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老校区

夕阳西下

<p class="ql-block">中山大学老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道中大社区新港西路135号,是中山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校区之一,承载着学校的百年历史与文化底蕴。老校区不仅是中山大学的发源地,也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见证地。</p><p class="ql-block">老校区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学校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老校区作为中山大学最初的办学地点,见证了学校的创立与发展,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p><p class="ql-block">校园多为红砖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融合中西元素,</span>具有独特的民国风。</p> <p class="ql-block">北门牌坊</p> <p class="ql-block">北门在珠江边可看到广州塔</p> <p class="ql-block">中大码头位于中大北门原名“康乐码头”,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因中山大学“原岭南学院”校址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生命科学楼群</p> <p class="ql-block">外国语学院</p> <p class="ql-block">中文堂是中大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学和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紫荆楼,紫荆园宾馆。</p> <p class="ql-block">以香港著名实业家冼为坚先生命名。广东省物理学会。</p> <p class="ql-block">芙兰堂(又称芙兰教育中心)是中山大学南校园内的一座历史建筑,建于20世纪初,具有浓厚的西方建筑风格。它最初是由美国岭南基金会资助建造的,现为中山大学教务部。</p> <p class="ql-block">中山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具体来说是1953年。它是中山大学南校园内的一座重要建筑,主要用于行政办公和学术活动。中山楼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体现了中山大学与孙中山先生的深厚渊源。</p> <p class="ql-block">怀士堂的后面。孙中山亲自题写了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p> <p class="ql-block">黑士屋,因其外墙采用黑色石材砌筑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梁銶琚堂,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区,由香港知名实业家梁銶琚先生于1982年捐资兴建,1984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大草坪是中山大学南校园内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也是校园内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这片大草坪位于校园的中心区域,周围环绕着许多历史建筑,如怀士堂、黑石屋、马丁堂等,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大草坪不仅是师生休闲、交流的场所,也是许多校园活动和庆典的举办地。无论是晨读、散步,还是举办露天活动,这片草坪都承载了无数中大学子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纪念馆创建于1953年,在孙中山诞辰八十七周年、中山大学建校二十九周年校庆之际,“孙中山先生纪念室”落成开幕,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建立的第一家孙中山纪念机构。1972年12月宋庆龄为纪念室题名“孙中山纪念馆”。 1994年10月,孙中山纪念馆迁入永芳堂。</p> <p class="ql-block">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p> <p class="ql-block">开放日参观人员可在饭堂就餐扫码支付加收10%</p> <p class="ql-block">三两米饭二荤一素加老火汤15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模范村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物理科学与物理工程学院</p> <p class="ql-block">这座牌坊建于明朝,具体时间为乙丑年(1565年),是为了纪念当时考中进士的七位广东学子而建。牌坊上刻有“乙丑进士”四个大字,象征着对学术成就的表彰。</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铜像是由日本友人梅屋庄吉1932年赠送的,这座铜像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立的</p> <p class="ql-block">大钟楼,1915年动工,1916年6月落成。捐资者为纪念新泽西州一位富商之子、自1896年起任岭南学堂前身的格致书院纽约董事局书记兼司库的格兰先生,将该楼命名为“格兰堂”。现该楼为校史馆。</p> <p class="ql-block">怀士堂建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最早的建筑之一,曾作为学校的礼堂和重要活动场所,现为学校历史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马丁堂建于1905年,是中国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之一,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办公地点。</p> <p class="ql-block">惺亭它建于1928年美国建筑师设计的,由岭南大学惺社同学为纪念史坚如、区励周、许耀章三位烈士而捐建。史坚如是辛亥革命烈士,区励周和许耀章则是1925年沙基惨案中的殉难者。惺亭不仅是校园内的重要历史遗迹,也是中山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荣光堂最初由岭南大学(后并入中山大学)的华人教职工和校友集资兴建,于1933年建成。其名称“荣光”寓意“基督荣光”,反映了当时岭南大学的基督教背景。</p> <p class="ql-block">岭南学院</p> <p class="ql-block">行政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中大学人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