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3日</p> <p class="ql-block">今日甬马开跑</p> <p class="ql-block">蜜蜂姐姐订的“海友酒店”真不错,地理位置不错,硬件设施不错,关键是离起跑点不远。</p> <p class="ql-block">蜜蜂姐姐六点不到就走了,七点鸣枪开跑。</p> <p class="ql-block">客房外就是“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很多选手从城隍庙出来,往起点“阳光广场”而去</p> <p class="ql-block">我本来以为队伍会从酒店十字路口经过,想在酒店等着,还好没有这样干,队伍不从这边走</p> <p class="ql-block">怎么也挤不到起跑线边上,看都看不到</p> <p class="ql-block">天气不冷,比宁海强多了</p> <p class="ql-block">冲啊</p> <p class="ql-block">马拉松就是一场全民运动,我看到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看到有推着婴儿车的青年。</p> <p class="ql-block">我一个人准备“踏遍宁波城”,不要辜负了凤梨赠我的“女版徐霞客”的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鼓楼前的助威团</p> <p class="ql-block">又走到月湖来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月湖盛园”</p> <p class="ql-block">月湖•盛园概况:</p><p class="ql-block">郁家巷历史街区,地处宁波老城中心,由镇明路-大沙泥街-解放路围合的三角形街区组成,用地236公项,是宁波市区现府为数不多的八大历史街区之一。区域内聚集了众多的文物和传统类建筑,其中3处区级文保单位(盛氏花厅、灵应庙、李华宗面)2处市级文保点(陈鱼门故居、杨坊故居)、15处保留建筑,组成了一个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完整历史街区,是连接月湖历史街区与郡庙天建婴所火街区、毛衙街。</p><p class="ql-block">郁家巷历史街区由镇明路—大沙泥街—解放<span style="font-size:18px;">解放路围合的三角形街区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月湖•盛园以江南院落为建筑改造蓝本,保留原有江南院落风貌,赋予其新的商业经营价值。</p> <p class="ql-block">灵应庙:</p><p class="ql-block">俗称大庙,王体建筑坐东朝西。</p><p class="ql-block">该庙始建于唐圣历三年(669)。祀晋代鮑盖。现仅存大殿,系民国八年(1919)重建。</p><p class="ql-block">我来得太早,还没开门。</p> <p class="ql-block">庙前的玉兰花开得是如火如荼,我就是老远被吸引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盛氏花厅:</p><p class="ql-block">清代建筑。曾为清代学政盛炳炜所有,花厅作为其书房,俗称“威氏花厅”。</p> <p class="ql-block">盛氏花厅:</p><p class="ql-block">花厅的原主人为清同治、光绪年间的诸生林廷鳌,他喜读书,工音律,常在自家居宅旁的楼阁里约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读书挥毫,或抚琴鼓瑟以自娱,书阁内悬佛像。主人以山性近静,水性近灵、竹性近虚、松性近坚、梧桐性近孤、芭蕉性近卷舒等等的品格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因命名为“近性楼”,作有“近性楼记”。因该楼阁建筑,飞檐翼角,远看如一艘巨舰停在那里故又名“停舻”。</p> <p class="ql-block">云石街杨宅:</p><p class="ql-block">杨坊(1810-1865),字启堂,一字憩棠,浙江鄞县人,近代宁波第一买办。</p><p class="ql-block">清代建筑,现有建筑由台问,骄万仪问,大厅和两厢等组成。這内有众多砖雕工艺精良。</p><p class="ql-block">1843年在上海创办当初最大的洋行——英国怡和洋行,成为上海开埠后显赫一时的官僚买办商人。曾任宁波旅沪同乡会前身四明公所董事,也从事过社会福利事业,独资设难民局于上海,捐白银3万两修筑上海海塘。曾资助光绪《鄞县志》雕刊。</p> <p class="ql-block">杨坊</p> <p class="ql-block">杨坊</p> <p class="ql-block">杨坊。</p><p class="ql-block">半边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建筑特点。