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五(2月2日),香港一日游</p><p class="ql-block">学生时代,第一次听老师讲到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的日期,我感觉自己记忆是最深刻的。之后只要是考这样的问题我都对答如流,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期待着那一天快点到来。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的那天终于来到了,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兴奋的心情守在电视机旁,观看回归时的视频。香港回归,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后来到深圳打工,无论是站在红树林的海边,还是经常在后海岸边散步,总是隔海相望中国的香港。如果天气晴好时,就能清晰地看到海对面香港的山;晚间也能隐隐约约看见香港的灯光,在大海的陪衬下朦朦胧胧,更加令人遐想万千。心里想,有机会一定去看看香港的“庐山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如今,28年之后的春节自驾游,再次来到香港的近邻深圳,一直以来埋在心里的美梦竟然实现了!可喜可贺!这还要归功于我的儿子。他听朋友说,香港过年的烟花是最美的,特邀请我们前去观看。只可惜路途遥远,我们未能赶在大年初一到达,错失了一次近距离观看烟花的机会。不过,虽然未能看到放烟花时灿烂无比的美景,但也终于圆了自己的美梦——踏上了香港的土地,便也感慨万分,幸福多多,知足常乐。</p> <p class="ql-block">昨天(大年初四)我们拜访朋友老陈时,顺便说了此次来深圳的目的。陈嫂子即刻热情地说自己可以带我们去。因为她的三个姐妹都在那边,她经常过去玩。所以对来回的路线很熟悉,而且那三个姐妹久居香港,又对香港非常熟悉,四个姐妹此次当我们的导游那是妥妥的。客随主便,便爽快地应允了。</p><p class="ql-block">晨起匆忙吃过酒店的早餐,就前往与陈嫂子汇合。早上8点我们在距离入住酒店很近的一个地铁口约见。老陈叮嘱嫂子,一定要给我们带好路。恭敬不如从命,一切按嫂夫人的安排前行。儿子因为工作,曾经去过香港几次,所以对他来说,熟门熟路。而我是第一次去,没有行进路线的计划,也不知道准备公交卡“八达通”,更不知道入关时要用“ 支付宝”或者“银行卡”。而我三者均无。为了节省时间。陈家嫂嫂直接让我刷她的银行卡入关,又把她儿子的“八达通”让我使用。儿子三者均有,所以行动起来比较方便。</p> <p class="ql-block">听嫂嫂说往常人很少,这次无论是地铁上,还是关口,人潮涌动,异常的多。也许这就是春节的魅力所在。我是个路盲,而且有嫂嫂和儿子陪同,我不操心到哪坐地铁,到哪上高铁,也不管哪个站上车,哪个站下车,我只负责睁大眼睛左顾右盼,寻找香港与内地不同之处,看看哪些亮点需要我拍照。</p><p class="ql-block">因了香港的特殊性,进出都非常的严格。要通过层层“关卡”,其中“两证一指纹”(通行证、身份证、指纹)均要经过认真的核查,方可通过。于是我想到了去年暑假,儿子带我去北京游玩时第一次乘坐飞机的情景,也是如此严格地把关的。</p><p class="ql-block">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程,十点左右我们到达香港。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一座高度繁荣的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第三位。 [5-6] [63-64]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管理经验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p> <p class="ql-block">对于人生地不熟的我来说,有陈家嫂嫂姐妹做向导,那是今生最大的荣幸。大姐和两个妹妹挺熟我们已经出发,他们就已经早早地在饭店等我们了。在坐的还有大姐的一位朋友。据大姐说,当天她特意辞了一份上千元工作,专门安排时间带我们去逛。适逢星期天,两个妹妹也都有空,于是大姐请我们喝早茶(用内地的话就是请吃饭),又为我们安排了当天的行走路线,希望我跟儿子在香港能开心快乐地游玩。再次感谢姐妹美女姐妹的相陪。</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漫步在香港的购物街。这里古色古香,感觉二三层的楼房似乎都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跟如今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现代风格有些格格不入,似乎老土了许多。但从大姐的口中得知,香港有着“寸土寸金”的美名,四、五十平米的房子在香港算是宽敞的了,也是富裕人家才有的。意识里,香港的明星演员等等都是豪华别墅,都是开着几百几千万的豪车出行,想象着香港的风貌也是非常壮观美丽的。但眼前看到的并非如此。定居在香港的三位姐妹也是素颜妆容,穿着朴素,待人热情,没有想象中的妖艳打扮,也不是想象中有钱人高高在上的姿态。虽然我们是第一次相见,却如同老朋友见面一样,亲热熟悉,相聊甚欢。</p><p class="ql-block">一楼的店铺大都关着门,没有营业。个别营业的店铺客人也是寥寥无几。据大姐说,这里的生活所需用品一应俱全,年前的时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好多深圳人也来此购物,因为有些物品比深圳便宜。如今老板都回去过年了,反而显得有些冷清。况且,按照我们内地的风俗,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灯笼,红红火火迎接新年的到来,可这里鲜有红火的味道,除了日历的翻转,除了游人的增多。</p> <p class="ql-block">接着,大姐带我们参观了香港的展览馆。