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

马尚德

<p class="ql-block">  烟花三月下杨州,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第一站就是扬州。游游瘦西湖、看看京杭大运河、东关街,何园,个园等等。</p> <p class="ql-block">东关街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是扬州必去之地。这里汇聚了众多老字号店铺,各种美食小吃和文创小店。还有百年早茶店冶春茶社等等。</p> <p class="ql-block">早晨的东关街</p> <p class="ql-block">  民国初年钱业经纪人李鹤生所筑,并在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扬州彩衣街位于广陵区,西起大东门桥、东至东关街,长约三百多米。因制衣业务得名,建筑具明清风格。</p> <p class="ql-block">  何园始建于清代中期,被誉为“晚清第一园”,何园是中西合璧的风格。凝聚了江南园林的精华和西方建筑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扬州胜景数何园,巧构精思美誉存。</p><p class="ql-block">水榭回廊连曲径,假山怪石映清门。</p><p class="ql-block">片石山房藏妙趣,玉绣楼中忆旧痕。</p><p class="ql-block">一步一观皆画卷,风情万种醉吟魂。</p> <p class="ql-block">  个园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当时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的私人园林。个园的建造据说用了20年,花了600万两白银。园子以竹石取胜,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p> <p class="ql-block">《鹧鸪天·竹韵幽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翠影摇风映日光,修篁玉立韵悠长。</p><p class="ql-block">竿竿劲节凌云志,叶叶清姿带露香。</p><p class="ql-block">依石畔,绕苔旁,闲牌静立诉行藏 。</p><p class="ql-block">此间幽境尘心远,愿共青筠岁月徉 。</p> <p class="ql-block">  大明寺初建于南朝,距今已经1500余年,寺内最出名的栖灵塔中供奉着释迦摩尼的舍利子,寺内琼花树,有“扬州琼花,世间无双”之誉。</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旅游景区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的西北部,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旅游景区以瘦西湖水系为主体,该湖为带状水系,全长约4.3千米。景区在湖两岸建造园林群。整体景观塑造借鉴了北方宫苑园林“园中园”的组景方式,采用中国画的散点式构图技巧,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园林建筑既有北方皇家园林的风格,也有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形成了南秀北雄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莲花桥又叫“五亭桥”位于小金山之西,原莲花埂上,横跨瘦西湖南北两岸,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国家级文保单位。该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当时巡盐御史高恒为凸显扬州园林变化以取悦皇帝而修建。莲花桥高5.84米,桥身总长58米,其外形是仿照北京北海五龙亭与十七空桥外形所建造,桥身为青石材质,上面建有五座亭子。清咸丰年间莲花桥毁于战火,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邑人筹资重建,还增加了连廊。</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让二十四桥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青山隐隐水迢迢,</p><p class="ql-block">秋尽江南草木凋。</p><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明月夜,</p><p class="ql-block">玉人何处教吹箫。</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桥位于五亭桥以西,是一座由栈道、拱桥、三折平桥和吹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杆24根,上下各24级台阶。栏板均雕云月图案,桥头接水处,以湖石堆叠成巧云状,周围广植桂花、玉兰等植物。过吹箫亭可到达瘦西湖景区东岸。关于二十四桥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不同的桥,学术界尚无定论。在景区恢复的过程中遵从《扬州画舫录》的说法,即二十四桥是一座桥,而重建了此桥。</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人流如潮</p> <p class="ql-block">  熙春台位于瘦西湖第二个曲折处,与莲花桥相对。熙春台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扬州盐商汪廷章为乾隆皇帝祝寿所筑,清嘉庆年间被毁,后根据史料在原址上重新构建而成。熙春台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白塔始位于五亭桥南的平冈上的莲性寺内,始建于何年已无从考证,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四十九年(1736年)扬州八大总商之首江春曾集资修建白塔。白塔在清咸丰年间被毁,后在光绪年间重修。白塔仿照北京北海白塔的样式修建,是一座砖砌喇嘛塔,建筑结构为砖卷结构。塔高28.5米,由十三天、龛[kān]和塔基三部分组成。白塔修建在有五十三级台阶的平台上,通体洁白,形似古瓶,分三层,塔身内供奉观音大士像。白塔采用砖卷结构建塔,塔底建有长方形青石高地,塔圆台方,寓意天圆地方。</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法海寺在凫庄之南,始建于隋唐、元代重建。康熙赐名莲性寺,但世人仍称法海寺。四面环湖,有弥勒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徐园位于虹桥西堤以北,距离长堤春柳600多米。该园始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其基址原是清代桃花坞遗址,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徐园是纪念性园林,是为纪念国民党第二军军长徐宝山镇守扬州有功而修建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傍晚东关街游人如潮</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渡口</p> <p class="ql-block"> 扬州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久慕扬州韵味长,轻舟载梦赴维扬。</p><p class="ql-block">瘦西湖畔花含露,廿四桥边柳拂霜。</p><p class="ql-block">古刹钟声传旧事,平山堂影映斜阳。</p><p class="ql-block">琼花观里寻芳迹,沉醉仙乡意未央。</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