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读石舒清的《清水里的刀子》,仿若被一股无形却强大的力量牵引,心头被重重一击,无数复杂情绪交织翻涌,让人引发无尽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小说营造的氛围极具感染力。那种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宁静与肃穆,既来自于乡村生活的本真,也来自于对生死这一永恒话题的凝重思考。在这种氛围的笼罩下,我仿佛与故事中的人物一同沉浸在对生命的沉思之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洗礼。</p><p class="ql-block"> 小说通过马子善老人在妻子去世后的经历和心理变化,以及老牛在面对死亡时的神性表现,引发了我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马子善老人在坟院门口徘徊,思考着人生的短暂和死亡的必然,他感慨自己从鲜活的婴儿、强壮的青年,瞬息间就老到不堪。这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普遍的情感。然而,老牛的出现却给了老人一种启示。</p> <p class="ql-block"> 文中讲到“那水在他眼前晃悠着,似乎要把他的眼睛和心灵淘洗个清清净净。那是一盆怎样的水啊,在那样清澈的水里,果真有一把银光幽幽的刀子吗?” 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堪称精妙。那 “清水里的刀子” 这一意象,无疑是死亡的象征,却又不止于此。它像是命运的昭示,平静水面下隐藏的利刃,如同生活中难以预料的变故与必然来临的死亡。老牛在得知自己将被用于祭祀亡人后,从清水里看到了刀子,便开始不饮不食,清洁内里,平静地迎接死亡,它的这种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对死亡的坦然和对生命的尊重。它仿佛在告诉人们,死亡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正视它,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生命就会有一种超越死亡的力量。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索表象背后的深层含义,体会到文学作品丰富的层次与内涵。</p><p class="ql-block"> 马子善老人面对妻子的离世,站在坟院门口的那番思索,将生命的无常与死亡的必然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眼前。这使我不禁审视自己的生活,我们常常在忙碌中忽略生命的有限,肆意挥霍时光,从未认真思考过生命的意义以及死亡的价值。而此刻,我开始反思,我们是否应该转换视角,把死亡当作生命意义的深刻诠释者,以此来重新审视生命的每分每秒,从而更加珍惜当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