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在网上玩耍已经好多年了,记得那一年在QQ头像上显示年龄59岁,忽然感觉自己很老了,怎么不经意的就到了花甲年了呢,如今我已经七十多岁了,竟然没感觉自己怎么老,你说这人怪不怪?不过细细想来,我在网上玩耍已经二十多年了,因为历史的原因我读书少,要在网上说闲话其实是有困难的,很多时候脑子里想的很美好,甚至想能写出个大多数人喜欢的锦绣文章来,可当动手时候才发现,很多字不会写,很多话不会通过文字来表达,甚至标点符号也不会运用,当然也不会分段,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怪我愚笨,只能怪那个年代没让我们读书,不然象我们这一代人读个大学也是轻松松的一件事,写个风花雪月的散文,写个动人心魄的小说发表,依靠稿费也能养家糊口,说不定还会请你去演讲,也能在电视台上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胡话,说起上电视我倒也上过几次,不是请我演讲文学,而是当年公司的所有电脑主机被人偷了,公安和电视台来咨询,我对着镜头给他们说了一个经过。后来在电视上看到我自己,竟然有一股文化人的气质,再一次和电视台主持人一起去看望一个病人,又给红包又握手,在电视上看我自己又有点干部慰问灾区的土干部,可现实我仅仅是一个管道工。往事不堪回首,抹一把眼泪叹一口气再诉说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且说生活总充满喜怒哀乐,也确实是这样,即便再苦的人也有快乐的时候,所谓黄连树下吹箫,苦中还寻乐呢,</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我上网了,那是贴吧,名字叫50年代。50年代正适合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进网才发现大多是曾经的下乡知青,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各自诉说在农村修地球时的喜怒哀乐,诉说当地农民的朴实和憨厚,就如在酒席上一样,有相同的经历也就有了共同的语言,诗歌,散文,叙事文铺天盖地,当年的50年代贴吧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贴吧就如一个大家庭一样,在热闹的众人中总有几位不合群的人,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反正你说东他偏偏说西,你说香他就说臭,进而就发展到互相攻击,互相谩骂,善良的女人们纷纷躲避,不平的人们奋起反击,妄图驱赶一些害群之马,却不知网络上看不见人,小号无数,也不知谁和谁,野狼遇上刺猬无从下口,更加不可理喻的是争辩老一辈的是非,指点江山,分析敌我,个个都是事后诸葛亮,如果单单争辩图个痛快也就罢了,可在争辩中历史知识知之不多,词汇匮乏,表述能力差的人往往就破口大骂,言辞不堪入耳。五十年代人都老了,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无知的人老了,这也怪我们这一代人读书少,知识面窄,也就少了人本该有的修养。这是我们一代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曾记得草帽歌在50年代吧开了一个贴,唤作草帽包子铺,也不知得罪了什么人,今天开了,当天就被封了,我们叫炸了,开了五十六次被炸了五十六次,一个玩笑的网上包子铺被炸了五十六次,只能说明吧主的无知和无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0年代吧混乱不堪,人们纷纷出走,在网上另建了衣蛾贴吧,唤作相约五十年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50年代贴吧不好玩,换一个相约吧,相约吧的人群大多是原来50年代的人,很自然的诗歌散文中夹杂着争执和谩骂,那年月我虽然年已花甲却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肯轻易认输,那时候有吧主开心以及闻一阳,290,帽哥等一干人都挺身而出,据理力争,顿时也呐喊声不断,鼓声咚咚,烽烟四起,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感觉幼稚可笑,却也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闻一阳一介高级电器工程师,本该慢条斯理,文静有加,却不知自古有多少文化人表现出来的傲骨使使国人为他们击掌叫好,闻老头路见不平,拍案而起,据理力争,争斗的内容因为年月久远记不起来了,可那不畏强暴,有板有眼的说辞形象在众人脑海里留下难忘的一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90又名铁匠,皇城脚下北京人自然见多识广,博览群书,通今博古,也因此290在网上的特点言辞犀利,谈古论今,绝不给对方溜半点情面,也因此使得很多人见了他如同耗子见了猫的一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网络就如一个广场,又如一个大家庭,每个人生活在群体中都会注重氛围,一旦氛围不适合你,也就会感觉无聊和孤单,所以网络氛围很重要,也许没有适合我老农的氛围也就没有人认识我,没有一个和谐的环境我老农也不会结识这么多的好朋友,接下来我想将在网络上我的好朋友们一一做一个介绍。但愿你会感兴趣。</p>