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次私人定制组团赴柬埔寨、老挝游不单单是看两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想寻访一下我父亲当年抗美援老战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老挝琅勃拉邦南乌江大桥和新东线。今年是我父亲跟随部队出国援老任务50周年的周年庆,在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周年,如今已年逾九旬的老父亲非常感慨,得知我要来老挝看看他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记忆力依然不退的老人,跟我聊了不少他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也是带着父亲的心愿,把完成老挝全境游的最后一站放在了南乌江大桥和新东线。感谢无锡海外旅行社的杨辉老总帮我精心安排和一路亲自陪同。</p> <p class="ql-block">对于生活在现在的人们,可能很多人只知道有抗美援朝,不一定清楚还有抗美援越、援老。这里简要回顾一下当年我国为啥要抗美援老。1954年7月,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美国破坏协议的执行,在印度支那三国扶植亲美政权和极右势力,挑起老挝内战,并于1961年发动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老挝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为支持老挝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应老挝人民党和老挝王国民族联合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为老挝提供军事和物资援助,并帮助修建公路。从1962~1978年,我国先后派出18个工程大队、3个民工大队无偿帮助老挝修建公路,直接投入施工力量7万人,共计修建7条总长822.4千米、路面485万多平方米的沥青公路,桥梁131座,涵洞2677个。援老部队在施工和对空作战中有269人光荣牺牲,对中国人民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老挝取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所作出的贡献,老挝人民党和政府曾给予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兵第143团(出国后代号中国筑路工程队733大队)于1975年5月奉中央军委命令赴老挝执行架桥和筑路工程任务。根据任务分配,一营负责南乌江大桥以东的新东线筑路,二营负责南乌江大桥的建设,三营负责大桥西线的筑路。我父亲当年担任一营营长,出发前在国内休整培训后,于1976年春节前离开无锡,作为第二梯队随团机关和三营离开无锡开赴老挝执行筑路任务,经过近三年的艰苦施工,部队于1978年3月回国。光阴似箭,岁月如歌,那段令我父亲那辈人记忆犹新的岁月已渐渐离我们远去,转眼我父亲离开老挝已经50年了。</p> <p class="ql-block">南乌江大桥位于老挝琅勃拉邦省的蒙温县,是湄公河的最大支流南乌江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大桥总长256米,是当年中国援老筑路工程中最大的一座桥梁,也是老挝当时境内最长的桥梁。南乌江大桥的建设始于1976年,并在1978年4月8日竣工通车。这座大桥是中国援建的重要工程之一,打通了蒙温县连通老挝13号公路的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去南乌江大桥的路不太好走,由于大型货车比较多,路面损毁有些高低不平。</p> <p class="ql-block">在去大桥之前,我们来到离大桥不远的曼达村参观,村后面有一个当年美军丢在老挝的炸弹展览馆,这个展览馆里搜藏的都是一些炮弹壳和战争用品。在门口售票的老人听说我们是当年帮他们筑桥修路老兵的后代,主动为我们优惠了门票。</p> <p class="ql-block">这个圆圆的土坑就是当年美军航空炸弹炸出的大坑。</p> <p class="ql-block">在展览馆的后面是一个硕大的天然溶洞,据说这里曾经是老挝抗美救国阵线领导人当年隐蔽的山洞,洞内陈设简单,至今还依然保持着当年使用过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展览馆,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南乌江大桥,站在这座当年父辈们历尽千辛万苦建起的大桥上,我不知该用什么的语言形容我此刻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历经50年沧桑的大桥至今依然巍然屹立,看上去十分的坚固和巍峨。站在桥上眺望两岸,两岸风光满眼扑来,我觉得这是我来老挝十多天来看到的最美的风景,或许这与我了却我多年心愿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位发小的父亲当年都参加了抗美援老筑桥修路施工。站在父辈们当年战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晚餐我们就在桥下的船餐厅用餐,夕阳西下,落日熔金,大桥的身影在落日余晖下显得格外壮观威武。</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下我与年逾九旬的老父亲视频给他看大桥的画面和他修过的路,老人家记忆力很好,很快就告诉我这就是架桥修路的地方,我看出他很激动,我也很激动,激动帮老战士也帮我自己了了一个多年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南乌江大桥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中老友谊的见证。大桥建成后,蒙温县弄郊村从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热闹的旅游点。此外,大桥的建成也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交流,至今,南乌江大桥依然坚挺,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都有中国老兵重返老挝,回忆当年的筑桥岁月,感受村庄的发展变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酒店的老板娘问我要这个旗,她说要挂在她酒店里留念,她说要继续接待来自中国的老兵,我们感谢她对中国的热爱,把旗送给了她。</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南乌江大桥,再见了老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