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畔梵音处庙会旧影长

陈强

<p class="ql-block">美篇号:2806254</p><p class="ql-block">摄影:陈强</p><p class="ql-block">春暖花开的时节阴历二月十九日,在天津滨海潮音寺,这里有一周时间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以纪念观音菩萨诞辰日。寺内举行祈福法会,寺外还有舞龙、舞狮、秧歌、高跷杂技、民间曲艺等民间表演,此外在潮音寺外的海河公园里还可以观赏海河沿岸春光风景。</p><p class="ql-block">潮音寺庙会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请看我在现场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潮音寺,原名南海大寺,又名双山寺。作为海河下游最为著名的寺庙——潮音寺,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和天津建卫同年,也有六百年历史,它朝向大沽海口,是全国少有的座西朝东的庙宇,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沽街道境内,是大沽街道对外开放的文物古迹。潮音寺是由当地居民集资兴建的庙宇,明嘉靖皇重修,御笔更名题匾“潮音寺”。民国初年,大沽籍船员捐资修葺山门、正殿和后殿。潮音寺占地5124平方米,由三层大殿、四座配殿、一座柳仙亭和南北跨院园林组成,保持了明清建筑原有风格,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潮音寺位于海河入海口,是船只入海时见到的第一座寺院,因此人们称潮音寺为“沽口第一寺”。潮音寺曾历经明、清两朝及中华民国的六次修葺,又在1990年经原塘沽区政府复修,现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是滨海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宗教活动场所。是全国少有的坐西朝东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潮音寺前广场最突出的便是这座三面观音像,观音像高耸入天,仿佛观音菩萨从天而降。</p> <p class="ql-block">潮音寺门临海河,山门至海河之间是视野开阔的观音广场,供奉着石刻三面观音圣像。圣像整体高达19.9米,通体由花岗岩石雕刻而成,正面滴水观音手持净水瓶,右面送子观音手捧童子,左面宝珠观音手持宝珠,象征着观音菩萨“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的大慈大悲形象,象征着“慈悲”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送子观音</p> <p class="ql-block">这尊三面观音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是由当地居民集资兴建的庙宇,原名“南海大寺”,又名“双山寺”,明嘉靖皇帝下令重修,御笔更名题匾“潮音寺”。</p> <p class="ql-block">潮音寺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曾是原塘沽区经济、贸易、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中心,许多出海打渔的人都来此烧香礼佛,以求得神灵庇佑。每逢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的圣诞日)举办庙会活动,寺内都举行祈福法会,寺外还有秧歌表演。旧时曾是原塘沽区经济、贸易、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中心。</p> 观音菩萨雕像——她的面容慈祥,神情安详,容颜柔美端庄,华丽中又不乏平凡,又有着高贵的气质。 <p class="ql-block">潮音寺是原塘沽区现存的一座寺庙,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少见的座西朝东庙宇的建筑结构,几百年来历经数次修整,最近的一次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每年的到阴历二月十九即传说中的菩萨娘娘的生日时,都会吸引众多的佛教信徒和人们到此拜佛上香,祈求平安如意。特别是原居住大沽地区的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出于对家乡的热爱,都来纷纷捐款祈福。因此,潮音寺也成为了连接海内外情感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庙会现场热闹非凡。红墙庙宇前,人们虔诚跪拜,桌上摆满鲜花水果等供品,祈愿平安顺遂!</p> <p class="ql-block">明朝嘉靖年间,大沽口一带倭寇猖獗,屡遭侵扰.为安定民心,嘉靖皇帝拨银重修南海大寺,改土木结构为砖瓦结构,并御笔题词:潮音寺。清代时期,潮音寺因地处南粮北运和北盐南运的起始地,又系保卫京畿的要塞,为历代皇帝所重视.据传康熙,乾隆二帝均为佛门信徒。康熙帝曾亲临大沽口,在视察军事布防的同时,到潮音寺朝佛拜谒.他见寺庙简陋,于是在1690年下令拨款修葺。乾隆帝也曾微服私访到潮音寺。因有两位皇帝巡幸,寺以次为荣,民以次为尊,潮音寺遂声名远扬。滨海新区地区居民更是逢吉日焚香膜拜,至今香火不断。</p> <p class="ql-block">在山门殿的南侧,仍旧保留着原有的柳仙亭,它高3.5米、宽2.7米,八角飞檐式,内供柳仙像,数百年来,大沽人们都口耳相传着柳仙为观音菩萨护法的故事,人们尊柳仙为潮音寺的护法神,传说潮音寺柳仙神通广大、福佑一方,却性好饮酒,人们每每都会来寺为柳仙贡酒,这也成为了潮音寺所特有的文化。</p> 潮音寺临近海河入海口<div><br></div> 海河沿岸桃花已开 介绍结束,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