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的一天,战友小林给我打电话,告诉我由他设计的攀派牛肉火锅店马上就要开业了。我知道他在部队就喜欢写写画画,后来还自学了平面设计,没想到他转业回汕头十年了竟还搞出点名堂来。说到潮汕牛肉火锅店的店面设计,就不得不聊一聊潮汕人吃牛肉和潮汕地区的文化。</p> <h3> 1潮汕牛肉火锅的发展</h3> <h3> 潮汕牛肉火锅的起源与潮汕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h3> <h3> 潮汕地区吃牛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潮汕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吃牛肉,并逐渐将牛肉火锅发展起来。19世纪中叶,汕头开埠通商,西方人喜爱吃牛肉,潮汕人看到商机开始养牛、贩牛,牛肉逐渐成为当地常见食材,牛肉火锅也随之兴起。随后,汕头的开埠还吸引许多客家人汇集到此从事商业活动,与客家等族群的交流融合,受客家饮食文化的影响,潮汕人将客家牛肉丸引入并进行改良,选取牛腿、胸、背、臀上的优质肉料,剔除筋膜并将刀背改为铁棒来敲打牛肉,以沙茶酱调味,使牛肉丸更具弹性和风味,成为潮汕人极其喜爱的食品之一。</h3> <h3> 潮汕地区地貌以平原为主,山地、台地、丘陵为次,但人多地少,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畜牧业并不发达,本地基本上不产肉牛,不得不从云贵川地区采购上等黄牛。这样一来,一方面对潮汕人来说牛肉十分珍贵,吃牛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又十分珍惜得来不易的牛肉,可以说将每一头牛的每一个部分都用到极致,来自云贵高原的黄牛,在潮汕屠夫手中化作诸多精准部位:脖仁的雪花纹路、吊龙的肌理走向、五花趾的筋膜分布、胸口朥的晶莹剔透,每个部位都对应着特定的涮烫秒数,成就了如今追求极致新鲜、吃法多样的潮汕牛肉火锅。通过全透明的厨房,食客可以目睹厨师切肉,那每一片薄如蝉翼的牛肉都在告诉你,他们对食材的追求已经达到天花板的地步。有人说,以为潮汕最出名的是海鲜,结果发现最出名的是牛肉丸,牛肉丸作为潮汕牛肉火锅的组成部分,其实是潮汕牛肉火锅的精髓所在。</h3> <h3>牛的不同部位对应的涮烫时间</h3> <h3>铁棒手打牛肉丸</h3> <h3> 潮汕牛肉火锅的蘸料同样独具特色。不论哪一家潮汕牛肉火锅店,其蘸料的配方都少不了沙茶酱、花生酱、辣椒油、蒜末等,这其中沙茶酱是蘸料的核心,它是盛行于广东、福建等地的一种复合调料,它的加入使牛肉更具咸香、甜、辣等味道,满足食客味蕾的需要。</h3> <h3> 2英歌舞</h3> <h3> 潮汕文化是海内外潮汕人的根,其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和发展。</h3> <h3>潮汕木雕</h3> <h3> 从潮汕地区的历史发展看,其文化是畲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中心在潮州,脱胎于揭阳,发轫于潮州,光大于汕头,肇始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本土、客家、海洋、商业、华侨文化融合的产物,同时具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以英歌舞、工夫茶、潮汕菜、潮汕商帮、潮汕善堂、潮汕祠堂,潮汕方言、潮绣、潮剧、潮州音乐、潮汕工艺、潮州木雕、潮州大锣鼓、潮汕民居等为代表的潮汕文化影响深远,享誉传播于海内外。其中,“圈粉”的英歌舞被誉为“中华战舞”,功夫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汕菜连续三次被官方指定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唯一代表参与世博会,这些都是潮汕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是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重要元素。</h3> <h3>功夫茶具</h3> <h3> 英歌舞近些年名声大震,所谓北有秧歌,南有英歌,由此可见它在中华文化中的分量。相传南宋时期中原军队南下,将山东鼓子秧歌和凤阳花鼓等北方秧歌带到今天的潮汕地区,在与当地文化融合之后形成了英歌舞。它既保留了古代傩舞的祭祀功能,又融合了《水浒传》的英雄故事、北方秧歌的舞蹈形式以及潮汕地区的武术动作,与潮汕地区的历史发展一脉相承,这种多元化的起源使得英歌舞成为潮汕文化的重要象征,也诠释了潮汕人敢闯、敢拼的性格。2006年英歌舞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潮汕文化的一张名片,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前来打卡。</h3> <h3>街头表演英歌舞</h3> <h3> 3牛肉火锅店设计</h3> <p class="ql-block"> 小林告诉我,正是基于将饮食与文化相融合的考虑,在这家经营牛肉火锅的店铺设计中,大量运用当下红火的英歌舞等元素,充满了潮味,让客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全方位感受潮汕风情。</p> <p class="ql-block"> 由于小林设计的这家牛肉火锅店位于百载商埠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而且又是全国首家以英歌舞为主题文化进行设计的牛肉火锅店,所以,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与设计,尽可能不落下一个细节、不漏掉一个角落,恰到好处地运用英歌舞等潮汕文化元素,突出牛肉火锅这一美食与“中华战舞”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攀派牛肉火锅店的店面设计以崭新的理念,将水浒卡通人物融入到店面装修设计中,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室内装饰古朴典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潮汕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每个红灯笼都印有不同舞动英歌舞的英雄人物,廊道等处也展示吸引食客目光的水浒卡通人物。英歌舞塑造的是英雄人物,传承的是集体主义和团结的意识,演绎着《水浒传》的故事,无论一百单八好汉也好,七十二地煞也好,抑或是三十六天罡,体现的都是集体力量,这与潮汕人重视家族、宗族、族群的发展,面对困难共进退,“众人头毛打成索,一人有难众人帮”是完全一致的。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潮汕美食与非遗文化的传播,将使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深入了解潮汕。</p> <h3> 木式门头厝角头的具体形状较高且身直,有棱角,显得非常挺拔和有力。这种设计不仅简洁美观,还象征着力量和稳固,体现了潮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先的敬仰。</h3> <h3> 攀派原本是潮汕方言,其意思是形容食品菜色丰盛精致高大上,宴请宾客出手豪华大方。在攀派商标设计上花费了一点心思,采用篆刻印章文化,搭配整体国潮风装饰,攀派两个字运用汉代篆体进行艺术设计,从上贯通至下,笔划线条顺畅而活泼四通八达,象征潮汕的韩江、榕江、练江等主要河流,有如三江出海,五洲向汕的寓意。</h3> <h3> 4写在最后</h3> <p class="ql-block"> 小林几次盛邀我去汕头体验他设计的潮汕牛肉火锅店,因种种原因至今未去,他给我留了攀派牛肉火锅店的地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升平路永平路十字路口,不妨到那里打卡顺便品尝一下潮汕的牛肉火锅。</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