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3日也是行程中的第四天,早餐后8点出发(比每天出发时间推迟半小时),乘旅游大巴前往福建龙岩,游览“世界文化遗产”永定高北土楼景区。</p><p class="ql-block"> (此图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b>永定土楼</b>是客家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它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镇高北区,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 【<b>侨福楼</b>】被称为“博士楼”,始建于1962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其独特的圆形设计、坐北朝南的方位和三层高的结构,内祖堂中西合璧,成为了高北土楼群中的一员,它</span>是由楼主在海外的兄弟筹资兴建的。</p> <p class="ql-block"> 【<b>侨福楼】</b>的祖堂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后侧中轴线上,祖堂向内院突出,正面有4根西式圆形石柱。内院以花岗石铺地,显得庄重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 这座楼因出了11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楼。侨福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家族荣誉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侨福楼96岁的长者。</p> <p class="ql-block"> 【<b>承启楼</b>】有“圆楼之王”的美誉,是永定客家土楼群——高北土楼群的组成部分,规模巨大,造型独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这座土楼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破土动工,历时81年,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建成,被誉为“土楼王”。有句老话这样形容:“</span>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那份震撼。</p> <p class="ql-block"> 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春节,胡锦涛视察永定土楼时指出:“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2010年4月,永定土楼获“最古老、最多、最大、最高”等四项吉尼斯纪录。</p> <p class="ql-block"> 走进【<b>承启楼</b>】,仿佛踏入另一个世界,楼内空间开阔,布局井然有序,上方悬挂着的红色灯笼,为整个楼中增添了喜庆,客家人在其中悠然生活,满满的烟火气让人们心生温暖。</p> <p class="ql-block"> 它们不仅是居住空间,还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能够抵御外来侵略。永定土楼的建造理念注重家族聚落的安全,通常是一个家族聚集在同一座土楼内,形成独特的建筑景观。</p> <p class="ql-block"> 【<b>承启楼</b>】里先后出了32个进士、举人,“兄弟选魁”的题匾彰显出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历史传统。</p> <p class="ql-block"> 【<b>承启楼</b>】内两种不同性质的水井---阴阳井。</p><p class="ql-block"> 这是<b>阳井</b>,井水清澈。</p> <p class="ql-block"> 这是<b>阴井</b>,井水混浊。</p> <p class="ql-block"> 高北土楼王【<b>承启楼</b>】,真的是名不虚传!站在楼前,就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这座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的土楼王,四环相扣,拥有400多个房间,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我们特意花了20元拍了个全景照,真的是超值!</p> <p class="ql-block"> 【<b>世泽楼</b>】位于承启楼东侧,是一座长方形土楼,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929年毁于战火,1931年按原状重建。世泽楼进门的地面有鹅卵石铺成的古代钱币模型,它象征着招财进宝之意。楼内的一门、二井、三堂、四梯设计极具特色,完全符合家族群居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b>世泽楼</b>】的方形设计和承启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门楣上刻有“世传勿替家声远,泽本遗风椒衍长”的对联,象征着家族的传承和繁荣。</p> <p class="ql-block"> 楼内布局规整的房间一间接一间,排列得井然有序,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世泽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和情感。</p> <p class="ql-block"> 【<b>世泽楼</b>】紧邻承启楼,两楼相距不过十多米之遥,楼顶屋檐方圆结合,形成奇特的<b>“方圆一线天</b>”景观。</p> <p class="ql-block"> 【<b>五云楼】</b>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江氏家族中现存最古老的建筑。虽历经多次地震、风雨侵蚀,墙体倾斜超过一米却依旧屹立不倒,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远眺【五云楼】,那斑驳的外墙和倾斜的身姿,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伫立在岁月的长河中,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更像一位坚毅的守护者,守护着家族的记忆和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 <b>永定土楼</b>,你是古老文明的瑰宝,时间的沉淀使你更加醇厚,历史的烙印让你更显庄重;你是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明珠,你的存在,让世界为之惊叹,让历史为之留名。