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06.13.</p><p class="ql-block">路过包头,顺便去美岱召看看,缘起是去年夏天半日游呼和浩特,过后读其简介,被三娘子的故事所吸引。当然,仅仅看看三娘子住过的美岱召并不能充分了解三娘子的一生。那还得多读一些关于三娘子的文章。但看到景物是否能引发了解三娘子的灵感呢?</p><p class="ql-block">看,每个人都随时可以成为自己的萨满!😄</p> <p class="ql-block">美岱召,并不是三娘子庙。美岱,蒙语的音译,其词义是弥勒。弥勒也是音译。😃</p><p class="ql-block">说美岱召既是王城也是寺庙,城寺合一史上第一,或天下唯一,云云,其实这是很无聊的说法。王必有敌,筑城以守,自然的事。王亦有事,信神以祈,遂有庙矣。古今中外,围绕教堂寺庙而建的城镇屡见不鲜。</p><p class="ql-block">但这里占C位的主角既不是阿勒坦汗也不是三娘子,而是一个喇嘛。这喇嘛最被广为人知的尊号是,迈达里呼图克图。迈达里,Maidari, 蒙语,与美岱的词义一样,都表示弥勒佛,源自梵语Maitreya. 弥勒佛,未来之佛,眼前临世之佛(*M)。呼图克图,蒙语音译,意思是有福报,喻冠此称号者有善解佛法的天赋。迈达里呼图克图,可以理解为莅临此间使众人开悟的智者(*H)。</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这位活佛还有一大堆其他尊号或法号,或帝王所赐,或比他地位更高的达赖喇嘛所授,或因其后世传承者被封尊号而追授同等尊号于他。那他的本名呢?反而没有查到。先放下吧,虽然我更感兴趣这位尊者在出生时其父母用什么名字寄托了什么样的祝福和期望。</p><p class="ql-block">*M,参考:<a href="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Maitreya-Buddhism"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Maitreya</a></p><p class="ql-block">*H,参考:<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1%BC%E5%9B%BE%E5%85%8B%E5%9B%BE/10916561?fr=ge_ala"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呼图克图</a></p><p class="ql-block">美岱召前的新牌楼。左边的人物是阿勒坦汗,大明金国的顺义王;右边的人物是三娘子,本名是钟金,阿勒坦汗的第三个王妃。中间的人物既迈达里呼图克图。</p><p class="ql-block">在基督教,伊斯兰教,及亚洲其他民族中,讲排场的地方占C位的都是教宗或最高的神职人员而不是国王苏丹或总统,因为这些神职人员被王公贵族视为天主或佛的代表。可能拿破仑是个例外,但拿破仑也得装装样子。另外就是亨利八世及之后的英王,他们自己既Church of England的教宗,如此他们自己能裁定自己的离婚案。这是否是因文化不同?可能还不是那么简单,老乔还没有搞清楚。</p> <p class="ql-block">关于蒙古民族的起源,现在的主流说法是东胡→鲜卑→室韦→蒙古。东胡存在于商周到西汉之间1300余年。年代这么久远,是真是假还真不好判断。另外有些网文中的观点是室韦→鞑靼-蒙古,这可能是颠倒因果。鞑靼相关的称呼出现于南北朝隋唐时代,在罗马和希腊文献中Tatar或Tartar出现得更早,的确早于蒙古的概念。但这并不能有逻辑地推论出蒙古源于鞑靼。鞑靼人是东方人种与中亚-高加索一带西方人种混合而成,所以鞑靼人与东方蒙古人的祖先有共同的血统继承。蒙古族发展到帝国的鼎盛时期吞并了蒙古草原的鞑靼部落,这也不能推论出蒙古源于鞑靼。</p><p class="ql-block">蒙古这么大又这么荒野,考古难度很大。蒙古人开始也没有自己的文字,蒙古族起源于哪里迁徙来的游民还是起源于白狼也只能凭那些有文字的异族人说。史学大族汉意波斯德英法俄日的文献记载客观吗?传说占几成?如果要避免人的观念偏差,那么对于现代蒙古民族有没有相对完整的基因组学分析结果呢?这是另一个话题。</p><p class="ql-block">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该语系包括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但这存在争议。