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四岁往外丢

汪德根(寂墨山人)

<p class="ql-block"> 在老家徽州,流传着一个让人听后鼻子酸酸的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p> <p class="ql-block">  往外一丢,可不是真的将十三四岁的孩子往外一丢就不管不顾了,而是希望小小年纪的他们,就要具备一种独立与自强的人格意志。从小就要外出去学会一门精湛的手艺,要在茫茫的商海里学会自己劈波斩浪,待到“春暖花开”的一天,衣锦还乡造福故土乡亲。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这群“往外丢”的孩子里闯出来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生于南昌长于南昌的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正在忙啥与想啥呢?孩时的我正在忙着涂鸦,梦想着长大了当个画家。虽说没有具备老家徽州孩子们吃苦耐劳和独立自强的意志,但已有了南昌孩子们长大了要当这个家要当那个家的远大理想与抱负。</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阳光照进了书房,也照在了已经泛黄的宣纸上,翻看着我孩提时代的一张张学艺留存,内心不觉泛起了五味杂陈。仿佛见到了当年那个灯下刻苦学艺的少年,那个志向远大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心有千言,就以几句打油诗来概括这人生上半场走过的学艺之路吧:光阴好似箭,弹指一挥间。笔墨半世纪,艺术桶半边。回望来时路,人近甲子年。理想甚丰满,骨感常相伴。</p><p class="ql-block"> 我想,就让这份骨感归骨感吧,春莫去问秋,人生的下半场已在招手,艺术不会停下来歇歇脚,它将继续向前看向前迈,努力迈出每一步更为坚实的脚步来!</p><p class="ql-block">‍ (寂墨山人 匆匆一记)</p> <p class="ql-block"> 徽州的记忆(绢本国画)</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汪德根,别署裕德斋主、寂墨山人,现为中国铁路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铁路南昌局美术协会副主席、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南昌市书法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作品多次入展全国铁路美展和江西省美展并获奖,其中《青春闪光》获江西省展二等奖,作品被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馆藏;国画《詹天佑》被婺源詹天佑祖居纪念馆馆藏;另有三件画作《众志成城战疫情》《使命在肩》《为爱执着》,被(北京)中国铁道博物馆馆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