</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4日,行程中的第五天,在原有费用1400元的基础上,每人又自费200元前往福建泉州游览。早上6:40分乘旅游大巴出发,到岛内市区各个酒店接人(我们是第一波游客),集合完毕正式出发已经八点了。天公不作美,一路上雨滴轻敲车窗,又沿玻璃缓缓滑落,留下一道道曲折的痕迹,窗外远处的建筑隐约于雨幕之中,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好在快到泉州时雨停了,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芳香,那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这段旅程中最难忘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伴着雨势,大巴穿越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翔安区、泉州晋江,于9:15分到达泉州,游览古代四大名寺之一【<b>开元寺</b>】。</p><p class="ql-block"> 泉州自古有“佛国”之称,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寺院就是开元寺。它规模宏大、建筑壮观、景色优美,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成为古代四大名寺。</p><p class="ql-block"> 泉州<b>开元寺</b>,这座古老而庄严的佛教圣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闽南大地。</p> <p class="ql-block"> 踏入<b>开元寺</b>,沿着青石铺就的道路前行,两侧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b>紫云屏】</b>是开元寺一堵高大的照墙,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这堵墙没有依靠,孤零零地立在那里,象征着清静佛地与尘世的隔绝。天启四年(1624年)重建后,历经400年的台风和地震,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 【<b>紫云屏</b>】三个字由明代书法家陈于王所刻,分别刻在三块方形版石上,这堵墙不仅是一道屏障,更承载着开元寺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 <b>开元寺桑莲</b>老树主干一分为三,像三条龙,各自伸向一方,树叶依然茂盛,生命力很强,是泉州开元寺奇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b>大雄宝殿</b>是开元寺的核心建筑,殿内供奉着五方佛,佛像庄严肃穆,金碧辉煌(殿内禁止拍照)。香火缭绕间,信徒们虔诚祈祷,那份专注与虔诚让人感受到宗教的神秘力量。</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的牌匾上写着“<b>桑莲法界</b>”四个大字。这块匾额是开元寺的雅称,来源于唐朝垂拱年间桑树开白莲花的典故。“桑”字上面三个“又”写作三个“十”,表示佛教的十方世界;而“法”字是繁体字“灋”,象征着水明如镜、法如清水。</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五方佛像,殿内的斗拱上雕刻着24位飞天乐伎,象征二十四节气。</p><p class="ql-block"> (殿内禁止拍照,此图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外平台上的“狮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 宋代宝箧印经塔,位于大殿月台前,又称阿育王塔。</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东南侧的古榕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东西双塔巍峨耸立,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站在塔下,仰望着它们的雄伟,心中涌起对古人智慧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东塔(镇国塔)浮雕展现五乘境界。</p> <p class="ql-block"> 西塔(仁寿塔)代表西方极乐世界,据导游讲:西塔是《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第四层猴者浮雕是孙悟空原型。</p> <p class="ql-block"> <b>猴神浮雕</b>:位于东侧第四层,手执大刀,腰围皮裙,有学者认为是孙悟空原型。</p> <p class="ql-block"> 八个侏儒托塔奴石雕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仔细看每个塔奴神情不一,有埋头苦干的,偷奸耍滑的,不慌不忙的、悠闲自得的。第一个是塔奴领队在吹口哨,好像是说:“大家一起加把劲啊”!</p> <p class="ql-block"> 麒麟照壁,创建于1795年,原为泉州府城隍庙照壁,使用了白色花岗石、绿色琉璃瓦、红色烟炙砖和彩陶。</p> <p class="ql-block"> 放下心念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b>”石刻</p><p class="ql-block"> 在西塔旁边有块“<b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b>”字石刻,特别之处是它的点在心的下方,寓意要学会放下心中的挂碍,不纠结那些无法改变的事,真正做到一念放下,万般自在。</p> <p class="ql-block"> 泉州<b>开元寺</b>,不仅仅是一座寺庙,更是心灵的栖息地,每一个细节都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精妙,快来这里,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吧。(图片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b>少林寺</b>,又名镇国东禅寺,俗称南少林,始建于唐朝,兴盛于两宋,<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经历几度兴废,史迹犹存。金庸大侠泉州之旅,为少林寺题下了“少林武功,源远流长,传来南方,光大发扬”十六字,随后的金庸新版武侠小说里的南少林皆为泉州南少林。