马背上的民族,早期时候到处游走,相互接触借鉴自然是“日常”之事。其语言关系错综复杂也就不难理解了。</p><p class="ql-block">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语没有文字形式。后来主要有三种,</p><p class="ql-block">一,大约AD1204,铁木真的蒙古大军在阿尔泰山打败突厥语族的乃蛮部,俘获其掌印官回鹘人塔塔统阿。铁木真爱慕其才,用塔塔统阿为其掌印官,并令塔塔统阿用回鹘文教太子如何记录蒙古语。如此就产生了当今主流蒙文既回鹘文式蒙文的前身。</p><p class="ql-block">二,AD1264,忽必烈令其国师藏族人八思巴创制蒙古新文字,俗称八思巴文,并于AD1269颁布。虽然忽必烈令行禁止人们使用原来的回鹘文式蒙文,但民间依然习惯延用。八思巴文仅限于官方行文和货币。及至蒙元帝国崩溃,八思巴文无人再用。八思巴文开始有41个字母,而后43个,逐渐增至57个。这之中主要是古藏文字母,还有梵文字母,及几个新造字母。忽必烈的意图是用八思巴文书写所有语言,蒙文,藏文,梵文,回鹘文,汉文,等。大有再来一遍书同文的架势。但他以失败告终,八思巴文字母行文太难书写了。谢天谢地!车同轨便于交通,但书同文或许是文化的灭顶劫难。试想一下,如果在蒙古的铁骑所到之处,各个欧亚民族都开始用八思巴文书写的蒙古语替代汉语波斯语拉丁语希腊语等语言叙事并思维,欧亚大陆今天是否会与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一样发达呢?</p><p class="ql-block">三,AD1648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僧侣那木海札木苏在蒙古文基础上新创了一种托忒文字,31个字母。托忒文便于准确地表达卫拉特方言,但也只通行于天山南北路、伏尔迦河口诸处。</p><p class="ql-block">现行的(内)蒙古文有29个字母。美岱召门前这块汉白玉上的字大概是现行的蒙古文吧。蒙古文每个词从上而下书写,从左向右换行。所以我猜左面的那个词是美岱,右边的是召。</p> <p class="ql-block">在琉璃殿前西侧。</p><p class="ql-block">据说这是迈达里呼图克图的舍利塔。怎么这么新呢?</p> <p class="ql-block">从城门的门洞看里面的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大殿和城门的中轴并不在同一直线上。</p> <p class="ql-block">从泰和门上看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虽然现在的美岱召修缮得很精细,但原建筑的整体工程还是很粗糙的,设计,测绘,施工等方面的质量水平与关内的庙宇无法相比。看看屋顶上的小宝塔,并不在一条直线上。从其他人用无人机航拍的照片中看,大雄宝殿三进房间的屋脊也不平行。可见大雄宝殿一个建筑的三进房间都没有能在中轴线上保持对称整齐。</p> <p class="ql-block">角楼突出城墙四方框之外,这在喵喵的美篇中一张照片很清晰地显示出来。如果要看喵喵拍的照片,点击链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3.cn/2fde85la?ul=meipian%3A%2F%2Farticle%2Fdetail%3Fmask_id%3D2fde85la%26source%3Dwww.baidu.com" target="_blank">喵喵美岱召城角楼</a></p> <p class="ql-block">角楼突出城墙四方框</p><p class="ql-block">从墙外看,</p> <p class="ql-block">从墙内看。</p> <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艺术为什么这么偏爱骷髅头?对此我一直感到疑惑。</p><p class="ql-block">护法金刚的脸谱与撒旦靡下凶神恶煞的脸谱有什么区别吗?看细节肯定有不同的文化元素的。</p> <p class="ql-block">看了这些护发金刚的脸,从心底首先产生的条件反射是恐惧。于是转向佛陀菩萨们的金像,祈求保佑。阿弥陀佛,应否如是解?</p> <p class="ql-block">哪个甲子年呢?可能是1984年。有网文说美岱召的很多建筑在1985年重修,可能开工在1984甲子年,完工在1985年。