跟众多博物馆一样,香港博物馆也是就香港的前身、中途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设想等。最亮眼的是3D电影,戴上眼镜,影片里的万事万物都朝着自己眼睛而来,比如不计其数的蝴蝶翩翩起舞,比如一条灵动的白蛇扭动着腰身悠哉悠哉而来……香港毕竟是海边城市,由古老的“纤夫”拉船到如今用科技建造的军舰,每一段历史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还有那段被英法联军侵略抢夺祸害中国人的耻辱往事,一件件一桩桩,通过还原历史的物件,或者影视循环播放,告诉国人“铭记历史,壮大力量,才是正道”!</p><p class="ql-block">由于展览馆较大,儿子和两个妹妹都有些走不动了,而我和大姐依旧精神抖擞,兴致浓厚,走在最前面。也许我们俩同有一个教师的身份吧。</p> <p class="ql-block">出了展览馆,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坐地铁前往星光大道,因为我用的是陈嫂子儿子的“八达通”,经常不用,要及时充费才可以。我们一行几个人找了半天,才找到可以充费的自动收款机。之后,随着人流上了地铁。地铁里面也是挤满了人,我几乎看不到车窗外的景色。从人们身体的缝隙里目之所及的海滩的样子。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车就停了。大家招呼着一起下车。</p> <p class="ql-block">一出站,一阵海风吹来,我感觉凉飕飕的,赶紧把口罩带上,姐妹们也都纷纷戴上了口罩。走在天桥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拍照,姐妹们告诉我,下桥后,到海边好好拍。下了天桥,竟然就到了海边。看着碧波荡漾的海面,以及海上正在行进的观光游船,我就已经心花怒放了。原来这里就是九龙半岛的旅游景点星光大道。星光大道是尖沙咀海滨长廊其中一个景点,2004年4月27日开幕,为表扬为香港电影事业作出过贡献的杰出人士(包括去世的和活着的)而建造,大道上有他们的手掌印,供游客签名留念,这是香港的新旅游景点之一。海滨广场附近还有一条长四百米的海滨长廊,游客可观看维港两岸景色。长廊上,设有数以千计的手掌印模,供游客签名留念。海滨长廊还设有七十座四米高的三角形灯箱以作照明。灯箱点缀在一条长达一千米的路线上,时而穿过步行道,时而穿过草地,一直伸延到从长廊入口处,形成一条独特的灯饰走廊,状甚美观。</p> <p class="ql-block">越过海面,便可以看见金紫荆广场上的紫荆花铜像。金紫荆广场飘扬着中国国旗及香港特区区旗,每天上午8时举行升旗仪式,晚6点举行降旗仪式。每年的7月1日香港特区成立纪念日和10月1日中国国庆日,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特区行政长官会率领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出席,飞行服务队的直升机方阵低飞过广场上空,消防船还会进行喷水表演。 </p><p class="ql-block">紫荆花铜像被人们称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象征着香港主权移交,寓意香港永远繁荣昌盛。而这个港口便是有名的维多利亚港。维多利亚港(英语:Victoria Harbour),简称维港,是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海港。由于港阔水深,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而有“东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顺着海边行走,游人越来越多。还有好多游人从旅游大巴车上下来,一边认真聆听导游的介绍,一边摆着各种pose拍照留念。据导游讲,香港的取名还有二个说法。说法一: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也就逐渐为远近所认可。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可后来,村里人不肯种植了,香料的种植和转运也就逐渐消失,但香港这名称却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说法二: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这个词来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p><p class="ql-block">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香港岛)的称呼,最后,到了19世纪初,才成了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p> <p class="ql-block">渡海小轮是往来维港两岸的最直接的交通工具。本应与姐妹们一起上船到对面的紫荆广场看看,却因临时有事未能前往,让姐妹们非常扫兴。实在抱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再次前往香港旅游的,到时候仍然邀约姐妹们一同前往,只要有空闲时间。</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我跟姐妹们热情拥抱,不舍之情难以言表,眼泪瞬间模糊了我的视线。之后,我在儿子的陪同下,又是通过层层“关卡”,刷两证验指纹,方才坐上回深圳的高铁,顺利离港。</p><p class="ql-block">返回途中,我感觉自己还有些懵圈,曾经想象中的香港和当天看到的香港似乎有些不一样,具体在哪里又说不清楚,看来去之前的功课没做好,以至于都不知道哪儿是那里的。直到如今整理游记时,才把之前落下的功课补习了,于是才有了此次香港之行的文章。期待下次香港之行更加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