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缘有约,双动武汉

述幕💖小燕子

<p class="ql-block">行程时间:2025年3月21日——3月23日</p><p class="ql-block">行程定位:武汉</p><p class="ql-block">行程攻略:文安户外领队</p><p class="ql-block">行程领队:群主仔女、副队天边</p> Day 1 <p class="ql-block">小长线也有这么多人呀!</p><p class="ql-block">武汉市长“江大桥”欢迎你</p> <p class="ql-block">到达武汉首要大事</p><p class="ql-block">先吃饭</p> <p class="ql-block">再玩乐</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关于武汉黄鹤楼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长江边上的蛇山之巅,东到大东门,西至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北临京广线,南靠武珞路和引桥。</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形如黄鹤,展翅欲飞。</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始建与早期用途: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修筑夏口城,城西南角因矶为楼,用于瞭望戍守。晋灭吴后,逐渐演变为观赏楼。</p><p class="ql-block">• 唐宋时期:唐宝历二年(826年),黄鹤楼与城垣分离成独立景观建筑。宋乾道五年(1169年),陆游记载南宋初期黄鹤楼实体不存。</p><p class="ql-block">• 元明清时期:元至正三年(1343年),威顺王修胜像宝塔,此时黄鹤楼不存。明清两代,黄鹤楼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10次,光绪十年(1884年),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被焚。</p><p class="ql-block">• 近现代:1981年10月,黄鹤楼重建工程破土动工,1985年6月落成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诗词文化:因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而闻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等诗句千古流传,李白等众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相关诗文。</p><p class="ql-block">• 传说故事:有“因仙”“因山”两种名称起源说法。“因仙”一说为曾有仙人驾鹤经此或道士画黄鹤助辛氏酒店兴隆后乘鹤飞去,辛氏建楼;“因山”则是因建在黄鹄山上,“鹄”“鹤”通用得名。</p><p class="ql-block">景区布局</p><p class="ql-block">• 西区:公园中心区域,以建筑为特色,有主楼、胜像宝塔、三楚一楼等建筑分布于三层平台。</p><p class="ql-block">• 南区:以文化展示为主,围绕鹅池有碑廊、碑亭和浮雕,还有南楼、落梅轩等。</p><p class="ql-block">• 北区:位于蛇山北坡,以自然景观为主,有植物观赏园、吕祖洞、仙枣亭等。</p><p class="ql-block">• 东区:从白云阁往东,有石牌坊、岳飞亭和岳飞铜像等人文景观。</p> Day2 <p class="ql-block">第二日行程东湖游船,东湖樱花园,下午去坐空轨,再逛楚河汉街。</p> <p class="ql-block">武汉空轨即光谷空轨旅游线,是武汉光谷生态大走廊旅游配套设施,以下将从其线路规划、列车特色、建设历程、站点特色及价值意义这几个维度展开介绍:</p><p class="ql-block">线路规划</p><p class="ql-block">• 全长:规划总长26.7公里,先行建设的一期工程长约10.5公里。</p><p class="ql-block">• 站点:一期工程设九峰山站、高新大道站、高新二路站、高新四路站、综保区站、龙泉山站6座车站。</p><p class="ql-block">列车特色</p><p class="ql-block">• 观景功能:“光谷光子号”采用通勤与观光一体化设计,设有大开度侧窗和透明式观景窗,具有270°观景功能。</p><p class="ql-block">• 运行平稳:配备了充气橡胶轮、类高铁用空气弹簧、多向复合减震器等先进的减震系统,运行平稳性达到国标优级。</p><p class="ql-block">• 节能环保:采用高效节能的永磁电机牵引、轻量化车身、变频空调等“低碳”科技,列车百公里人均能耗降低15%。</p><p class="ql-block">• 安全可靠:按照最严格的国际防火标准EN45545-2设计,使用非延燃性材料和防火材料;同时具有停电自牵引功能,外部停电时能自行牵引至邻近车站。</p><p class="ql-block">建设历程</p><p class="ql-block">• 2020年7月31日,光谷空轨正式进入施工阶段。2021年7月1日,5大站点完成桩基预埋及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全线各区间桩基完成率约85%。</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26日,首列“光谷光子号”空轨列车成功下线。2022年12月29日,跨高新大道双塔斜拉桥轨道梁顺利合龙,一期轨道全线贯通。</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武汉光谷空轨列车试运行。9月26日,武汉光谷空轨旅游线开通运营。</p><p class="ql-block">站点特色</p><p class="ql-block">• 九峰山站“光谷之翼”:位于光谷四路与三星巷交叉口北侧,西侧紧邻社区、学校,东侧为九峰山森林动物园。</p><p class="ql-block">• 高新大道站“亭盖丛丛”:位于光谷四路和高新大道交叉口,在豹子溪公园内,紧邻鸡公山公园和西苑公园,东北侧为光谷公共服务中心,南侧紧邻大悦城。</p><p class="ql-block">• 高新二路站“光谷云桥”:位于豹溪路和高新二路交叉口,西北侧为公园,东西两侧为居民区。