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令大了,经常爱回忆往事,在往事的回忆中,有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约是一九八 九 年的十一月上旬的一个周末,(立冬前后)我带上母亲准备的满满一大旅行包东西上路,前往辽南盖州扬屯乡邢家沟村探望住在“敬老院”的姨妈。按照姨妈早前的指引:先在沈乘车到熊岳,然后从熊岳乘车直达邢家沟。可到了熊岳客运站后才得知每天一班到杨屯乡的车改由盖州发车了,已经错过乘车时间,无奈之下只能当晚住在熊岳,等第二天早上7点有熊岳到万福的大客车在离邢家沟最近的秃岭可下车,然后要步行20多里山路,才能到邢家沟。看着这个大的旅行包,我心里一阵阵发怵,小旅店的店主和几个住客,告诉我,那路好走,是下坡,而且如果运气好,会有过往车辆,只要一招手,他们都能捎你一段路。为了赶时间,不耽误工作,只能乘坐这班车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准时乘车上路,一个半小时后客车缓慢爬上了秃岭,只有我一个人下车。站在岭上,顿感周围一片荒凉,等了很长时间,也没等到车辆,连个问路的人都没有。怎么办呢?这二十多里的山路怎么走?还有这沉重的旅行包!举目望去,我看到了一条通往沟底的之字形山路。山路一边是峭壁,另一边是悬崖。之字路下有一座青砖瓦房,白色炊烟顺风袅袅……</p><p class="ql-block"> 看到房子,我有如看到希望,至少我可以去问路,请求帮寻能捎脚的车。于是我扛着旅行包顺山路奔房子走去,来到大门口,上屋里走出了一个老伯,待我说明来意,他带我进了屋。屋里还有三个老伯,交谈中得知这里是“道班”(公路管理员工休息处)。他们热情招呼我坐炕头“暖活暖活”。知道我是乘早班车刚到这里,接我进门的老伯忙说:“姑娘,你还没吃饭吧,赶紧吃饭,别饿着了,我们这没有什么好的嚼古(吃的),早上刚吃完,大碴子粥还在锅里热着呢,这还有我们昨天从水库打来的鲫鱼呢”说完他去了外屋取来半盆冒着热气大碴子粥,又拿来一小盆鱼,说:你自己盛饭,你要是爱吃大饼子,我得把饼子给你烤一烤,饼子凉了。因为素不相识,很不好意思,本想推辞,但我被老伯们的盛情所温暖着,已不再拘谨,再加确实饿了,没等烤饼子,就开始吃了起来。那白玉珍珠般的大碴子,香软可口;那水库清水草鱼,鲜美无比;还有酱黄豆、酱江豆小菜佐餐。就这样,我在四个老伯慈善目光关注下饱餐了一顿农家饭菜,这一餐饭,是我一生中享用的最好的农家美食! </p><p class="ql-block"> 饭后,几位老伯又对我说:不用着急赶路,城里人不比我们山里人走惯了山路,等我们帮你找顺路车捎你下山……</p><p class="ql-block"> 老伯们尽力相帮让我很感动,但我的内心依旧很焦急,因已过了收苹果季节,很少有车路过,正焦虑着,忽然那位跛脚放羊老伯说:有办法了!原来是山下有人半骑半推着自行车上来了。这人是跛脚老伯的孙子。原来小伙子快要结婚了托人买了带过滤咀的好烟,准备去取。他骑的是一台崭新二六梅花牌自行车。老伯问我,你会骑自车吗?不会骑,就驮上你的包,推着走也省劲,待会儿我下山放羊去敬老院,再把自行车 取回来,我孙子下半晌才回来呢,不耽误的。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达我对老伯的感激,下意识之中我拉开旅行包,取出一代糕点二斤挂面递给老伯们,算做我的答谢,他们执意又放回我包里,说沟底敬老院,就缺这些好嚼古呢!小伙子又帮我把旅行包捆到自行车后货架上。送我出来,叮嘱我坡度大时不要使劲按捏刹车闸,尤其是前闸,要点闸。