</p> <p class="ql-block">杨坊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杨坊</p> <p class="ql-block">杨坊</p> <p class="ql-block">杨坊</p> <p class="ql-block">哎哟喂,宁波的名人宅子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天封塔,走过路过看到好几次,决定登塔看看</p> <p class="ql-block">天封塔。</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唐武则天“天册万岁”至“万岁登封”(695—696)年间,因建塔年号始末“天”“封”而得名。建成后塔高18丈,约51米,共14层,分7明7暗(包括地宫),六角形。屡圮屡治,清嘉庆三年(1798月12月),修塔时因灯失火,只剩砖砌的塔身;</p> <p class="ql-block">花五元登塔。只有一个楼梯。</p> <p class="ql-block">窗1</p> <p class="ql-block">窗2</p> <p class="ql-block">窗3</p> <p class="ql-block">窗4</p> <p class="ql-block">窗5</p> <p class="ql-block">窗6</p> <p class="ql-block">看到没?楼梯又窄又陡又高。人多的话,需要等待。</p> <p class="ql-block">天封塔地宫:</p><p class="ql-block">1982年,文物部门为配合规划设计部门在对天封塔基础进行考古勘探时,在塔第一层的中心部位发现了地宫建筑,获得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1座较为完整的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银制宫殿建筑模型,还有银塔,银香炉,银佛龛,铜、玉、石质的各种佛像,以及银饰和瓷器等文物共54种计140余件,另有历代钱币200余斤。部分出土遗物上有文字。</p><p class="ql-block">塔基平面呈六边形,中心是地宫,基础结构从上而下大致可分为砖石基面、夯土基础和桩木结构三部分。塔基内出土遗物主要见有瓷器、钱币、瓦当、铭文砖等,其中的“绍兴甲子”铭文砖、“绍兴通室”铜钱,以及1982年发现的塔基石函盖上“……,大宋木岁甲子绍兴十四年三月戊辰十八日己已赵允谨题”铭文等与文献所记天封塔“建炎间毁,绍兴十四年重建”时代相一致,成为宋代重建天封塔的重要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去宁波老外滩的路上,意外撞见那天想看没看成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可惜不能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我的理解是天主教堂越多,当时的外国人就越多</p> <p class="ql-block">想当年我们家住的天主教堂那可是全县最高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不远处的天桥边,梨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去老外滩要先坐车到宁波美术馆,正好进去上个洗手间,给手机充充电。</p> <p class="ql-block">安检很严格,液体不让带进去</p> <p class="ql-block">去老外滩要先坐车到宁波美术馆,正好进去上个洗手间,给手机充充电。我没啥艺术细胞,不过我很愿意接受这种艺术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宁波老外滩”到了</p> <p class="ql-block">宁波美术馆外墙,墙体内镶嵌了很多雕塑,很有创意</p> <p class="ql-block">40年前我到宁波实习,依稀记得测过一座桥</p> <p class="ql-block">蛇来运转</p> <p class="ql-block">民国西洋风</p> <p class="ql-block">噱头吧?</p> <p class="ql-block">静舍堂,中医养生</p> <p class="ql-block">残壁:</p><p class="ql-block">原本中西合璧的优秀民居,西式立面设方形壁柱加券柱门洞,外挑砼阳台。现原址保留了部分片墙。</p> <p class="ql-block">江北天主教堂,原名圣母七苦堂,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兴建。</p> <p class="ql-block">是现存较早中西建筑融合的重要实例</p> <p class="ql-block">这口钟走时非常准确</p> <p class="ql-block">宏昌源号:</p><p class="ql-block">80年前,在老宁波市区曾有一家味道正宗的老字号老式糕点,在当时繁华盛极的老外滩打下一片天地,吸引了过往无数客商,这就是宏昌源号。</p><p class="ql-block">作为那个年代的商铺典型,宏昌源采用的是前店后坊式的格局,坐西朝东,依街而建,面阔三开间,共三层楼房,呈单坡式屋顶。正立面为早期西式混凝土装饰,最上面呈三角形,两边各有一组仿西式建筑中卷沃图案的折线,门楣上书写“龙凤金团、鸳鸯喜饼、山北茶食、麻豆酥糖、馒头水作”。</p><p class="ql-block">宏昌源号的历史,可追溯至光绪年末慈溪一名姓王的糕点师傅。