</p><p class="ql-block">• 高新四路站“祥鱼争渡”:位于豹溪路与高新四路交叉口,西北侧为豹子溪公园,西南侧为市政用地,东侧为居住用地。</p><p class="ql-block">• 综保区站“水帘成幕”:位于豹溪路与高新六路交叉口,周边为东湖综合保税区。</p><p class="ql-block">• 龙泉山站“楚韵汉风”:位于龙泉山西北侧,东南侧为龙泉山风景区。</p><p class="ql-block">价值意义</p><p class="ql-block">• 交通价值:是景区之间及景区同交通枢纽的接驳线,串联沿线各个景区,并与轨道11号线换乘,方便游客出入景区,同时也丰富了城市交通体系。</p><p class="ql-block">• 旅游价值:空轨既是移动的“空中观景平台”,又是“空中流动风景线”,有效激发了区域生机与活力,实现了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p><p class="ql-block">• 技术创新价值:光谷空轨项目创新运用全自动运行无人驾驶、新特种光缆数字孪生、装配式建筑等多种技术,体现了光谷的创新、科技、智慧、人文特色,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空轨”技术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武汉楚河汉街位于武昌区东湖和沙湖之间,是武汉市中央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楚河:全长2.2千米,连通东湖和沙湖,是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市“六湖连通水网治理工程”的首个工程。水面宽度40至70米,加上滨河绿化及道路宽度达到150米。</p><p class="ql-block">• 汉街:商业步行街位于楚河南岸,沿河而建,总长1500米,总面积21万平方米。2011年9月30日,楚河汉街开业,项目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从开工到开业仅用8个月时间,建设速度创造业内纪录。</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风格多样:以民国风格建筑为主体,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其中,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精致的砖砌线脚、乌漆大门等,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布局精巧:汉街整体布局沿楚河南岸展开,街道宽敞,店铺林立,错落有致。街边设有众多休息区域、景观小品和雕塑,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空间。</p><p class="ql-block">商业与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商业丰富:集合200多个国内外一流商家,共设有三个街区,内容包括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是中国商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不仅聚齐世界十大快时尚品牌,更有众多品牌商家的中国旗舰店。</p><p class="ql-block">• 文化项目众多:有电影文化主题公园、汉秀剧场、大众戏台、五大名人广场、文华书城、杜莎夫人蜡像馆、万达电影院全国旗舰店、画廊及艺术馆等,引进了大量文化品牌,成为中国最具文化品位的商业步行街之一。</p><p class="ql-block">价值意义</p><p class="ql-block">• 经济价值:自开业以来,楚河汉街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消费者,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商业繁荣和经济发展,成为武汉新的经济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通过纪念湖北历史文化名人,如屈原广场、昭君广场等,提高了楚汉文化的影响力,也为武汉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楚文化的重要平台。</p><p class="ql-block">• 旅游价值:楚河汉街是武汉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与东湖、沙湖等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武汉独特的旅游景观,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p> <p class="ql-block">武汉上灯</p> Day3 <p class="ql-block">行程:黎黄陂路咸安坊,汉口江滩江汉路晴川阁古琴台</p> <p class="ql-block">武汉的黎黄陂路:</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1897年,汉口开埠后,黎黄陂路所在区域被划为俄租界。1900年,俄租界当局修筑此路,当时称“夷玛街”。</p><p class="ql-block">• 1925年,中国收回俄租界,为纪念祖籍为黄陂的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改名为“黄陂路”。1946年,改称黎黄陂路。</p><p class="ql-block">• 1997年,江岸区将其打造成为街头博物馆并加以保护性活化利用。2016年,黎黄陂路改造修复工程正式完工。</p><p class="ql-block">街道特色</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全长604米的黎黄陂路保留了17处租界时代遗留的欧式建筑,如华俄道胜银行旧址、俄国巡捕房旧址等,这些历史建筑大多建成于1910年代和1920年代,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和文物保存价值。</p><p class="ql-block">• 商业氛围:多种商业、文化形态并存,有咖啡馆、西餐厅、人气小吃摊、画廊、民宿、艺术家工作室等,以“洋气、小资、浪漫”著称,是著名的“慢生活”网红街。