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阿斯伯格是不是低情商?

Hannah

<p class="ql-block"><b>我们常常会将一些行为表现与众不同的人贴上“低情商”的标签。阿斯伯格由于神经发育的某些障碍,使得他们在融入常规社交规则时,有着独特的表现。经常被人们称为“低情商”。</b></p><p class="ql-block"><b>真的是这样吗? </b></p> <p class="ql-block"><b>1. 阿斯伯格常被描述为“像AI一样思考”。他们逻辑慎密,擅长处理结构化信息,却难以捕捉社交互动中的非语言信号,比如眼神,表情,语气等微妙的因素。</b></p><p class="ql-block"><b>比如,我们与对方谈话中,通过对方皱眉,可以判断出对方的不悦,但是阿斯伯格无法领会这个皱眉的含义,他们需要明确的语言表达才能理解到对方的情绪。</b></p><p class="ql-block"><b>这种对语言理解的偏差,使得他们在社交场合中会出现答非所问,或者跟不上谈话节奏的情形。</b></p> <p class="ql-block"><b>2. 阿斯伯格对于理解他人意图与信念的能力,存在着天生的困难。社交环境中,他们总是不知道“何时该开玩笑,何时需保持沉默”,对于别人的开玩笑,潜台词,或者是善意的幽默,恶意的嘲讽,他们常常无法领会从而产生困惑。</b></p><p class="ql-block"><b>比如:对方开玩笑说:“你真是太聪明了,这么简单的事情你居然可以弄得这么复杂”。大多数人都会通过语气,语速,及面部表情,判断出这句话是带有幽默的恭维或是讽刺的玩笑。但是阿斯伯格无法综合这些因素,他们直接从字面解读 ,可能会引起困惑,转而去纠结于这件事情究竟是简单亦或复杂?从而可能产生焦虑。</b></p> <p class="ql-block"><b>3. 阿斯伯格的情绪体验超级敏感,时常呈现出极端化的特征。有时表现出极度的冷静,有时却因为很微小的刺激而突然爆发激烈的情绪。 常规社交场合的噪音或灯光都有可能出发他们敏感的感官神经,引起强烈的焦虑。</b></p><p class="ql-block"><b>他们虽然通过模仿学习社交规则,如机械性的微笑,但他们的内心仍然处于困惑与疲惫中。</b></p><p class="ql-block"><b>比如乘坐地铁的时候,他们可以非常敏感地“听见”车厢内有人在吃薯片,有人在嚼口香糖等各种细微的声音,并且准确定位在哪个角落,对于声音敏感的阿斯伯格就会烦躁不安。</b></p> <p class="ql-block"><b>4. 传统的情商理论强调“情感共鸣”,但阿斯伯格的共情,主要是依赖认知分析。他们是通过逻辑推理而非直觉感受来理解悲伤,并且会试图用解决方案来代替情感安抚。</b></p><p class="ql-block"><b>比如看到他人哭泣,他们并非通过直觉的感受对方的情绪而产生共情,而是通过逻辑推理(他哭了,所以他发生了悲伤的事)来理解对方,因而他们会用逻辑推理来表达他们的共情,比如直接递上纸巾。</b></p> <p class="ql-block"><b>5. 阿斯伯格常常对于某些特定的领域,表现出超乎异常的热情和兴趣,这种特质在现代社会中可能会产生他们独特的优势,这也是阿斯伯格人群被称为“高智商”的原因。他们的系统性思维,超强的专注力与抗干扰能力,成为他们在特定领域出类拨萃的驱动力。</b></p><p class="ql-block"><b>比如硅谷工程师中,阿斯伯格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的人群。</b></p> <p class="ql-block"><b>6. 许多阿斯伯格们,选择社交回避,并不是出于对社交的排斥,而是因为社交互动常常会消耗他们巨大的能量。</b></p><p class="ql-block"><b>比如一场节日的聚会,普通人会尽情地享受聚会中的优雅环境,丰盛美食,精彩演出,以及欣赏来宾的各种美丽服装等,但是阿斯伯格却会因为这场聚会,接收了太多的信息量而产生信息过载,然后感觉精疲力尽。</b></p><p class="ql-block"><b>他们常常被人误解为“孤僻”,其实他们是对于自身极限的考验,常常需要“自我保护”机制。</b></p> <p class="ql-block"><b>7. 社交规则往往没有固定的条文和标准的模式来遵从。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表达问候的方式都不相同,眼神的交流,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都可能不相同。</b></p><p class="ql-block"><b>阿斯伯格习惯遵循明确的规则,比如数学公式,物理定律等等,而对于模糊多变的社交规则,没有明确的指引所以他们常常会感觉无所适从。</b></p> <p class="ql-block"><b>8. 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自然而然就学会和掌握了社交规则。</b></p><p class="ql-block"><b>但是阿斯伯格由于在观察和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意图这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很难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自然学会社交规则。</b></p><p class="ql-block"><b>阿斯伯格们通过刻意的指导,反复的练习,才能逐渐记住一些基本的社交规则,但在实际运用中,遇到各种情境的变化,他们又容易感到不知所措。</b></p> <p class="ql-block"><b>9. 社交场合千变万化,各种因素的组合产生各种不同的情境。阿斯伯格往往难以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导致他们时常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焦虑不安,这也加剧了他们对于社交的回避。</b></p><p class="ql-block"><b>阿斯伯格的社交困境,本质上是他们的神经多样性与主流社会规则的碰撞,是生理性而非心理性的。人类大脑的复杂性,至今仍然是科学界的焦点难题。</b></p> <p class="ql-block"><b>10. 对于阿斯伯格,简单的冠以一顶“低情商”的帽子,是不确切的。他们的社交失误,更多的是生理性的局限,而非主观意愿的疏忽。</b></p><p class="ql-block"><b>作为阿斯伯格的家长或家人,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帮助他们寻找感兴趣的领域,发挥他们的特长,同时也帮助他们克服线性思维的短板,更好地融入感性的万千世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