</p><p class="ql-block">题字者可能是现代书法家王遐举(1909-1995), 时年73岁。这匾额上的每个字,都是左边舒展,右边渐变到过于紧凑,尤其是靈字的最下面一横。空间感官尺度漂移,这可能是轻微脑溢血的后遗症,以前见过几例。机理不了解。</p><p class="ql-block">华夏民族的六十(年)一甲子的纪年法让我很困惑。这倒不是因为十天干搭配十二地支的小小复杂化。困惑的是这方法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是一种限定呢?还是一种诅咒呢?或者说代表一种开悟呢?看看我们的古书,对皇帝喊万岁,对伟大的皇帝喊万万岁,王爷中即有打九折的千岁,也有打一折两折的九千岁八千岁。对普通婴儿的祝福就只能敷衍了事说长命百岁了,连两个甲子都不够。但这也大于60年了。说动物长寿有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之说,排在皇上王爷之列。好人死了说名垂千古,坏人死了说遗臭万年。六十年一个花甲实在是不够用啊,说古论今时很难搞清事情发生在那个60年甲子之中。</p><p class="ql-block">从这寿灵寺建成到如今,约460年,八个甲子,写这匾额的王遐举是何时神圣,查起来真麻烦。他活了八十六岁,自己就经历过1924、1984两个甲子年。如果他真能活个几百几千年,不知有多少个王遐举待查!天干地支纪年法,真是不如阿拉伯数字的纪年省事。</p> <p class="ql-block">供奉在佛爷殿内的五明王之“白哈尔业之王,又称事业王,是白哈尔的原形,又叫“协松多吉米沃且”。他有三头六臂,三头颜色各异,分别为白,天蓝和红色,六臂手各持不同法器,右三只手持铁钩、箭、剑、左三只手持刀,弓和杖。身穿白丝上衣,围人皮和虎皮,头戴类似草帽形式的藤帽。骑白狮,由门普布查牵引,主要伴神是阿曲玛。他的明妃叫魔曜明嘎姆。” </p><p class="ql-block">— 选自百家号博主A恒林雕塑的一篇文章<a h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393239828224342&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4%BD%9B%E7%88%B7%E5%BA%9C%E4%BA%94%E6%98%8E%E7%8E%8B%E6%8A%A4%E6%B3%95"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白哈尔神护法...”</a></p> <p class="ql-block">这可能是五明神王之“白哈尔语之王”。</p> <p class="ql-block">迈达里呼图克图曾在此传教。清时改称乃琼殿。</p> <p class="ql-block">八角庙。原为八角亭,</p> <p class="ql-block">庙内供着护法金刚,</p> <p class="ql-block">现八角庙内供奉着大威德金刚。</p> <p class="ql-block">狮子?土默特猎犬?😄</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新建的博物馆背后看美岱召城门。美岱召旧城很紧凑,而召城外的景区占地面积远超美岱召旧城,比如美岱召泰和门外的这个广场。</p><p class="ql-block">这种对比,是不是反映出今天这里的管理者与三娘子审美的不同?也许当初三娘子不肯站这么多地吧。三娘子是信佛的人。</p> <p class="ql-block">白度母,现世观音菩萨的化身。</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被蒙面?修缮中?观音菩萨乐意吗?weird.</p> <p class="ql-block">钟金夫人享堂。</p> <p class="ql-block">三娘子的骨灰就在这个檀香木制的塔里。</p> <p class="ql-block">钟金遗物</p><p class="ql-block">不知是他人所赠,或是三娘子自己绣成。纵马挥戈能征战的哈屯会绣花,实在是史上少有的女杰了。</p> <p class="ql-block">美岱召有很多充满了故事的壁画。可惜参观美岱召之前没作计划没作功课。</p> <p class="ql-block">和谐永年,和谐永年,每个字都是钟金的血和泪。</p><p class="ql-block">牺牲女人换和平,是文明?是野蛮。有雄才大略,占有举国之力的君王们怎么就不能凭武力和谈判达到和平呢?封号的背后,是钟金的屈辱和帝王的无耻。