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之王:美国西弗州的“世界最大茶壶”传奇

Keith

<h5>如果你正沿着美国30号国道(U.S. Highway 30)穿越西弗吉尼亚的汉考克郡,突然看见一只4.3米高、4.3米宽的巨型红白相间茶壶矗立在公路旁,不要怀疑自己开进了童话世界——你遇见了切斯特茶壶,一只真正存在、足以装下童年幻想的“世界最大茶壶”。</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切斯特茶壶</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汽水桶到茶壶:一场奇妙的变身秀</b></h3> <h5>这只茶壶的身世颇具戏剧性。它原本并不是茶壶,而是一只——听好了——巨型根汁汽水广告桶。上世纪30年代,美国Hires公司为推广其招牌饮料根汁汽水(Root Beer,也有人翻译成沙士),在宾夕法尼亚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木制圆桶,作为广告牌。1938年,切斯特当地陶瓷商人威廉·贝比·德文(William "Babe" Devon)一眼相中这只桶,将它运回家乡并施展创意魔法:装上壶嘴、焊个把手、披上锡皮,最后顶上一个玻璃球当壶盖钮——一只硕大的茶壶就此诞生!</h5> <h5>当然,这可不是普通的茶壶。这是只有两千多居民的小镇切斯特对自己城市身份的骄傲宣言——20世纪初,这里正是世界著名的陶瓷生产中心之一。</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茶香曾萦绕的游乐场角落</b></h3> <h5>最初,这只茶壶就设在切斯特的Carolina大道上(今天的2号州道),还附带一个小卖部,由当地青少年经营,出售纪念品和小吃。正值美国大萧条后期,茶壶带来的不仅是生意,更是社区凝聚力的象征。可惜好景不长,二战爆发后汽油配给,游客骤减,茶壶暂停营业。</h5> <h5>战后,它辗转易主,卖过陶瓷,也卖过花园工具;到1971年后,彻底关张,茶壶成了一件被遗忘的老玩具。</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切斯特茶壶</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差点被拆,差点被忘,但从未被放弃</b></h3> <h5>1984年,土地被出售,旧建筑被推倒,茶壶面临送进废铁厂的命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名叫日瓦·希尔(Geneva Hill)的切斯特居民站了出来,带领社区发起了拯救茶壶行动。市议会成立了茶壶修复委员会,展开长达数年的搬运、募款与争论。几经波折后,茶壶终于在1990年由市政接手,迁至今址——原洛克斯普林斯游乐园(Rock Springs Park)的一角,紧邻热闹的詹宁斯·兰道夫大桥(Jennings Randolph Bridge)出入口。</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切斯特(左上)和邻近的俄亥俄州东利物浦鸟瞰图</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断重生的“城市吉祥物”</b></h3> <h5>切斯特茶壶虽然是“金属打造”,但它的生命力来自人心。1990年、2007年、2011年,社区三度集结志愿者力量进行修复。其中一次令人动容的行动来自一位少年——童子军J.P. Raynor。他在为鹰级勋章做项目时,主动提出修复茶壶,完成了粉刷、焊接和壶嘴更换,为这只年逾七旬的“老壶”注入青春活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切斯特茶壶</h5> <h5>今天,茶壶的壶盖上不再是玻璃球,而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塑料球。里面不再卖冰淇淋和汽水,但它承载着一座小镇与产业繁荣岁月的共同记忆。它还是一个地理藏宝(Geo-caching)点,吸引了全球打卡爱好者。</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茶壶,大世界</b></h3> <h5>讽刺的是,这只“世界最大茶壶”从未真正盛过茶。但它盛满了另一样东西——历史、社区、创意与坚持。它也恰巧回应了Hires根汁汽水的渊源:该饮料原初灵感便来源于一种草本茶。</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盛顿州Zillah市的Teapot Dome加油站</h5> <h5>如果你以为建筑物形状如茶壶是个稀罕事,那你还得去看看华盛顿州Zillah市的Teapot Dome加油站——一座为纪念政治丑闻“茶壶山事件”而建的加油站,现已成旅游景点。但切斯特茶壶不属于政治,它只属于人们平凡的热爱与不平凡的想象。</h5> <h5>小贴士:如果你计划公路旅行经过西弗吉尼亚,不妨下车看看这只4.3米高的红白茶壶。它不会给你倒上一杯热茶,但会给你一个温暖的故事。</h5> <h5></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