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烟之地”婺源汪口古村——一个来不够的地方

@巴赫

<p class="ql-block">听说婺源汪口,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古村落,所以我们选择在这里,探寻那份被时光轻轻打磨的古朴与静谧。</p> <p class="ql-block">婺源汪口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宋大观三年(1110)由徙婺源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建村。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p> <p class="ql-block">汪口村最重要的一条主街道叫官路正街。这条街与永川溪平行,从街头到街尾不足1000米,却像是一条时间长廊,900余年的岁月积淀,铺就了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有的山村风情,成为汪口人最清晰的乡愁记忆。官路正街从左右两边各延伸出18条古巷。在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的村落里,那散落在十八条古巷中的众多官第、商宅、民居和书屋等各类古建筑保存完好,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原汁原味;十八条小巷,每一条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而这些故事连缀起来,就是一部简明的汪口村史。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徽文化渊源,深深吸引着每位到访客。</p> <p class="ql-block">汪口村是一个古徽州村落,拥有典型的徽派建筑和狭窄的弄堂,街道上分布着古民居和各种老物件,游人稀少,完全可以体验当地的生活和文化。从汪口村内众多古建、商铺等历遗迹可以看出当时水上贸易的繁华景象。这里的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杰作,古宅的布局精妙,小巷错综复杂,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汪口,是一个古朴厚重的中国民俗文化村;村背倚高山,三面环水,历史上曾是徽州府城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平渡堰的建成,促进了汪口商业码头的发展。从宋代到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万商云集、舟船相连、景象繁华,有十八条直通溪埠码头的主巷道,连通着村内六十多条错落有致、纵横排列的小街巷,是闻名遐迩的“商埠名村”。</p> <p class="ql-block">《过汪口村》:白墙黛瓦绿苔墙,黄花绽放古渡旁;老人老宅老阶台,望守巷陌旧时光。这里曾经是商业繁荣,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船运如梭。时代变迁繁华远去,留下了秀美古朴和故事。绿水青山今犹在,不见当年赶渡人。汪口全村现有人口1700余人,绝大部分姓俞,都是俞杲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走在汪口的古巷中,你所看到“一经堂”,“懋德堂”,“鑑三六公祠”,“大夫第”,“养源书屋”,“汪口乡约所”等名宅。这些老宅,如同一枚枚闪亮的徽章,记述着这座千年古村过往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鑑三六公祠”,这里原是俞氏三六公一脉的支祠,又称"迪公众屋"。后来成为汪口船工行业的"汪口船会",也是汪口最大水运经营商设立的"俞利通行"所在地。汪口船会前厅的木雕屏风上,镌刻着"船会"二字,中厅陈列着一艘乌篷船,两边墙上分别悬挂着一幅水路行程图,展示了商行"代客载货发夫"的旧貌。</p> <p class="ql-block">汪口乡约所,既是村民自治机构,也是昔日俞氏宗族,对族人进行伦理说教的场所。乡约所大堂正中,悬挂着一幅“归仁里”的匾额,下方陈列着明太祖朱元璋的六条“圣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前厅上方是座戏台,悬挂有"齐天同乐"匾额,为演出戏曲所用。</p> <p class="ql-block">大夫第是太学生俞德林的宅院;汪口自宋清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俞氏家族非常注重教育培养人才。养源书屋,是一处光绪五年兴建的学校,懋德堂是乾隆六十年建的书斋,一经堂也是乾隆时期俞氏家族的一个学堂。共培养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还走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的徽商富贾和精杏林,工篆刻、善书画的名士贤达。汪口可谓地灵人杰,俞家可谓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俞氏宗祠是婺源汪口较出名的汉族祠堂建筑,建于清代,以木雕闻名。木质构建都精雕细琢,非常华美,被誉为“木雕宝库”。“俞氏宗祠”坐落于古村的最东面,总面积1116平米,宽15.6米,纵深42.6米,坐西北朝东南,呈长方形,建筑主要材质为婺源当地名贵的樟树。使得“俞氏宗祠”在建成两百多年的今天,依旧有三绝:无须拂拭,却一尘不染;雕梁画栋,却蛛网不结;面水背山,却无群燕筑巢。俞氏宗祠,几乎所有木质构件都有雕饰,各种图案多达100余组。其中,鸟兽人物,呼之欲出;渔樵耕读,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俞氏祠堂仁本堂是祭祀的场所。格式高敞威武,享堂内高悬“乡贤”、“父子柱史”、“朱程一脉”匾额。仁本堂梁柱结构精约,遍用深雕、浅雕、透雕、圆雕各种技法,形态逼真,寓意深刻。被国内外古建筑家誉为“古建筑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江西婺源的汪口,是一个以雨巷闻名的江南古村落;仿佛就是戴望舒笔下那首《雨巷》的写照。官路正街,是汪口所有街巷之“纲”,也是“雨巷”的理想模样。街巷呈东西走向,长670米,宽仅容两三人并排通过。街道两侧皆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高耸壁立,在房屋的夹峙下,巷子愈显得幽深狭长。雨巷,那个戴望舒笔下女孩独自撑着油纸伞走过的幽深小径,如今依旧悠悠地展现在我眼前。</p> <p class="ql-block">走进村子,犹如行进在久违的历史风尘中,一处年久的残壁断碣,一段弯曲的青石驿道,一口青苔漫布的水泉深井,都有一个传说、一个典故、一段史话。作小诗一首,对汪水作一初步印象:汪水古村水旺旺,望舒笔下纲雨巷;粉墙黛瓦沿河塘;店铺林立聚徽商。千年古街虽经千载沧桑,但可以在这里感受古村落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汪口是个十分美丽的地方。古村被两条水系环绕,分别为江湾河与段莘河。村落沿着河流两岸分布,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与清澈的江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周边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正值春天,油菜花盛开,一片金黄,把古村落装扮的更加动人;站在村前河流对岸,俯瞰整个村庄:古村宁静,竹筏悠悠,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让人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走进汪口,你就走进了自然,走进了风景,走进了悠远的历史文化遗韵。回望历史,那街巷、那老屋仿佛在述说当年这里的故事。徜徉在汪口村间,仿佛时间停滞了一般,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内心平静和宁静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汪口村,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的古村落,等待着每一位游客的到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故事和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