1908年,他孤身来到宁波城隍庙,以手推车的形式售卖麻豆酥糖、豆酥糖、山北茶食。由于口味正宗,仅仅七年的时间,他就建立了王氏南货铺,并迅速成为了灵桥南货三大家之一。1931年王师傅大胆地在当时宁波的顶级商圈老外滩中马路开设了这家宏昌源号商铺。如今我们看到的老字号匾下仍标注了当时店中的招牌糕点,如今许多糕点依然被老一辈宁波人所津津乐道。</p> <p class="ql-block">巡捕房旧址:</p><p class="ql-block">1896年,政府成立了邮局。首批成立的邮局共24处,宁波邮政局就是其中一处,就设立在老外滩外马路。这是由宁波政府开设的第一家官方邮局,后来改名为一等邮局,并牵址到中马路(人民路)172号,也就是这栋二层外廊式砖混的西洋建筑。整体为“康白渡式”建筑风格,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三开间,进深前后间,楼梯居明间。屋顶为四坡顶及人字顶组合,外墙采用青砖和红砖相结合的砌筑手法,东入口装饰爱奥尼柱头。建筑东、南、西三面置外廊,均采用拱券结构。此建筑是宁波代表性的优秀近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叶澄忠:</p><p class="ql-block">原名成忠,镇海庄市镇人。11岁进油坊做学徒,14岁到上海一家杂货铺当店员。因拾金不昧,受到外国人资助,1862年在虹口开设顺记五金洋杂货铺,销售外轮船舶五金,同时代销美孚石油公司的煤油(俗称火油)。以后相继在上海及宁波、杭州、镇江、芜湖、汉口、天津等地开设新顺记、南顺记、义昌成记、北顺记等分号十八个,被称为“五金大王”,后投资银钱业、房地产业及沙船业、并在上海、汉口、苏州等地开办燮昌火柴厂、螺丝厂等。1897年,在上海创办通商银行,并担任执行董事。热心公益事业,1899年</p><p class="ql-block">9月,出银十万两在上海虹口张家湾创办澄衷蒙学堂,后改名澄衷中学。是上海创办最早、声誉最盛的民办学校之一。在家乡庄市先后捐资设义庄、义塾(后改中兴学校,包玉刚、邵逸夫、赵安中等曾在该校就读)以及修桥铺路、抚孤恤寡等。</p> <p class="ql-block">李宅:</p><p class="ql-block">李宅是清末著名商人李云书的旧宅,是典型的江南四合院建筑。完整的保留了江南传统民居的风格。建筑布局采用三合的H型结构,门前可见三重马头墙。马头墙又叫风火墙,能阻断火源还是身份的象征。宅子的主人李云书官拜四品,三重马头墙表明了他身份的不凡。李云书祖籍镇海小港。出身宁波帮中的重要家族一小港李家。李先生一身叱咤商界,不仅是著名的投资大王,也是一位爱国儒商。曾和虞洽卿等人设立四明银行,为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提供大量的资金。他们设立的宁绍轮船公司在列强垄断的形势下抢救出一条航线,还迫使当时的英商太古洋行降低了船票的价格。</p> <p class="ql-block">王宅:</p><p class="ql-block">王宅原是商人、书画收藏家王德溶的私宅。王家三代从事宁波土特产加工业,在江北车站路开设有王春茂海味行,王先生生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是宁波灵桥委员会委员,辛亥革命前是宁波商团武装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是爱国爱乡的商人。因祖籍镇海石门,故宅日“石门山馆”。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物,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整体布局采用传统的三合院型,正立面具有典型的浙东民居风格,而山墙则为西洋的硬山出山式。庭院天井、西洋窗花、朱漆镂门、青砖铺地,内屋大厅、厅堂、回廊铺图案精美、别具一格,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门厅的玻璃,这一玻璃是王德溶从德国购买,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依然保留着当时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很不爽,宁波的古建筑是保护得不错,可是很多都不让进去参观,那它保留的意义何在?</p> <p class="ql-block">晚上凤梨的大学同学委托宁波的朋友邀请我们(还有蜜蜂姐姐)</p> <p class="ql-block">除我之外全是跑马大神</p> <p class="ql-block">在座的穿绿T的就是00028</p> <p class="ql-block">他们聊跑马聊得热火朝天,我坐在一边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冒出“要不改跳舞为跑马”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凤梨和蜜蜂姐姐对甬马评价很高</p> <p class="ql-block">蜜蜂姐姐的手晒成这样了</p> <p class="ql-block">蜜蜂姐姐给凤梨拍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告别宁波回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