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缝补老屋</b></p><p class="ql-block"><b> 3月23日,星期天,睡了个懒觉,起床后饭还没吃,就想,昨天带孩子去大沙河玩水,去红薯岭看油菜花,今天干点啥呢? </b></p><p class="ql-block"><b> 正在这时,突然手机响了,一看是老家的同族长辈许四成打来的,接住电话,他说让我回村干活,即修补我老家屋顶。前段时间回老家撺忙,发现屋顶因漏雨导致屋顶上的椽子腐烂。于是就决定修补一下,谈话间,许四成说这个活好弄,我便拜托他来做这个活。他今年七十岁,身体仍然健壮,对农村这点活那是驾轻就熟,不在话下,并且还是个热心肠,论辈分,我该叫他爷爷。</b></p><p class="ql-block"><b> 我简单吃了早饭就赶紧回老家了。他早已在门口等我了。按他的计划,我们去赞善市场租了脚手架,又去我家另一个老宅,把两张旧床拆开,取了有用的木料充当椽子。搭好脚手架,我们分工协作,自然是他当大工,我当小工。</b></p><p class="ql-block"><b> 想想都好笑,一个古稀,一个花甲,竟然还能干这登高爬低的活儿,一边干活,一边聊些村里的家长里短,以及他年轻时的趣事。不知不觉最难弄的那些活儿都让他手拿把掐了。虽然我是小工,但是砍砍锯锯之类的木工活我还不草气,那也是手到擒来,小菜一碟。咱毕竟是农民的孩子,小时候都吃过苦受过罪。</b></p><p class="ql-block"><b> 今天挺热,预报最高温度28度,所以干活时一直汗流浃背,额头上的汗还不敢用手擦,手上灰尘太多,一擦就妙变大花脸,并且汗一旦流进眼睛就很难办。衣服袖子就成了便捷毛巾,一天也不知道抬了多少次胳膊,本来耐旱的我一天竟然喝了两千多毫升的水。</b></p><p class="ql-block"><b> 中午在许庄家常饭店简单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了一下,下午二点半又准时开工。经过三个小时的紧赶慢赶,终于圆满完工。</b></p><p class="ql-block"><b> 下一步再给房顶扣个瓦,彻底解决一下漏雨问题。</b></p><p class="ql-block"><b> 据屋内椽子的黑字记载,这是1987年盖的平房,那年我大学毕业,父母盘算着赶紧盖个房给我结婚,就在那年,这座房成了寒门学子和糟糠之妻的婚房,也是两三年后儿子呱呱坠地的产房。</b></p><p class="ql-block"><b> 这个平房别人看它很平常,我却看它不一样。它承载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那几分之一,老宅送我上大学,新房助我当新郎。如今空荡的旧房,却装满了美好的时光。</b></p><p class="ql-block"><b> 记得曾经读过这祥一段话:在这人生旅途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像是身着一件满是褶皱与破洞的衣衫,而缝缝补补,便是生活给予我们最质朴却又最深刻的修行,是贯穿生命始终的真谛。</b></p><p class="ql-block"><b> 虽说人生就是缝缝补补。但一定要牢记,房子破了维修易,感情破了修补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