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是河北省沧州市下辖的一个小县城,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常住也就三十四、五万的样子吧。之所以知道这里,一是因为当年有同学是这里的,二是因为曾经的同事是这里的,三呢!就是这次来南皮的主要原因,因为这里有两尊唐代的石金刚(金刚雕像)。 南皮县在某个侧面是很值得一提的!它是沧州境内最早载入史册的城邑。如果没点历史知识,你肯定不明白它这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据文字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至此筑城制皮革,称之为皮城。又因为在它北面的章武有一座北皮亭,所以为了区分两地而称此城为“南皮”。 南皮距我家不远,一百多公里。下了津台高速不久,就看到这红底黄字的标语。而这既庄重传统又别出心裁的设计,让我也感受到了南皮人民似火的热情。 不得不说,现在中国北斗导航就是牛!<div>上任何陌生的地方都不用再犯愁了。哪怕就像我这样的,出门就分不清东南西北的路痴。现在只要手机在手,方向盘在手,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问题啦。看,这挂在树上的小小提示牌就在无声地宣告此次南皮石金刚之旅正式开始了。</div> <p class="ql-block">顺着一条并不宽敞的小巷走了一会儿,最后进了一个小门,就到了一个相对开阔的院子里。</p> <p class="ql-block">得插上一句,这小巷里的春色实在是惹人醉,不信,请看春风里这枝头颤抖着的蓬勃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吗?在这四角几棵大柳树的簇拥中这座歇山顶的长亭。想必,就是心心念念许久的金刚亭吧?而这已经绿意涌动,在和煦的春风中轻轻飘摇的古柳也似乎在对我小声说,“你怎么才来?我们在这里等了你很久了”!</p> 来到亭前,见到块石碑,通过上面的文字你就能知道它在文物界的地位(这里是河北省的文物保护单位),后面的文字则介绍着石金刚的前世。内容大致如下:<div>石金刚原立于明代所建的兴化寺山门内(也有始建于唐代或北魏之说),清代末年,由于连年战乱,寺毁阁塌。1947年寺院被拆除,只余金刚殿,1952年金刚殿又被洪水冲倒,仅存两尊石金刚。所幸的是,1963年河北省文物处拨专款修金刚亭于兴化寺旧址前。</div> 顺着台阶,走上金刚亭:两尊石金刚连带基座都是用太行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身高在3米左右,东西相对而立。想必当年,它们就是如此站立而威镇山门的吧? 两尊石制金刚都是头部巨大(身高四分之一的样子),身材健硕,周身的铠甲,甚是威武。<div>东侧金刚双手合十于胸前,两臂托锏,但面带微笑,给人以和善可亲之感。</div> 铠甲特写。 战靴特写。 背部特写(注意铠甲的花纹,既繁琐又整齐划一,难于想象这是在整块青石上雕刻而成的)。 石像的雕龙护腰,蛟龙回首转身追逐宝珠于流云之间,龙爪愤张,极为威武。 在想,他们是不是就这么默默相望了这数百年!中间又经历了多少的世事变迁!相对于人的短短生命,他们做到了永恒。 金刚侧面特写,感受一下这少见的面目慈祥。 西侧金刚两手扶锏杵地,横眉立目,胡须飞扬,甚是威武。 为了能更好地欣赏这两尊石金刚,我还真的在网上查阅了一下明代军队盔甲的若干知识。也不知道自己领悟的对不对?先记录在这此吧!<div>看着这双眉微蹙,虎目圆睁,嘴唇紧咬、虬髯飞扬的脸,脑海里涌现的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豪迈诗句。</div><div>你也许会问,何物为兜鍪?头盔也。明代的头盔样式很多,也代表着不同的等级。以我粗浅的眼光来看,这尊金刚头顶的应该是抹金凤翅盔,因为它带着凤翅状护耳,特征非常明显。另外,我还得注意,这顶头盔上还饰有簪缨 ,这可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装饰。</div> 非常惊叹于这张脸上众多细节的艺术处理。<div>看那紧蹙的眉头,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肌肉的收缩?看这圆睁地双眼,你是不是能感觉到眼球的突出,目光的如炬?再看这根根见肉的胡须。它们不仅纹路清晰,还富于曲线的韵律美。我们甚至能感觉到这一刻内心的激动,凝视良久,我好像看到了随着鼻孔里热气的呼出这胡须在微微地颤动。<div>感叹!古代匠人们运用最简单的一凿一锤就给后人留下了这美轮美奂的造像,是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匠心与耐心啊!</div></div> 盔甲的躯干防护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身甲与肩甲。<div>而身甲又可以细分为三部分,即:<br>胸甲:铁质或布面甲片覆盖前胸,部分配有护心镜(圆形金属圆盘强化防护)。<br>腹甲:腰部以下防护,分分心叶(腹部中央铁片)和肢窝叶(腋下延伸铁片)。<br>背甲:与胸甲对称,部分布面甲采用前后一体式设计。</div><div>最喜欢看这两组相对的吞甲兽头,感受它们的威武与霸气。</div> 肩甲(披膊)覆盖肩部的弧形铁片或布面甲片,与胸甲通过皮绳或金属环连接。<br><div>虽然是石质,让我们感受一下这随风起舞的战袍的袖口。</div> 手部特写,每根手指的指甲都刻画的细致入微。 盔甲的四肢防护大致分为两种,即臂甲与腿甲。<br>臂甲包括臂护(上臂铁片)和 环臂甲(前臂锁子甲或铁网甲),部分布面甲内嵌铁片。<br> 腿甲<br>腿裙:身甲下摆延伸的甲片,覆盖大腿。<br>吊腿:独立铁片或布面护腿,以皮带固定于膝下。<div>可惜这石金刚的一足足尖残损了。</div> 金刚两臂也饰有吞甲虎头。 腿部的虎首衔环及云头战靴。 正午的阳光就这样安静地洒落在亭内。举止望去,就是一角屋舍的侧影!遥想当年,这里也曾经是香火很盛的寺院外外围啊! 金刚亭内的石金刚简介。 亭外的柳树已经是春意盎然,一派新意。可是金刚亭的外墙上的两块水泥抹就的标语栏,应该是特殊年代的“历史记忆”吧! 似乎能看出什么来,可是偏偏又看不出什么来!有点像所谓的历史真相。 墙头的雕花。 亭外的一对石狮子。应该是古物,已经很有残损了。 狮子的形态、神情还算逼真,可是曾经的细节表达已经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了! 在这里驻足了良久,终于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正午阳光下慵懒的猫咪! 很喜欢这四个字,来到南皮不就是为了品味曾经历史的味道吗?<div>品味南皮!石金刚告诉了不少东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