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美术馆的“甘肃丝路珍品展”延续“墨韵文脉”系列展览主旨,汇聚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藏品240余件(套),涉及彩陶、简牍、帛书、画像砖、花砖、陶俑、木俑、写经、彩塑、临摹壁画等多个类别。展览分为“绘塑同光”“书刻同辉”两个部分,溯源中华艺术的文化根脉,彰显丝路精神的壮美气象。</p> <p class="ql-block">1️⃣时代</p><p class="ql-block">从“凉州模式”后,河西地区政权更迭,敦煌在拓跋家的北魏重获新生。战火和流离失所在莫高窟的庄严慈悲中疗愈。</p><p class="ql-block">2️⃣信仰</p><p class="ql-block">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形成了“南重义理,北重禅修”发展趋势。北魏的洞窟造像宗教氛围愈发浓厚,既有浓郁的西域风格,草原民族带来的粗犷豪放,以及逐步展现的细腻中原风格。</p><p class="ql-block">依据佛经,释迦牟尼在未成佛前的多世轮回中很多传奇经历,称为本生故事。</p><p class="ql-block">“本生” 一词来自巴利文Jataka,根据古印度轮回转生和业报观念,释伽牟尼成佛前曾经降生为各种圣人贤者,仁禽义兽,积累了无数次转生的善行,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佛陀。</p><p class="ql-block">建于北魏的254窟存有多幅优秀佛教艺术美术作品,除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本生图外,还有降魔变图等。</p> <p class="ql-block">3️⃣故事</p><p class="ql-block">三位王子一起到密林中游玩见悬崖下面有一只母老虎,正在哺乳小虎。母老虎饥寒交迫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小王子心中思惟为佛法而献身。于是对两个哥哥说:“你们先走“ 后跳下悬崖,躺在老虎面前。</p><p class="ql-block">可是,老虎虚弱得已经吃不进东西了。</p><p class="ql-block">小王子折取一段尖利的树枝,在脖子上刺出血来老虎舔了血以后,可以吃东西了,就张开大嘴吃了起来。</p><p class="ql-block">两个哥哥之后赶来,见老虎已将他吃完,血肉模糊,放声大哭,悲痛至极,昏厥过去。</p><p class="ql-block">国王和王后速奔至小王子以身饲虎之处,只剩一堆残骨散乱在地上。放声痛哭,几度昏迷。</p><p class="ql-block">小王子摩诃萨埵命终之后,转生兜率天,劝说父母生死轮回的自然规律,王子还肉身。</p><p class="ql-block">国王做了一副用七宝装饰的棺木,将摩诃萨埵的遗骨装敛起来,并在坟墓上起了一座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4️⃣画匠</p><p class="ql-block">采用异时同图,一个复杂故事用大小不同的几个画面穿插组合在一幅图中,各情节间再用山石树木以作区分。</p><p class="ql-block">饿虎与白塔,平静的太子与痛哭的双亲对比鲜明。构思巧妙,出色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匠心精神。</p><p class="ql-block">基调浓重热烈,多使用红、青、绿、黑、白等色彩涂饰墙面。图中人物的刻画更是借鉴了印度的“凹凸晕染法”,轮廓屈如铁丝,遒劲挺拔。肌体用深色绘染外缘,中部隆起部分逐渐变浅,并用白粉提点最亮的部分,以求增强立体感。</p><p class="ql-block">而老虎的造型修长优美,与汉画像一脉相承。可以看出北魏时期的莫高窟壁画,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族壁画的特点,也汉取了印度及中亚各国的佛教艺术精华。重视对人物心灵的塑造,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艺术夸张,创造出了气韵生动的新时代美学。</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9日,北京华辰2024年秋季拍卖会盛大启幕!备受瞩目的张大千作品——于青城山上清宫背临而成的《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图》成为了此次拍卖会的焦点之一。在激烈的竞拍过程中,其价格一路飙升,最终以 2800 万元的落槌价震撼全场,附佣金成交价更是高达3220万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