫着鲜花的芳香,梨花、桃花、玉兰花、李花、连翘,白的、粉的、紫的、黄的,一簇簇摇曳在东风中,仿佛争先恐后地想要汇报春日到来的讯息。</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p> <p class="ql-block">清华园的古朴雅致让人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p> <p class="ql-block">清华的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p> <p class="ql-block">学校如同一座花园,培育着无数梦想的花朵,绽放着智慧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清华大学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是三院遗址‌。</p> <p class="ql-block">  天文台的前身是建成于1931年夏的国立清华大学气象台。天文台由天体物理中心和学生天文协会共同管理,清华天体物理学科在评估中胜过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学校,名列前茅。许多博士生和博士后从这里走向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p> <p class="ql-block"> 大学内的河流主要有万泉河和清华校河。‌‌万泉河是清华大学内的一条主要河流,源于海淀区万泉庄,流经北京大学、圆明园后进入清华大学,全长8.5公里,在清华大学校内蜿蜒2.2公里,从校北区域流出,穿过荷清路和京包铁路汇入清河。这段2.2公里的河流在清华师生中被称为“校河”或“外河”。</p><p class="ql-block">清华校河则是万泉河的一段,具体分为北支河和南支河。北支河起点为清华大学西门围墙,流经校医院后向东与南支河汇合,最终在荷清路汇入清河,全长2.5公里。南支河起点位于南北支河分岔口,流经二校门后汇入北支河,全长1.1公里。这两条支流不仅见证了清代皇家园林的兴衰,也反映了人类自然观念的变迁。</p><p class="ql-block">此外,清华园内的水木清华和荷塘也是清华校河上的两处著名景点,水木清华位于工字厅北侧,是一个以荷塘为主的园林景区。</p> <p class="ql-block">  清华园 ,清代皇家园林。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以东称清华园,清华园赐五皇子奕誴,近春园赐四皇子奕詝,俗称为“四爷园”(清华大学苗日新老师查阅史料后提出当时西部称“春泽园”,而东部称“涵德园”,清华园赐惇亲王绵恺,近春园赐瑞亲王绵忻。《清华园风物志》作者黄延复也认为“四爷”指绵忻而非奕詝)。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咸丰登基之后,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现存清华园门匾是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三字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所书。</p><p class="ql-block">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近春园,清华园幸免。奕誴死后,长子载濂继承,因载濂弟端郡王载漪为义和团在园内“设坛举事”,后清华园被收回荒废。外务部为游美学务处上奏获得此地建设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1911年开学,1913年清华学校将近春园等地并入,发展成为今日的清华大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