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 瓜 记

巴山夜雨

<p class="ql-block">  高中入学的前一天,四哥、九弟和我相约去剜菜。</p><p class="ql-block"> 想到打小在一起的玩伴就此分离,心情比较沉重。哥仨顺着沟子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村里的瓜园。日上三竿,无风无云,庄稼地里阵阵闷热,“走,去看看能不能要个瓜吃!”忘记谁提议的,我们仨直奔瓜棚。种瓜的梁老汉,一只眼眼皮耷拉着,面目狰狞。据说小的时候被老鼠啃了一口,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村里有名的种瓜把式。哥仨收拾一下表情,非常谦恭的来到梁老头的面前说:“爷爷,有水吗?”心里期望能得到一个瓜。谁知道我们的小心思早已被机智的梁老头看破,他指着棚子边上的瓮说,“喝水,自己舀。”没有办法,只能依次拿起水瓢假装大口大口的喝了几口,悻悻的离开。</p><p class="ql-block"> “看见地上的西瓜了吗,麻袋盖着,”四哥目光敏锐。我也看见了,在棚子角落里,足有七八个。有大有小,还有的居然带着蔓儿。种瓜的人去摘瓜不会抱起瓜用力拽,连蔓儿拽下来。很明显,这是偷瓜的摘下来没有来得及抱走。瓜园紧邻军马场一分场,旁边是胜合村,再走几步就是生产村。开学前是偷瓜季,成群结队的孩子,以此为乐。只是,看瓜园的都有猎枪。黑灯瞎火的被一枪烀到,就中了头彩了。哥仨在一个树荫里讨论了一会儿,一致认为,作为一个村里的人,作为邻居,作为长辈,面对着一口一个爷爷叫上的晚辈,明显是想去讨个瓜吃,明明有一地生瓜蛋子,却舍不得拿出一个瓜来,简直是不近人情!于是决定晚上来这个瓜园偷瓜!</p><p class="ql-block"> 吃过晚饭,哥仨在桥头聚齐,检查了一下装备。我带了条布袋子,九弟居然带着把刀子。然后,我们不紧不慢的向瓜园进发。说起偷瓜,很早了不行,天光大亮,一览无余,肯定不会成功。但很晚了也不行。不要认为看瓜的睡着了,就任由你去摘瓜。夜深人静的时候,任何一点动静,即使是摘瓜的声音也会传出很远。</p><p class="ql-block"> 瓜园三面是棒子地,一面临沟。靠近瓜园以后,我们先到瓜园旁边的坟地隐蔽起来,观察瓜园的情况。只见瓜棚里面有两个烟头火光,一明一暗的,看来是两个人在看瓜。突然,棚子里一声断喝:“谁啊!”随即一声枪响,周围的棒子棵上一阵乱响。听到喊声和枪响,我们立刻趴下,以为被发现了。结果,瓜棚子里的人根本就没有出来。不过,玉米叶子的动静,说明枪里装了砂子,不是放空枪吓唬人。枪响之后,两个人一个拿手电筒照亮,一个装火药、倒砂子、捅枪管、按炮子,动作娴熟,麻利的很。做完这些,两个人继续抽烟说话,两袋烟以后,又是刚才那个样子—“谁啊、放枪、装药、抽烟”。等着弄明白了流程,当第三次枪响之后,我们猫着腰快速抵近玉米地边,卧倒爬进西瓜地。然后,悄悄的靠近大点的西瓜,轻轻的用手捏着瓜蔓儿,慢慢的使劲掐断。这样子是不是就完成了?NO!对于跟着凑热闹的菜鸟,做到这点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对于真正的高手,就是要出乎对手意料之外!我和四哥已慢慢的来到了瓜园深处靠近棚子的地方。几个大瓜,白天早就被我们发现。就是要在枪口下把瓜偷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挑战。在黑暗中摸索着,找到大瓜不容易,不出动静的运出来更难。我慢慢的把瓜从面前往后滚,身子仰卧,左手右手各滚一个,第三个在两腿之间,随着身子慢慢的后退,一点点的带着,一寸寸的后撤。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也记不清放了几枪。接近边缘的时候,用脚把三个瓜蹬进棒子地。翻身出来,把瓜塞进布袋子,一溜烟回到了村里。哥仨一盘点,总共弄出来七个瓜。一口气吃了两个,其他的藏在柴火垛里,最后不知道便宜了谁。</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背起行囊,开启了求学、工作之旅,离开了生我养我遍地瓜果飘香的家乡。四十多年过去了,至今还时常想起那些青葱懵懂无知无畏的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