</p><p class="ql-block">旅游价值</p><p class="ql-block">• 文化体验: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欣赏欧式建筑,了解武汉的近代历史和租界文化。</p><p class="ql-block">• 休闲娱乐:街道上的咖啡馆、餐厅等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空间,人们可以在此品尝美食、享受饮品,放松身心。</p> <p class="ql-block">咸安坊是武汉汉口历史风貌区内的石库门建筑群,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南京路与胜利街交界处。</p><p class="ql-block">• 建筑规模:全长320米,宽6米,水泥路面,门牌为1~46号,由原同仁里、德永里、启昌里、咸安坊合并而成。</p><p class="ql-block">• 建成时间:约建于1915年。</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风格融合:集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于一体,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布局精巧:主巷连次巷,次巷接支巷,巷道纵横交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里坊式布局。</p><p class="ql-block">• 设施先进:在当时率先装配了抽水马桶和热水等设施,体现了其作为高级住宅区的品质。</p><p class="ql-block">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建设历程:由原法租界复兴街房产业主张光雯、张金签及其弟媳田九群等集资组建汉口和中公司,并购得英租界咸安坊地皮后经“挂旗”修建,建成后对外出租。</p><p class="ql-block">• 收归国有:1949年后,咸安坊收为国有,作为公房安置了众多居民。</p><p class="ql-block">• 修缮改造:2016年华发外滩荟项目启动,包括对咸安坊修缮,2018年咸安坊启动修缮工程,2022年修缮后重新面世。</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历史意义:是武汉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建筑风貌,见证了汉口作为“东方茶港”和中俄“万里茶道”起点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名人故居:曾居住过轮船巨头卢作孚、药业大王陈太乙、汉剧大师陈伯华、著名作家萧红等社会各界名流,为其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关于晴川阁和古琴台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晴川阁</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夹江相望,有“楚天晴川第一楼”之称,是集文物古建与园林风景于一体的名胜古迹。晴川阁始建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为汉阳知府范之箴所修建,阁名取自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阁分上下两层,红墙朱柱,重檐歇山顶黑筒瓦屋面,门窗栏杆为木质,朱漆彩绘,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檐,高起翘,体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造楼阁”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主要建筑:由禹稷行宫、晴川阁、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古牌楼、楚波亭、朝宗亭、禹碑亭等附属建筑组成。</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2002年获批成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武汉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楚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古琴台</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又名伯牙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道琴台大道10号,是为纪念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而建,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建筑群占地约15亩,布局精巧,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建筑风格,主要建筑有大门、知音堂、琴台、伯牙亭等。庭院内有水池、假山、花木等,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偶遇知音钟子期,两人结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在此筑台纪念。</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音文化”的代表,吸引着众多音乐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樱花盛开了</p><p class="ql-block">文安户外来了武汉</p><p class="ql-block">匆匆三日</p><p class="ql-block">略尝略看</p><p class="ql-block">略知一二大武汉</p><p class="ql-block">又该回苏了</p><p class="ql-block">武汉再见</p><p class="ql-block">南京市长“江大桥”欢迎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