</p> <p class="ql-block">美岱召相关纪年:</p><p class="ql-block">1508, 阿勒坦(Altan, 明朝称孛儿只斤·俺答)生于蒙古右翼满官嗔部,巴尔斯博罗特之子,达延汗之孙。</p><p class="ql-block">1517,阿勒坦9周岁,祖父达延汗去世。达延汗去世前分封十二土默特予阿勒坦,具体年月不详。自此蒙古右翼土默特部落联盟成为阿勒坦的基本盘。所到之处,多有驻地冠名土默特X。</p><p class="ql-block">以下所以年龄都以周岁作数。</p><p class="ql-block">1519,阿勒坦11岁,其父巴尔斯博罗特去世,阿勒坦续娶其庶母莫伦哈屯。</p><p class="ql-block">~1522,阿勒坦的长子辛爱黄台吉出生,该年阿勒坦仅14岁。</p><p class="ql-block">1543,索南嘉措(明史记为索南坚措)生于布达拉宫西约二十公里处堆龙德庆的一个"贵族"之家。</p><p class="ql-block">1546,索南嘉措被黄教格鲁派的哲蚌寺做为前任座主根敦嘉措的转世迎入寺内供养。</p><p class="ql-block">1549年,索南嘉措受沙弥戒。</p><p class="ql-block">1550, 三娘子(1550-1613)出生。该年阿勒坦已经42岁。</p><p class="ql-block">十六十七世纪,蒙古族虽然经历过帝国的辉煌,军事、畜牧和制造技术方面积累了欧亚大陆的许多精华,但由于地广人稀及游牧加掠抢的生活方式,文化依然落后。三娘子虽然在蒙古族近代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关于她的史料记载远远少于各种不靠谱的传说。其出生和身世也是沉浸在迷幻的神话、蒙族的民间文学渲染及汉家的正统道德标榜之中。其中一个似乎还算有些逻辑的版本是,三娘子本姓奇喇古特,卫拉特蒙古奇喇古特部落首领哲恒阿哈之女,闺名钟金Junggin, 或Jönggen. 至于哈屯,Khatun或Qatun, 那不是闺名,而是婚后的称呼(*Kht)。哈屯,意思是汗王或贵族账内的女人,不分妻妾。Jönggen Khatun翻译称钟金夫人,并不百分百地确切,只不过是汉人用夫人二字表达对三娘子的一种敬意。</p><p class="ql-block">1553, 阿勒坦之孙把汉那吉(1553-1583)出生,为阿勒坦三子铁背台吉之儿子,三岁时父母早丧,由其亲祖母暨阿勒坦排位第一的妻子莫伦哈屯扶养成人。</p><p class="ql-block">1558,阿勒坦率土默特部西征,卫拉特奇喇古特部首领哲恒阿哈献女儿钟金和亲。从此,两部通婚和好。可怜的钟金,8岁委身于50岁的老男人阿勒坦。而后,钟金被汉族百姓称为三娘子。</p><p class="ql-block">1564,索南嘉措受比丘戒。</p><p class="ql-block">1567-1572,美岱召始建于这五年间,明年号为庆隆,具体年月不详。</p><p class="ql-block">~1568,三娘子生子不他失礼,为阿勒坦第七子。这一年三娘子已经18岁,成婚已10年。此前她是否生产过,未见记载。</p><p class="ql-block">1570, 秋,17岁的把汉那吉因阿勒坦夺其未婚妻(第三个)偿还他人,怒而出走投明。</p><p class="ql-block">1571,阿勒坦上表进贡称臣,明穆宗封阿拉坦为顺义王。</p><p class="ql-block">同年,格鲁派僧侣阿兴喇嘛来蒙古右翼地区传教,尊称阿勒坦为“大汗”。在阿兴的劝说下,阿勒坦抛弃萨满教,开始皈依藏传佛教,并向明朝请求佛经和喇嘛僧,得到明朝应允。阿兴喇嘛遂进而劝说阿勒坦进贡啦萨哲蚌寺的佛像,向那里的诸僧作布施,并迎请住持哲蚌寺的上师索南嘉措及《甘珠尔》《丹珠尔》诸经。</p><p class="ql-block">1572-1575,三娘子建库库和屯(呼和浩特旧城)。明朝称之为归化城。</p><p class="ql-block">1575,阿勒坦汗和三娘子在土默川所建王城竣工。</p><p class="ql-block">1578,明万历六年五月十五日,阿勒坦与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举行了大法会。自此阿勒坦等正式皈依藏传佛教,并约定改革殉葬等旧俗,制定戒律。索南嘉措赠俺答以“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之号,“咱克喇瓦尔第”是“转轮王”之意;“彻辰汗”即元代译法之“薛禅汗”,意为“聪睿汗王”,这也是忽必烈的汗号。