我当然清楚点闸的意义,我14岁就学会骑自行车,带骑不骑的也将近二十多年了,知青下乡插队农村带有车辙的土路,沈阳建设大路早晚如潮水自行车群队,我一样可以在车群里上班赶路,过兴工立交桥的下坡或等信号灯,常用点闸……</p><p class="ql-block"> 我自信的骑上车,起点是平缓的坡道骑的尚好,骑着骑着坡度越来越大,自行车飞速下行,瞬间感觉就不淡定了,两耳呼啸生风,两手紧紧握住车把,全身肌肉绷紧,两眼紧盯前面路,不敢向两边看,一边是万丈悬崖深渊,另一边是峭壁石峰,还时不时有些大一点碎石,什么叫心惊胆战,心惊肉跳,惊恐万状,惊荒失措, 那一刻我全经历了。我全身绷紧,心跳到嗓子眼里,脑子里闪现,完了,完了!我今天要扔在这荒山秃岭了!我不敢想下去了,太可怕了,我唯一的想法是下车,我必须下来,必须下来,!我向前方望去,前面有一石桥,我心想有桥面一定平缓,那是我下车的最好地方,我一定在桥上下来,此时的坡路似乎不是那么陡了,可是路面的碎石很多,我死死的按住车把,任凭自行车碾过那碎石头,自行车几次颠簸,突然一震,我知道是货架上的旅行包倾斜了,我不敢背手去扶,任它倾斜于左边,可是车把更加不稳当了!下车!必须立即下来!等不到石桥了,不敢刹车,不敢跨腿,不得已向左边斜身试图侧身用脚点地 ,还未能侧过身子车把已经扶不住了左右摇晃,哗啦的一声!我人重重碎摔了出去…… 什么也不顾了,不知怎么爬起来的我,赶紧看那自行车,倒在我身边,旅行包掉在不远处。顾不上身体的疼痛,赶紧扶起自行车。自行车左侧的脚蹬腿紧紧卡在链盒的挡泥板上,前轱辘有点瓢了,一根车条弯了,另根车条断了。扶起车子时我就感觉我的手掌火辣辣的疼,一看左手掌全都抢破了冒着血丝,膝盖连小腿胀疼。的确良卡深灰裤子上沾满泥土,拍打去沙土才发现裤子没有破,撸起裤子一看膝盖处,淤青一片,脚脖子处有点疼,还好没有扭曲骨折,虽然很疼,但是还能走路,问题不大。可是那自行车怎么办呢?那是新车啊!哪有修车处啊?怎么向那老伯和他孙子交代呀?四下望去,离沟里已经不远了,无奈的我捡起旅行包调整了车把,推那已经摔歪了的自行车,一步一步向沟底走去,心里盼望沟底村庄里能有修车的地方。可一直走到敬老院也没找到修车的。</p><p class="ql-block"> 敬老院里,有几个晒太阳的老人,大概是知道我的到来,连忙找来了我姨妈,来不及和妈姨说几句问候话,直接说了摔坏别人的车子着急修车的事。不知哪个老人找来了敬老院叫王峰的男服务员,只见那王峰从后面屋取来一包工具,拿出了扳子将脚蹬腿扳平,然后对我说:得平圈,需换二根车条,车子没事,我找人去买车条然后平圈你放心吧!赤脚医生给我手掌处涂抹了一些碘伏,看看我腿上青肿,检查一下关节说没事儿就是撞淤血了,喷了点药酒。然后说你这真是很万幸的,我们山里骑自行车你看看就知道刹车上用的是啥了,我们得绑一根一米长树棍子助力刹车的!敬老院的二十多位老人都很热情,他们把我当成城里的客人嘘寒问暖,友善的眼光非常温暖。大家聊的热火潮天,我却盼着买车条的王锋师傅快点回来,助我把车修好,以对老伯有个最基本的交待。说话间,山上老伯就来到了,我愧疚的跟老伯说了摔车的事,告诉他自行车折了两根车条,去买车条的人还没有回来,老伯却问我摔哪里了,摔坏了没有,我急忙拿出准备好的二十元钱递给了老伯,老伯没有收钱,连声说:自行车摔一下没关系,腿没摔坏比什么都强!说完,推着车,赶着羊渐渐走远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我的眼晴湿润了,怔怔地站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过去了,那温暖的道班、美味的农家饭、善良的老伯、朴实的小伙子和他那台崭新梅花二六自行车,敬老院的王锋和赤脚医生深深嵌在我心里,萦绕着我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一趟盖卅扬屯乡邢家村的探亲之旅,我收获了最淳朴的乡风民俗,“助人为乐”成为我的人生信条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