</span></p> <p class="ql-block"> 泉州<b>南少林寺</b>,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也是南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寺庙建筑古朴典雅,环境清幽,是感受少林文化和武术魅力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 <b>南少林寺大雄宝殿</b></p> <p class="ql-block"> 寺庙里的竹林轻轻摇曳,绿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与开元寺的热闹不同,这里更似一方净土,让人忘却尘世烦恼。</p> <p class="ql-block"> <b>南少林寺</b>山门,正门上方有长方形红底金字书写的“<b>少林寺</b>”三个字。</p> <p class="ql-block"> <b>南少林寺天王殿</b></p> <p class="ql-block"> <b>钟楼</b>和<b>鼓楼</b>是寺院每日晨昏鸣钟击鼓的场所。 早晨先敲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敲钟,故有“晨钟暮鼓”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b>南少林寺</b>不仅是佛教圣地,更是南派武术的重要发祥地,其独特的武术风格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泉州<b>洛阳桥</b>,原名“万安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的。它的建造始于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到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历经六年建成,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桥的建造不仅解决了洛阳江水域的交通难题,也成为了泉州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 <b>洛阳桥</b>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板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它与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广东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p> <p class="ql-block"> <b>洛阳桥</b>全长834米(现存全长约731米,因历史变迁有所缩短),宽7米(现桥宽约4.5米),主体桥段为47孔,有45座石墩,桥面左右翼以望柱、扶栏装饰。桥体为“东北—西南”走向,连接了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p> <p class="ql-block"> 踏上洛阳桥,脚下是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坚固的石板,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坚韧。轻抚栏杆,海风裹挟着雨滴扑面而来,像是在诉说着这座桥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关于洛阳桥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建造时蔡襄的助手夏得海投文于海中,祈求龙王帮助,潮水竟然神奇地退去,使得建桥工程得以继续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还有每年农历三月三,泉州人民会在洛阳桥上举行盛大的仪式,祭祀海神玄天上帝,祈求风调雨顺和渔业平安的习俗。这些故事和传说都让我们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p> <p class="ql-block"> <b>洛阳桥</b>的来历和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和历史底蕴,它不仅是泉州市的重要交通要道,更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b>洛阳桥</b>的桥墩采用筏形基础,先向水下抛石,形成相互连结的整体桥基,再在桥基上立桥墩。桥墩呈船尖造型,有效缓解了湍急的水流对桥身的冲击。并在上面种植海蛎以巩固桥基,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桥中保存有纪年文物“月光菩萨”,见证了这座古桥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 <b>洛阳桥</b>横跨江面,它不只是江水的情书,更是一篇恢宏的史诗,记载着泉州人向海而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洛阳桥上,脚下是坚实的石板路,耳边传来江水潺潺的声音。站在桥头眺望远方,远处的城市轮廓若隐若现,古今交融的画面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泉州洛阳江入海处,成片的红树林郁郁葱葱,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桥洛阳桥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总之,泉州洛阳桥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桥梁,它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也成为了泉州人民心中的骄傲和象征。</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有机会来泉州,一定要来洛阳桥走走,在这座承载着乡愁与历史的古桥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p> <p class="ql-block"> 五天的厦门之旅转瞬即逝,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对这段美好记忆的定格。厦门,这座海上花园,用它独有的方式,温柔地治愈了我。虽然旅程已经结束,但那些历史人文的记忆,将永远镌刻在心底,成为我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厦门,感谢你给予的每一次惊喜与感动,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某个转角再次重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欢迎老师来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谢谢点赞留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