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早春,广州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沐浴在和熙春风里的五仙观坐落于闹市当中,门前车水马龙,广场上聚集了各色人群,年长者银发飘飘,年幼的正咿呀学语,还有不少年轻人正专注地刷着视频,嘴角不时扬起会心的笑意,休闲地打发着懒慵的春日时光。 <p class="ql-block"> 广州之所以有“五羊城”的美誉,又被简称为“穗”,与“五仙观”大有渊源。</p> ★关羽竹叶藏诗画 <p class="ql-block"> 人们一定难以想象,我们安居乐业的这座叫“花城”的美丽城市,两千多年前还是一片瘴气弥漫、蛇虫横行的南蛮之地。那时的广州人没有固定的食物,又无力与天灾人祸抗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于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只要可以维持活下去的最低需求,能逮住的通通拿来下肚,完全没有如今“食在广州”的从容和淡定。</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天遂人愿吧!据说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天空出现了五彩祥云,五位仙人身着彩衣,骑着口含谷穗的仙羊,犹如“外星人”般神奇地降临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仙人将谷穗赠予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祝此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驾祥云腾空而去。显然,“飞船”有点超载,五只仙羊留在了广州,也将“福气”留给了广州,“羊城”之名也就不胫而走。</p> <p class="ql-block"> 一个颇为美好的传说,印证的是“民以食为天”的古训,拉开了“食在广州”这个颇为诱人地域特色的序幕。懂得感恩的广府人,在城市的中心,择地建立了一座祭拜“五羊五仙”的祖庙,名字就叫“五仙观”。</p> ★岭南第一楼 <p class="ql-block"> 建祠祭拜“五羊五仙”的善举,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那时的广州是南越王的时代。之后,经历代的迁徙重建,最终“五仙观”落座于惠福西路,毕竟“五仙观”是羊城福祉所系,惠福路因而得名,羊城的民众始终记得给他们带来福泽的“仙人”。</p> <p class="ql-block"> 明清两代,“五仙观”均列为“羊城八景”之一,明朝称为“穗石洞天”,清代则叫“五仙霞洞”。繁盛之时,“五仙观”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是广州城难得一见的古建筑群。可惜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如今留给后人凭吊的古迹,仅存岭南第一楼、禁钟、后殿、仙人拇迹等几处,仪门还保存有一对用漱珠岗火山岩刻制的石麒麟,这是国内十分罕见的珍贵文物,其他建筑早已湮没在烟波浩荡的时光里。</p> ★五仙霞洞木屏风 ★石麒麟 <p class="ql-block"> 望着由清代两广总督瑞麟所书“五仙古观”四个苍劲古朴的大字,我不知道五位仙人云游何处,但羊城人一直将他们铭记于心,没有他们的仁义之心、好生之德,“食在广州”不知从何下箸。</p> ★仙人拇迹 ★禁钟 <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羊城的春日融融,木棉花渐次开放,红彤彤,将这座城市点染得红红火火,“五仙观”也修葺一新,观里春意盎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乙巳年仲春于羊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