阿勒坦则授予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称号,圣识一切为索南嘉措原有称号,瓦齐尔达喇为梵语执金刚之意,达赖为蒙语大海之意。从此哲蚌寺的转世系统就被称为达赖喇嘛。尔后格鲁派追认根敦朱巴和根敦嘉措为第一、二世达赖),称索南嘉措为三世达赖喇嘛。</p><p class="ql-block">1582年1月,阿勒坦汗卒,寿74。彼时三娘子年仅32岁。</p><p class="ql-block">同年,阿勒坦长子辛爱黄台吉继娶其庶母三娘子为妻。彼时辛爱黄台吉50岁。</p><p class="ql-block">1583年,把汉那吉“行猎中坠马而亡”,寿30。</p><p class="ql-block">同年,辛爱黄台吉之长子扯力克续娶其堂弟把汉那吉的遗孀把汉比吉。</p><p class="ql-block">1585,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举行仪式,将阿勒坦汗遗骸火化,骨灰存于美岱召城后宝峰山的塔内。</p><p class="ql-block">1586,2月,辛爱黄台吉病死。其长子扯力克未经明朝正式册封,自称顺义王。三娘子将与明朝通商贸易的印信教给了亲生儿子不他失礼。扯力克怒,帅兵攻伐不他失礼和三娘子。</p><p class="ql-block">1587,为防止分裂的土默特部再度侵犯,明朝同意正式册封扯力克为顺义王,并劝和扯力克与三娘子,逼迫三娘子再嫁。扯力克受封,休妻把汉比吉,继娶自己的庶母也是庶祖母三娘子。明朝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彼时,三娘子37岁,扯力克年龄不详。如果辛爱黄台吉也像阿勒坦一样14岁得子,扯力克当为1536年出生,长三娘子14岁,继娶三娘子时51岁。</p><p class="ql-block">同年,把汉比吉改嫁三娘子之子不他失礼。</p><p class="ql-block">1588,达赖喇嘛索南嘉措进京朝见明神宗皇帝,三月于途中患病,圆寂于蒙古卡欧吐密。</p><p class="ql-block">1589,云丹扎木苏出生,为阿勒坦曾孙,辛爱黄吉台之孙,松木儿台吉之子。云丹扎木苏出生后被其家族及三世达赖喇嘛的管家楚臣嘉措认为是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p><p class="ql-block">1592,传说后来的迈达里呼图克图生于这一年。</p><p class="ql-block">1604,达赖四世派遣东科二寺的呼图克图到美岱召坐床传教。传说此时迈达里呼图克图年仅十二岁,不可信。藏传佛教的活佛多数在五岁左右出家被供养,六到九岁之间受沙弥戒,十六七到二十一二岁之间受比丘戒。十二岁称呼图克图并坐床主持,可能吗?</p><p class="ql-block">1606,迈达里呼图克图为美岱召弥勒佛像举行开光大典。</p><p class="ql-block">1607,扯力克死,其长孙卜失兔嗣位。卜失兔出生年不详。如果按阿勒坦14得长子的繁殖频率算,卜失兔当生于1564年,比三娘子小14岁。嗣位时卜失兔43岁。但这只是推算,未见正史记述。</p><p class="ql-block">1611,经四年争斗,三娘子嫡孙素囊台吉妥协。卜失兔王位确立,继娶其庶祖母也是庶曾祖母庶天祖母(五世)三娘子。彼时卜失兔可能47岁,三娘子61岁。此事是否有足够正史记载,待查。</p><p class="ql-block">1613,三娘子辞世,寿63岁。葬于美岱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Kht,注:Khatun, 与Khan相对。现在汉译是Khatun-哈屯,Khan-汗。这两个词起源于栗特语<a href="https://www.definitions.net/definition/Khatun"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xwatyn</a>,是栗特人对突厥人的汗和哈屯的称呼。栗特语和波斯语同属伊朗语系。这一对词及其概念经突厥语传入蒙语和汉语。在伊朗语系中kh或xw都发音,转入汉语k不发音而发h音。转入英语k发音h不发言。在英语里有时kh被q替代。老乔没查到在突厥语和蒙古语中怎么发音。</p> <p class="ql-block">美岱召城外,北宝峰山上的阿勒坦汗塔。</p> <p class="ql-block">阿勒坦汗,如有来世,你走远点。不嫁给你们祖孙五代四个老男人,钟金会有更幸福多彩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